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之手与自我救赎

时间:2022-09-18 07:48:16

市场之手与自我救赎

自去年四季度到现在,航运企业生存状态恶化引发的“政策救市”论,一直持续不断。这个群体的声音多数来自航运企业界,也涵括了航运院校的一批学者。其间,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数度被媒体追问,也数度给予了“国家多个部门正在研究扶持政策”的回应。不久前,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国国际海运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完善管理促进国内航运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意见》,以及允许将融资租赁船舶视作认定企业资质的自有运力,并在上海先行试点的三项政策,应该可看作是对“政策救市”论的一个十分严肃认真的回答。

我们注意到,这三项应对航运业困难的政策,在业界并没有产生想像中的热烈反响,反倒显得出奇的平静。这也难怪,“政策救市”论的逻辑是,一个产业面临集体沦陷的极度困境,国家有责任伸出援救之手。而“政策救市”论的核心在于,国家应在税费和资金上给予航运业特别优惠和支持。仔细研读三项政策,其精神内核大体是,政府只管政府该管的事,市场的事交由市场。这就与原先业界普遍的期待相去甚远。

我们认为,这三项政策——重点是一个《通知》、一个《意见》,集中反映了政府主管部门应对行业危机的责任感和可能的解决之道。这其中包括,对海运业严峻形势研判的提醒,对产业结构调整主线的不动摇,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对行政服务的优化,对信息对称重要性的强化与措施,对运力投放的引导,对行业宏观调控的把握,甚至建议航运企业与货源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真可称其言铮铮,其情殷殷。至于特别的财税优惠政策,我们无从知晓高层的协商细节,但我们可以凭借判断的一个常识是,在国家经济整体下滑态势下,给予一个行业的特别政策势必造成行业间新的不平衡。况且,目下多数行业可能都盼望“政策救市”。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回到市场,以市场的眼光看待一切,并以市场的规律解决自身的问题。

造船业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反思的子行业。据此间媒体报道,悲观的预测,此番行业低迷,中国船企将从高峰期的3400多家,锐减到只剩下不足零头的300来家。对行情预估过于乐观,以及定位不准、盲目发展、一哄而上,是中国船期遭致市场“绝杀”的祸根。航运企业的不景气,也同样祸起于盲目投放的运能过剩。现在,我们只能在品味苦酒中坚持,再伺机寻找发展之路。正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掌门人魏家福所言:“挺住,就是胜利”。

这就是市场。它可以让你享受盛宴与狂欢,也可以让你悲情倒地,万劫不复。丢掉市场之外的幻想,正是对市场本质的认识。在市场中悲欢离合,是每一个企业的命运。生,或者死,只能自我救赎。

上一篇:中国第一代女“海归” 下一篇:吨位过剩,船东为什么还要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