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寻梦 第10期

时间:2022-05-11 02:10:08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文凭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我的教育人生是伴随着自学考试开始的。自学考试在带给我心灵上些许安慰的同时,更为我的教育教学注入了一溪活水。

1983年,我以江苏省溧水县和凤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被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录取。父母为我跳出农门高兴,老师同学却为我进入师范而惋惜。带着上完师范再考大学的天真幻想我进入师范,但师范不学英语的无情现实击碎了我的大学梦。于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我度过了三年黄金岁月。这三年是我以书为伴的三年,无论冬夏和晨昏,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僻静的地方读书,鲁迅、巴金、雨果、托尔斯泰等中外文学巨匠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入了我的视野;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才真正体味到了坡、辛弃疾、李清照的豪放与缠绵。

1986年,我来到溧水县实验小学任教。即使已经身为人师,但渴望步入大学的痴心依然不改。于是,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的消息传到我耳边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此,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自学上。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我不仅读教材,还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例如,报考外国文学专业,我不仅读完了厚厚的两本教材,还从图书馆借来了四卷本《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读得津津有味。这大批量的定向阅读不仅让我每一门功课都轻松过关,而且拓宽了我的视野,滋养了我的灵性。现在,一些同事戏言我颇为壮观的肚子中装满了唐诗宋词中外名著,其实,这大多得益于那一段的苦读。

1989年,我获得了自学考试大专文凭,尝到了甜头的我很想一鼓作气,参加本科段考试。但老校长对我说:“有个大专学历,做小学老师足够了。本科就不要考了,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教学上吧。”

“有大专学历做小学教师就足够了?”老校长的理论让我想不通,于是凡事都要弄个明白的我请求校长与青年教师对话,老校长同意了。对话的前一天,一位好心的老教师劝我不要发表激烈的言论。对话会上,我哪里按捺得住自己,慷慨激昂地发言,力陈自学考试的种种好处,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共鸣。还好,我那番激情演说终于打动了老校长,他同意我们参加本科考试了,条件是不能影响教学。只要让参加考试,附加多少条件都可以,更何况只是要求我们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为了对得起校长的信任,我在教学上更用心了。白天,一心扑在教学上,晚上,我把时间分成两段:7点—9点备课批改作业;9点以后自学,一直到深夜。记得考得最苦的一门是英语,由于师范不开设英语课,再加上几年的遗忘,我的英语连初中毕业水平也达不到。很多人在英语面前退缩了,但天生好强的我决不轻言放弃,一课一课地啃,一遍又一遍地听录音,考了三次才通过。1993年,当我终于把自学考试本科文凭拿到手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7年的自学考试历程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我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它磨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精神境界,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为以后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超越奠定了基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文教育是我的挚爱,我为她如醉如痴。在语文教育的殿堂里,我时而迷惑,时而清醒;时而感觉山重水复,时而感觉柳暗花明……

初到溧水县实验小学报到时,教导主任让我挑选自己喜欢的学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因为我要把自己对文学的挚爱传递给我的学生。师父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导主任,她经验丰富且对年轻人十分热情,每天坐在我的课堂里听课,手把手地指导我如何备批辅改。这无私的关爱让我减少了许多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就在我踏上讲台三个月的时候,语文教育专家蒯福棣老师来调研,学校安排听我的课。初生牛犊不怕虎,我采用读练结合的方法执教了《手》这篇课文。没想到,蒯老师听完课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教学不到一个学期,上出这样的好课,真不简单!是棵好苗子,学校要好好培养。”遵照蒯老师“好好培养”的嘱咐,学校一次又一次地把语文教育的重担压在我的身上,随着一次又一次锻炼,我对语文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高。先后获得县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陶行知教学奖、“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在成绩面前,我沾沾自喜了,以为自己的语文教育真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直到有一次参加省级教学展示活动,我才突然间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那是1995年在徐州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成果汇报会,,我作为南京市小语界的唯一上课代表,向来自全省的一千多名专家、教师作观摩教学,踌躇满志的我期待着一举成功。可真正站在聚光灯下,站在摄像机前,站到讲台上,站在那么多挑剔的眼光中,我突然间感觉到手足无措,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还没有稳定好心神,上课的哨声吹响了。我匆忙进入教学环节,以致开场的几句话中有个字念走了音。几分钟后,我才镇静下来,提问、讨论、讲解、朗诵……一环扣一环。四十分钟转眼就过去了。“上节好课真难!”走下讲台,我掏出手帕,擦拭着额角的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这节课上得普通平常,但它却让我清醒了许多——原来我与名师的距离还十分遥远。

走过了盲目的乐观,我静下心来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上过几节公开课,但那大多是智囊团帮助的结果,我还缺乏独立备课的能力。教学中对课堂生成应对不够灵活,学生的学习只能在我预设的情景中进行,当学生的问题跑出我的教学思路时,我还不具备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这次反思让我发现了更大的上升空间,这发现让我迅速抛弃了过去的喧嚣和浮躁,静下心来,从原点起步,我开始了沉静的探索。

两年时间就这样在我的寻觅、实践和思考中悄然而过。

1997年,我加盟无锡南洋国际学校。出于对语文教育的深爱,我开始了对名师课堂的研究。于永正、支玉恒、靳家彦、贾志敏这小语界四大名师的书籍和录像我不知道读了多少本,看了多少遍;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这些中学名师的书也让我爱不释手。我研究他们课堂上亮丽的教学技术,探讨他们课堂中蕴含的教学思想,体味他们灵活多变的评价语言,感悟他们巧妙高超的应对能力。“研究——模仿——反思——再研究——再模仿——再反思”,在这样反复地呈螺旋式上升的研究和实践中,我的教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感觉自己开始真正步入语文教育的殿堂了。

