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9-18 12:40:54

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浙江 金华 322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我国语文应试教育的框架下;语文课程教育成为了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也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无法满足于日益加强的素质化教学的需要;所以依据语文课程本身的教学特点深入分析语文课堂的教学本质;打造本色化的语文课堂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人文素养;特色化课堂教学体系;语文本色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78-01

一、语文本色的具体展现

语文作为汉语言教学手段的一种体现;是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同时语文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基础性语言工具;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汉语言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自身也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语文自身文字凝聚的表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展现出世界多姿多彩的趋势。语文的本色不应该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对于学科本身的厌烦;而是老师要通过自身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渴望学习语文;渴望语文知识的灌输;能够通过语文课堂的这个窗口去主动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回归正朔;深入了解语文的文化知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语文课堂个体教育目标的确立

语文课程回归课堂本质化教育;需要老师结合语文课本的自身特色来打造本色化的课堂教育模式。语文课程的本质化教育;首先需要老师结合语文课本;仔细分析语文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感性文字的领悟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教师需要以鼓励、支持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其次是学习语文素养的发展指导,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并未达到其他学生的同等水平,其学习自信的缺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迟缓。最后是小学生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培养,课堂区域中观察他人的方式即为自身模仿的一种表现,但是学生们的观察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与学生自身对文字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在进行个性化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自身学习的发展水平、观察行为并作出适当的个性化指导,以帮助学生获得在能力基础上的学习素养提升,使学生更快地适应语文课堂本质化的体验并获得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提高。

三、层次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堂本色化的回归不仅需要教师对于个体化学生进行着重化的辅助和指导;还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层次化的区分进行重点化的培养,进行班级化的语文学习氛围的打造。培养学生的写作和阅读;针对学生写作和阅读的作品做重点点评和表扬,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在整体的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的肯定。针对考试化的评价,许多学生在意的是老师给的分数,而不是自己在语言表达当中出现了多少错误。因此,老师需要在目标达成后,为学生总结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要对学生完成这一目标情况进行评估,最好能够发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及相互评价,从目标设立之初到结束,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于在过程中使用的较多的语言结构,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让学生熟练的语言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水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目标导向性语文课堂模式构建

在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体系中满足于学生多向化发展的需要,需要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班级范围内打造目标导向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将学生进行优化分组;更需要将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的协调;树立起目标层次的教学保障体系。由于是小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仅是和小组内部成员的竞争,还包括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练习,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达成既定目标,学生需要在特定语文教学情境下,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融为一体,这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语文阅读学习里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合作来完成,比如共同搜集背景资料,合作练习,角色扮演,辩论等等,这种练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为了达成既定目标,学生还需要广泛搜集资料,这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满足于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潜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本色化回归;不仅需要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于课堂语文学习气氛的打造和课堂教学思路的转变;满足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切实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打造符合于班级特点的人文语言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孙晓莉.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 求知导刊. 2015(21)

[2] 张惠英.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Z1)

[3] 吕雅慧.刍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 求知导刊. 2015(21)

[4] 陈缦琳.小学语文的趣味性教学探讨[J]. 求知导刊. 2015(22)

上一篇:加强高中生篮球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