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8 04:08:29

中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反思改进下阶段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但现实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却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课外作业的作用

1.作业最基本的作用是巩固知识。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可以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已学的知识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同时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拓展和延伸尝试解决新问题,进而在这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2.作业是检测学生的学习达标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工具。

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作业可以暴露听课时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进而有效地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3.作业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孩子的关注都面面俱到。但老师可通过全班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掌控“教”的整体效果;通过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每个孩子对“学”的掌握程度;通过多次作业的累积完成情况,老师了解学生之间的性格智力差异及特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同时老师通过多种方式,针对个别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与家长沟通,增加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理解,争取家长的支持。

二、中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布置出现的几种问题

1、传统作业观现象严重。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业布置主要依据教科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统一性、规定性,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对作业缺乏精心设计,布置作业随心所欲,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大量单一、枯燥、无趣的机械重复作业,使学生不堪重负,效率低下,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特长得不到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受到束缚,从内容到形式,传统的作业都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一堵高墙。

2、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学生作业量大。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用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指标就是升学率。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压教师,教师用分数压学生,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一本接一本,从而导致家庭作业布置超量,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生能不能完成,会不会做,甚至一道题重复做好几遍,还有的老师把学生考完的卷子让学生重复抄写,没有一点意义的无用功导致学生睡眼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使学生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3、作业布置主要以整齐划一 一刀切的现象存在。有的老师在作业布置时,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学生毫无选择的完成,不会的要求硬着去完成,会的也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如此“一刀切”的作业没有层次性,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势必造成“差生吃不消,优生吃不饱”的状况,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草草了事。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4、有些作业成了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的工具。学生的一点点小失误或小错误都会导致教师给学生罚抄作业。比如说写数学作业或考试出现错题,一个数学概念背错一个字,作业没记下,迟到一次,老师看你不顺眼时,都会让学生一道题或一个概念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这种罚抄作业的现象在小学和初中普遍存在,学生抄这些作业往往熬夜很晚,造成学生痛苦,家长心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学生,只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严重的会使学生心理扭曲,产生怨恨老师,失去学习兴趣,厌学情绪与日俱增。

5、各门学科间课后作业不兼容。各门学科间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一般不相互商量,都是根据当天所学的内容有选择性的布置,有些老师为了学生能多学多复习,往往会大量布置作业,各门老师都大量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会造成学生作业过量,做不完,或要熬夜做作业,这对正在长身体的学生来说是有害的,还会影响第二天上课的听课效率。

6、作业的批改方式过于滞后和呆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一般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为节约时间常用“√”、“×”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订正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互批或自批作业,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还有的教师把交上去的作业丢在一边,视若无睹。最后当费纸处理掉,这样布置作业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和意义。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可见,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数学作业,使其有利于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确实发挥作业的有效作用。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1.数学作业要力避重复性,讲究趣味性与训练性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的、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内部的需求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2.数学作业要防止单一化,突出层次性与多样性

“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各有所得。比如对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训练让他们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对大部分中等生通过训练,使他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训练让他们吃得饱,达到熟能生巧,拓宽思路和知识面,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只的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感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3.数学作业要克服封闭性,追求体验性与开放性

作业布置如果一味要求学生按课本做习题,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我们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开放性的练习题。使得作业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数学作业要强化课堂训练,体现全面性与发展性

课堂作业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针对每位同学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并在练习中全向全体,关注个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压力,我们尽量把学生的课业负担压缩在课堂之中,在课堂上利用趣味性的练习,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诱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其乐于学习,乐于练习,通过高质量的课堂练习,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数学作业要注重评价功能,调动积极性与激励性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应采用“等级+评语”的作业批改评价模式。这样不仅注意了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注重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自信心的建立。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在数学活动中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具有很好的调控功能和激励功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