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时间:2022-09-18 07:15:27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以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王虹(1968-),女,陕西宝鸡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高职教育水利专业顶岗实习环节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83-02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训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1]它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根基。学生实训主要是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如何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缺乏长效驱动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却比较冷淡。其原因在于:一是政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引导;二是企业缺乏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和自身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三是企业从中得不到实惠,缺乏合作的长效驱动力。没有企业的积极主动,也就注定校企合作很难深化发展。

2.实训基地功能开发不足

通常校内实训基地只注重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功能,而对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其他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不足,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导致既不能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也无法满足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原因在于:一是基地建设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强;二是学校缺乏统筹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利共赢的能力,缺乏整合资源开发基地其他功能的能力。

3.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

实训基地运行通常以为只要能组织学生实训就可以了,对实训项目安排比较随意,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对接程度低,缺乏典型性和系统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基地缺乏互补性,实训指导教师也存在指导水平低、数量不足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契机,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开发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以房屋建造过程序化实训项目,提升教学组织水平,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构建理念见图1。

依托“1区2集团”(即: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宝鹰建设集团),在建设过程中遵循“123”建设思路(即: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1条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2个育人主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3个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校内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生产性、仿真性、开放性的校内外相互补充的实验实训基地。

1.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

校内实训基地既便于建筑系列专业课程的直观教学,又能使学生深入到施工一线参与实践,[2]短时间内可掌握全面技能,既安全又不受气候影响。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负责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并承担师资培训任务。引入行业标准,以企业为主组织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企业节省了对场地的投入,通过材料检测、工程设计等业务,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后续人才,形成了校企共赢的局面。

2.积极开发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员工培训,增加企业对学校的深入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3]

与“1区2集团”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确保学生的各种实训效果,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1区”是指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是南宁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内,学院借助开发区优势,与进区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住建局、广西金大道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广西荣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建筑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园区实训基地。

“2集团”是指广西建工集团和深圳宝鹰建设集团。广西建工集团是广西建筑的龙头企业,是广西自治区政府重点服务和支持的8家企业之一。此外,还与广西南宁百树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奇林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西金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晟力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

3.基于房屋建造过程序化实训项目,提升基地实践教学组织水平

基于房屋建造过程设置“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以保证实训内容的典型性和系统性。根据专业、课程、实训内容等制订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施。在校内实训基地营造建筑企业现场氛围,引入建筑企业管理文化与理念,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感受到建筑生产一线的氛围。

学院新校区内建筑实训基地建设占地32亩,建筑面积7800m2,设置有2中心2基地,另有露天实训场地7500m2。

(1)“校中企”工程设计中心。设置建筑实训室、结构实训室各1个,学生可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结构施工图“平法”识读及设计训练,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和实训。与广西南宁精琢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合作,设立设计工作室,通过对实体或虚拟命题工程项目进行建筑装饰和结构施工图设计,让学生熟悉工程设计流程,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2)“校中企”材料检测中心。对内用于建筑材料实验实训教学,对外引企入校,与广西桂海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心,承接建筑施工工地进场的材料质量检测业务。设置实训室6个,主要满足本专业有关课程对建筑材料性能试验、建筑材料检测与检验的教学需求,并为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服务,达到生产性教学和对外服务的标准。

(3)施工技术基地。建筑施工实训场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各专业的实践操作。设置实训室6个,包括:建筑施工测量放样实训室、土方工程实训场、砌筑工程实训室、模板脚手架工程实训室、钢筋工程施工实训场、缩微仿真建模实训室、建筑结构观摩实训室、成果展览室。

(4)工程管理实训基地。设置实训室3个,包括:工程资料整编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工程概预算实训室。

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校内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生产性、仿真性、开放性的校内外相互补充的实验实训基地。

4.以制度作保障,确保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

不断完善学生实训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过程监控办法及考核标准。学院通过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应急处理规定”、“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安全管理规定”等学生实习保障制度,明确了顶岗实习学生伤残事故处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工伤保险办法等,以确保学生实习安全,保障学生权益,保障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4]校外实习可通过建立“实习承诺书”制度、“定期探望制度”以及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及时动态的管理,确保实习效果。

三、结束语

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还必须随着建筑行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不断更新和完善,从而为建筑行业生产一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崇,张春乐.高职水利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134-135.

[2]陈月萍,曹青,宣晴.建工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工程与建设,2012,(1):129-130.

[3]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2-13.

[4]胡瑛,杜绍堂,杨翔,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与管理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30-32.

上一篇: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探析 下一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