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创新教学

时间:2022-09-18 10:54:39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创新教学

摘 要:创新是突破传统,用新鲜事物和思想来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教育创新能够推动教学进步,能够给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机遇,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利用机遇,便是在创新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参考目前较新的教学理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创新教学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创新;文学

随着我国对教学改革认识的进步,在教育支持方面力度逐渐加大,自上而下的课改精神为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而作为高中基本科目之一,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与现代教学精神不相符的教学现象,这些需要在创新中加以改变,缺少的教学品质,需要及时补充。在教学方面,要吐故纳新,广为学习和吸收,更要“择善而从”,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给班内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气象。

一、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翻转课堂是目前较具代表性的一类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在平时,实践在课堂”的中心理念实践得淋漓尽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翻转课堂理念,需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堂“演练”。语文有文学内容作为依托,在教学上颇具优势。

如,《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一篇课文,因此需要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对重要段落进行记忆。在课文中,不乏很多优秀的词句、段落思想等,这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荷塘月色》进行初步预习,了解写作背景、作者思想及生活状态等。比如当时正值背叛革命之时,朱自清悲愤、不满且又无助、苦闷。在此背景下写作此文,让景色更显深情,表达的是对未来的信心,也是对自我心境的疏导。只有让学生在课前理解了文章背景,才能有明显的对比,才可突出情感变化,准确理解。

二、微课视频,打造学生学习新环境

微课视频改变了老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和课下灵活融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习,而老师又能同学生站在同一学习角度来观看视频,更容易进行交流和学习动态的观察。微课视频,给学生打造了新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自然,更具变化和创新。而老师在选择或者制作微课视频时,也需要注意几点。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讲述的是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情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来描写贾府的结构、房屋摆设以及人际关系,也突出了几个人的不同性格。如果没有之前对《红楼梦》的阅读铺垫,就难以准确把握人际关系,想象场景。所以采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课上前段时间,对红楼梦有初步的了解,可以选择说书本的《红楼梦》,简单明了,也可以节选电视剧的某个片段,对贾府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微课视频可以由小组进行搜集,找寻符合条件的视频资源,也可以由老师统一整理,提高课堂效率。而老师在学生观看视频时,要观察学生的神态变化,并随时提问问题,增加交流频率,以此传递轻松的学习态度。

三、课下追踪,利用课外活动学语文

语文不是纯粹的文学,还有对文字的使用。如果说数学练习能够提高智商,那么语文学习就是在提高情商。因此语文学习不止于文字的记忆和背诵,不止于课堂时间,不止于考试范围。创新教学方法便是利用可用的一切,将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做好课外语文活动的安排。

如,《陈情表》是西晋时期,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里面陈述对祖母的感激之情,表达需要报答祖母之义,并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让人为之感动。对这篇文言文的学习,除了其字词含义的掌握、词句的解释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对其品质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孝心、委婉言辞、高情商,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而这些完全可以在课下进行延伸,让学生对文中词句进行理解翻译,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并根据自身情况,或者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孝心人物,写让自己感动的孝心故事。最好是能够有“忠孝难两全”的烦恼,并作出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一切符合主题的文章,课下进行阅读调研,在课上总结讨论,以此来升华文章精神,学习更多优良的品质。

四、科学评价,通过交流来相互学习

评价是学习动力的来源,是目标的指引,是学习路线科学正确的保证。更能在学生疲劳时,给予力量;在骄傲时,给予提醒;在失落时,给予鼓励。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需求给予科学评价,而不仅限于考试或平时测验。用游戏、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更能激发学生的语文潜力。

游戏的评价方式最为简单、容易,例如重要的句子、段落、诗词歌赋,可以进行接龙比赛,分成几个小组,竞争更加激烈;辩论赛则比较适合一些情感可以议论、可争议的文章,且理越辩越明,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到位;演讲比赛则适合情感真挚的文章,或者所表达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爱国之情、忠君之义、朋友之情、父母之恩等。老师给予活动正面的评价,多鼓励学生,能为创新语文教学助力更多。

总之,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就要从教学顺序开始,挖掘学生的文学潜力,依靠他们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也为其文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14(78).

[2]李朝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浅谈学生美术学习态度的评价 下一篇: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