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刍议

时间:2022-09-18 12:48:59

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刍议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大量留守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这类群体中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控制能力、学业成绩普遍较差。

大部分留守学生是短期的“隔代抚养”,尽管当前他们的心理状态主流是好的,但是仍暴露出来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留守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错位。打工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开阔了视野,认识到知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家长把个人未实现的大学梦想完全寄托于下一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总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只要成绩好,在班级中达到若干名次,承诺在物质上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但对于孩子的思想状况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正解的思想引导。有的学生成绩提上去了,但表现极差:自私任性、脾气暴躁、不愿融入班集体、我行我素、蛮横霸道等。有的成为班级里典型的德困生,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许多不便。

另一方面,所谓“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在部分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孩子能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即可,然后跟随父母外出打工,与大学毕业难就业的相比划算。导致他们产生了厌学自私、拜金主义等不良心理。生活上不节俭,花钱大手大脚,在同学中摆阔气,这部分孩子的成绩差,表现也很不理想,物质生活奢侈,精神生活空虚,成为学困生、德困生。

2.缺乏父母亲情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数与年

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生活在一起,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孩子在亲戚或邻居的代管下生活。作为特殊的监护群体,他们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留守学生很少有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缺乏合理的管教,致使他们的亲情缺失严重,自控能力差,缺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思想观念严重错位,对社会冷淡,不少孩子有心理障碍,内心更渴望父母的关心,尤其是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校不敢与老师交流,回家与祖父母或代管人又无话可说。更多地表现为性格内向行为孤僻,以自我为中心,骄横恣意,固执己见等方面,其心理极其脆弱。

3.自我约束力、守纪意识滑坡。留守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但对于社会上各种复杂现象甄别能力有限,网吧、游戏厅、不良书刊等,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另外,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尚未完善,缺乏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及一些闲散人员就靠打麻将来打发时间,在此环境中生活的留守学生很容易受赌博风气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会自觉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致自我约束和守纪意识滑坡。

二、农村留守中学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定期

与学生家长联系,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及学习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并提出合理建议,改变部分家长错位的教育理念:只“养”不“育”。不仅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还要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家长及时与孩子交流,家校形成积极的教育合力。

2.制定目标激励进步。一个好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帮助留守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去实现小的具体目标,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量变到质变,继而培养他们实现目标的能力,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让他们感到生活有信心,学习有动力,使他们的正能量得以发挥。

3.给予更多关爱,攻“心”为上。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主要阵地,是留守学生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实行全方位监护、全过程管理。教师对他们多进行正面评价,用放大镜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是否定的评价语言,也要极具艺术性,增强他们的自尊心。通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我要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演讲,给远方的爸妈写封信等活动,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从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留守学生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但涉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问题,且牵涉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形成教育合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成人成材。

上一篇:学生校外补课刍议 下一篇:《七颗钻石》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