那时,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朱小蔓教授经常来学校指导教育科研。在她的指导下,我申报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研究”。不仅研究课堂内外师生情感和谐共鸣的途径,而且研究如何科学地运用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在这一研究中,我逐步构建了充满生机、富于情趣的课堂教学特色,我的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在每学年一次的“我最喜欢的学科”的调查中,我的学生对语文课的喜欢率都在97%以上。有位学生在《我的老师》中这样描述:“您的课不但精彩而且有趣,您的朗读感情丰富,每一次都能将我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中。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小学生涯里,有一位语文教师,他的名字叫诸向阳。”

2003年,翔宇教育集团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引了我,在卢志文校长的人格魅力感召下,我加盟了翔宇。这里有着浓浓的学术研究氛围,在翔宇举办的学术活动特别多。江苏省“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颁奖活动上,韩军老师应邀来到翔宇与两位青年教师上同题课《再别康桥》。我在“教育在线”上发了一个评课的帖子《课堂应该要有让人震颤的地方》,激起强烈反响,许多网友发表评论,争论异常激烈。为了进一步探讨现代诗歌教学,我又在学校执教诗歌《瀑布》,在网上发出教学实录后,同样引起了激烈争论。我感到欣慰,我的课能引起争论,有这么多的同行关注我的语文教育观,表明我在语文教育殿堂里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育没有尽头,我会一路跋涉,一路攀登。我相信,“无限风光在险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教育实验”激活了我的教育理想。感谢网络,感谢“教育在线”,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窥见了无数的精彩和丰富。

一直以为上网是一件闲事,所以基本不去触及。2002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教育在线”,从此便成了一只撞进“网”的小小飞虫,再也无力摆脱她的吸引。

起初,只是浏览各家帖子,拜读名家文章。渐渐的,我结识了朱永新、李镇西、卢志文、夏青峰、滇南布衣、苏静、薛法根等一大批网友。朱永新的大气、李镇西的睿智、苏静的诗意、滇南布衣的执着……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尤其是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使我在教育被应试笼罩的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些曙光,强烈的认同感弥漫在我的心头。

“新教育实验”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从此,读书、教书、上网、写作成了我每天的生活。我感到教育的激情时时涌动在心头,教育的理想也在心底深深地扎下了根。

加盟翔宇后,我立即在全校推广“新教育实验”。我为全校教师编写了有关“新教育实验”的小册子,作 “新教育实验”的报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同。我以儿子为例,谈“新教育实验”对孩子成长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我针对学校实际,拿出了新教育实验方案。就这样,新教育实验在翔宇实小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举办首届读书节,掀起读书热潮;举办师生读书展示会,好评如潮;“教育在线”网上专栏,如火如荼;承办第三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影响深远。我们的“中华经典朗诵会”得到了参加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全体代表的一致好评。一位老师在随笔中写道:

2004年7月31日下午,翔宇实验小学师生中华经典朗诵会正式开始。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读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首先是由学生民乐队演奏的一曲《茉莉花》,清香还在弥漫之际,一年级“诵读三字经”的节目开始了!小朋友诵、背整部《三字经》,让所有的老师心潮澎湃,情不自禁拍手叫好。五年级同学表演了“走进诸子百家”,天真烂漫的表演使现场代表看得兴致盎然。有些孩子一步一摇派头十足,一出场就引起大家阵阵会心的笑声。二年级同学表演的“吟诵水乡之歌”,四年级同学表演的“领悟荷乡文化”,三年级表演的“领略祖国河山”,一个比一个精彩。最后,翔宇实小的老师集体朗诵的“书香伴我一路远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音乐如水般流淌,翔宇实小青年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舒展自然的语调,赏心悦目的表演,展现了青年教师优良的功底和素质,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深知,“新教育实验”才迈出了第一步,我不能陶醉在美好的开端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沿着这条理想之路跋涉下去。也只有这样,“新教育实验”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平台,才能使我的新教育理想走得更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5年的教育人生中我已经三次跳槽。跳槽曾给我带来无限的凄凉和寂寞,但更多地给予我的是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成熟。

我的好友都说我这人特爱“折腾”。25年,我经历了三所不同体制的学校。每一次跳槽,我都把自己打回原点,重新开始。每一次跳槽,都会燃烧我的教育激情。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经历是人生一笔珍贵的财富。

犹记初入无锡南洋,抛开了“铁饭碗”,离别了父母、妻儿、朋友,远走他乡。面对陌生的一切,真有难以忍耐的无尽酸楚。每当夕阳西下,独自一人在校外公路上散步,乡愁便油然而生,倍感寂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岁月匆匆,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扪心自问:难道就这样在寂寞中迷失?当初立志闯一片新天地的豪情呢?痛定思痛后,我拨开纷乱的思绪,立下了前进的航标。白天,我与孩子们神游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晚上,我独自在教育理论的王国里遨游。此时,我不再寂寞,宁静的校园反而使我的思维更加清晰,更加敏锐。原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寂寞难耐到耐住寂寞,这是走向成功的开端;从耐住寂寞到享受寂寞,这是人生精神力量的一次升华。

我知道,我还要继续走下去,一路风雨一路歌地走下去。让我以朱永新教授教育诗中的一段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我是一个行者

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

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

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

上一篇:补偿矫正: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