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09-18 04:12:23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摘要:民间金融一直存在于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能忽视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研究。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分析

民间金融是相对政府金融或国有金融而言,产权必须是属于民间所有,并有民间金融组织或个人独立自主开展金融服务和与其相关的金融交易,主要包括民间借贷、互助会等等。在我国农村,民间借贷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它不仅一直存在于传统农村社会,而且在解放后的取缔和禁止的高压政策下也没有消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处在变革中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体制及经营方面的种种选择,无法满足农村融资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民间金融活动尽管游离于正常的市场体系之外,仍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因而,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能忽视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研究。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民间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的创新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是由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的法规组成的。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按照内在动力,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迁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其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金融制度是指有关金融交易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界定人们在金融交易过程中的选择空间,约束和激励人们的金融行为,降低金融交易费用和竞争中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金融风险,进而保护债权债务关系,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农村民间金融正是内生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所引致的金融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规模不断壮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中小企业等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投资的新兴力量。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农民手持现金量也逐渐增加,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相反,几十年的相互依赖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依赖的刚性以及监管机构对国有商业银行约束的软性,形成金融资本主体的国有性与产业资本主体民有性的不兼容,呈现二元化的农村金融结构。在该体制下,客观上促使民有经济主体寻求金融支持,民间金融发展成为必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政策的“抑农”倾向且资金供给不足,造成金融制度供给不均衡,所导致的巨大获利机会,刺激了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民间金融正是诱致性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创新。

二、农村民间金融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

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渐进的。金融制度变迁无疑也会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成本制约。正是民间金融,在渐进的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创新,显著地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虽然从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论证:作为一种制度存量,促使国有银行产权交易制度变迁是最符合逻辑的,它能够最有效率地动员储蓄、配置金融资源。但是,在现实中,国有银行产权作为一种制度存量是很难变动的,因为金融是和宏观经济结构紧密相关的,在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中赶超计划留下的大量大型国有企业还将存在,那么,肩负着国有企业融资任务的国有金融是很难超越历史完成制度创新的。制度变迁过程对制度安排的选择是最讲究实际效用的,理论上最优的制度安排往往会被理论上次优但更实用的安排所代替。在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虽然存量的改革是最符合理论逻辑的,但却是没有现实基础,而民间金融这一创新的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增量,既缓解了制度供给不均衡的压力,又降低了改革的风险,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因为增量改革过程中,虽然存量改革可能滞后,但却起着一种暂时维持稳定的作用,并且最终会为存量改革创造条件。增量改革不仅成本小、阻力小,而且可以形成农村金融的良性循环。因为新的农村机构的产生,不仅会形成农村金融竞争的局面,形成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的压力,还会使农村金融风险得以分散,使中央政府不致于因为稳定这一大局而不断地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支持,切断寻租社会产生的根源。这样,各个金融机构都对自身的行为后果负责,促使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民间金融具有适应经济发展的优势

1.交易成本优势。首先是信息成本优势。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纯粹的信用关系还没建立起来,广泛存在的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之上的社会关系。农户和农村个私企业分布广,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千差万别,信息离散度高,贷款需求数额少、次数频繁,国有商业银行对其服务存在较高的信息收集和更新成本,而民间金融充分利用了社会(关系)资本,节约了信息搜寻成本。作为一种内生于个私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某个狭小地域的周边熟悉居民,信贷也主要集中在与自己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身上,并且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就使他们能够较充分地利用地方上的存量信息,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交易成本较高等金融服务业的障碍。其次是经营管理成本优势。民间金融机构规模小,但目标定位准确,为“三农”及个私企业服务。民间金融具有科层结构少、机构精干、自主经营、激励机制强、办事效率高等制度优势,能为客户提供质优、价低的金融服务,减少费用。

2.经营机制优势。一是经营灵活和适应性强。农户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特点,比如贷款数额小、希望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等等,这些都由民间金融得到较好的满足。二是民间金融这种内生于农村经济体的机构,其活动和业务的开展适应农村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结构,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民间金融具有防范经营风险的内在机制。民间金融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就是防范经营风险的天然屏障;农村金融所利用的社会关系具有担保功能,在风险管理中可以起到抵押品的作用,故称为“抵押品化的社会关系”(毕各特和卡斯塔丽丝,2001)。农村持续性的社会关系促使行为人对经济活动加以监督,成为人们履行合同的内部动力和外在压力,由此也使农村民间金融具有了预算硬约束。

3.效率优势。在农村,由于投资渠道少,一些民间资本持有者或资金盈余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民间金融的供给者或中介人,民间金融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作为最终借款者和最终贷款者之间的中介,将农村分散的、无组织的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组织起来,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促使一些农户和个私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壮大,繁荣了农村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越大,金融市场中交易的工具种类就会越多,搜寻成本越低,金融效率就越高。

四、结论

正是因为农村民间金融是一种制度安排的创新、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和具有适应经济发展的优势。因而,现阶段,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合理性和必然性,民间金融表现出便利、简单、灵活、高效的优势和迅猛发展的趋势,适应着市场经济、民营个体经济、农村家庭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必要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和“显性化”,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民间乡村信用资源,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郭琳.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论坛,2006(01):59-63.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王巍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崔慧霞.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效率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0):66-70.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Logistic回归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