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8 08:25:33

提高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侯林(1988-)女,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胡超华(1989-)男,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研究生是相比于本科生更高级的阶段,是基于知识学习而组合起来的群体,高等学校也是知识的联合体,所以知识在研究生管理中具有无形的力量。研究生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通过管理来承载教育内涵,去实现教育的目标。研究生管理依赖于知识,在管理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共享与创生应成为大学生管理的目标要求。本文通过两年实践教学中对研究生的了解,在高校研究生文化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提高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问题和策略。

关键词:提高 研究生 学习 积极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1 现状问题

高校研究生辅导工作,主要是对研究生进行管理,即围绕研究生教育目标而在教学以外对研究生进行的组织协调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研究生管理直接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境界、规范学生的行为来促进学生的主体建构和发展。

研究生是基于知识学习而组合起来的群体,高等学校也是知识的联合体,所以知识在研究生管理中具有无形的力量。研究生管理依赖于知识,在管理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共享与创生应成为大学生管理的目标要求。

从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两年来,研究发现当前研究生对于知识的索求并不强烈,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分析得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研究生学习经验比较丰富,进取方向明确,具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较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部分研究生在年龄跨度、工作履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给原本就复杂多样的研究生群体带来更多的复杂性。由于研究生经历了四年的本科学习和激烈的研究生考试,对于大学生活更加了解,拥有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于本科生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也或多或少的有与本科生一样的问题,主要是经历了过程艰苦且强度很大的考研复习(高考复习),一旦进入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学生很容易松懈,以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就可以放松下来了,殊不知一旦松懈就会耽误很多课程的学习,尤其研究所在的是理工科的院校,有的科目一点没跟上就会很难追上,学生学不会,便会自暴自弃,最终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

其次,研究生的教学设计也与本科有很大不同,工作所带的研究生只有研一一年有课程学习和考试,研二研三基本是和导师做实验、写论文。所以若不抓紧研一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考出好成绩,研二研三是没办法再弥补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机制,比如奖学金、助学金等。研究生的奖助学金都是在课程成绩的基础上评出来的,所以如果研一课程成绩不理想,将会影响到研究生三年的奖助学金评选,有的学生发现无力弥补,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低。

再次,导师是研究生管理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主体力量,但是,在传统的研究生管理中导师生活和学生生活相脱离,导师在课堂教学以外没有发挥作为学生管理者的作用,导师很少甚至没有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很少受到一般导师的生活影响和得到学习方面其他的帮助。很多研究生自己本身是已经工作后又来读研或者导师就是校外导师兼职,所以更加注重实践,忽视理论课程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

2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从研究生辅导实际工作触发,归纳的几点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研究生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指导,注意把浅表层次的文娱活动引导到深层次的精华精神境界、启知增智的层面上来,持之以恒地抓好研究生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要健全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师生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文化氛围,增强研究生的育人功能。 具体做法可以是组成学习小组,以班级和实验室为单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的是有各自的实验室,很多时间是呆在实验室里,所以以实验室为突破口,每个实验室推选出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帮助课程学习较薄弱的学生,共同探讨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学校研究生建设努力做到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在高校研究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贴近学生品德实际,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群体,提高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比如每个研究生导师的学生联系非常紧密,每个新入学的研究生都有同导师的师兄师姐,在研一入学前给研二研三的学生开会,引导他们多跟同师门的师弟师妹接触,以自己的个人经验督促他们一定要抓住研一仅有的一年的课程学习机会,多次提醒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将导师作为重要治理主体,是导师融入研究生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多于导师沟通,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是导师,所以导师督促学生学习有时比辅导员的话有用很多。有的导师不但有教学任务,还有很多行政任务,会忽视研究生的学习,所以多与各研究生导师沟通,让导师也来督促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知识、人格和修养使他们在大学生管理治理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只要方法得当,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生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通过管理来承载教育内涵,去实现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大学内外有关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比如辅导员、教师和导师等几个方面共同合作配合,可以说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3 总结

打造高校研究生文化,凝练高校研究生文化建设的方向,提升高校研究生文化建设的品味;打造高校研究生文化注入“人本”的理念,丰富高校研究生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高校研究生的管理品质,可促进高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场 李雯 王绪池编著《学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 彭慧莲. 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习兴趣[J]. 职教论坛. 2004(23)

[3] 封军玲.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02)

[4] 赵景铮. 简论兴趣与创新[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上一篇:红花山楂橘皮茶对小鼠脂肪肝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