浅谈高职高专院校二级Access培训

时间:2022-09-18 01:11:27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二级Access培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领域的广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那么,如何提高二级Access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将我院五届培训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下:1.紧扣大纲和教材。2.重视课堂教学。3.公共基础复习方法。4.配发教学软件,以培养学生程序开发能力。5.熟悉考试系统。6.考试过程注重技巧。7.培训考试后的总结。

关键词:二级Access;考试;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渗入,许多单位把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国内权威性很强的计算机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普遍受到各单位的认可,因此《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因为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较多,大多数学生没有程序编写的基础,也没有学过公共基础知识,鉴于以上原因,我院利用课余时间开办了这方面的培训班,不但丰富了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五届培训的通过率来看,集中式培训比学生自学通过率要高的多,现浅谈一下培训过程:

一、紧扣大纲和教材

按照考试大纲和教程来复习备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试大纲中含有考试的基本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等。由于我院学生计算机基础底子薄,所以在选择教材时选择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操作实践的基础类教材。通过做最近三四年的真题,不难发现,考试真题直接来源于教材。因此笔试教材选用高教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数据库技术教程》和《公共基础知识》两本书,机试选择欧阳创作室开发的《二级Access》模拟软件。

二、重视课堂教学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门课,有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一次课,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法和讲练结合法。在课堂上我不断以身边的实例启发大家并提出问题,让他们在思考中获得知识,从而有效地传授知识与培训能力结合起来。

三、公共基础复习方法

选用高教出版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先把高教的公共基础知识认真地看一遍,一定要认真看,“认真”的标准是:知道这本书上讲的知识点,遇到试卷上不会的问题,能够迅速的在书上找到,而不用在看书的第一遍就死记书上的内容;历年真题,每份试题的选择题前十道,填空题前五道都是考二级的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做两套试卷上的公共基础知识题目,两套就可以了,主要是感觉一下真题的难度;把书看第二遍,这一遍是大略的看,此时结合做完两套题目的感受,把书上的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这时要用好书本上目录的功能,通过目录反复联想,让自己的大脑中有一个整体框架;把所做题目中的错题在书上找到改正的依据;把全部试题(不管是做对的还是做错的)再做一遍,再纠正错题;把前几次的错题再反复做两遍;考试前再把所有试题看一遍。

四、配发教学软件,以培养学生程序开发能力

考试过程中试卷由系统随机生成,使相邻学生的试题内容不同,有效地避免了互相抄袭的现象,考虑到上述原因,学生必须自己认真动手操作每种类型的题目,以应对考试。现对培训中使用的方法总结一下:考前,学生必须认真练习欧阳工作室开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在这里,不要求大家的做练速度,但做题的质量必须达到做一道题对一道题,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考点知识点,并记录到学生笔记上。对于特别难的套题,要求大家把前两个题目的分值拿到即70分,最后一个题目可以酌情拿分。

五、熟悉考试系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采用统一的考试系统,由于考试系统要求考生必须将考试结果放置在考生文件夹内,因此要求考生在操作完每个题目后必须把结果文件保存到与自己考号一致的文件夹内。

六、考试过程注重技巧

笔试部分:要认真反复的做真题。将错误的知识点归纳整理,防止下次犯错误。最好将前4届的真题至少做两遍,另外,考生在作答选择题时可以使用一些答题方法,以提高答题准确率,如使用排除法等做题方法。

机试部分:至少要保证前两个题目的分值是满的,最后一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所学知识解决。

七、培训考试后的总结

通过组织这样的培训,既考查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了教学水平。通过五届的考试检验,学生的通过率还是非常满意的。

结束语:通过这五届的培训经验总结,我采用如上步骤和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级Access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贞魁.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考证促学[D].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05

[2]刘敏昆,李莉.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导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3]袁小英.“程序设计基础(Access)”教学实践与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

[作者简介]

刘秀丽(1981-),女,汉,助教,学士,数据库应用技术,2000-2005就读于德州学院计算机系。

上一篇:关于数字证书为核心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下一篇:浅析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