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

时间:2022-09-18 02:31:5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087-0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它关系到部分手术的成败,了解浅前房发生的原因,对其治疗和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我院108例(124只眼)青光眼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19只眼发生浅前房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2008年,我院收治各类青光眼共108例(124只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5例(57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32只眼),开角型青光眼5例(5只眼),外伤性青光眼3例(3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5只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6例(6只眼),白内障青光眼16例(16只眼),病程1d到4年。

1.2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小梁切除术:行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制作4mm×5mm大小、1/3~1/2厚的板层巩膜瓣,巩膜瓣下切除2mm×3mm小梁组织,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术,10-0尼龙线在巩膜瓣两角各缝合1针,缝合结膜瓣。虹膜周边切除术及三联术按标准术式操作。术毕形成前房。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术后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激素。视前房情况给阿托品或托品卡胺滴眼液滴眼,术后1周拆线。

2 结果

2.1 浅前房发生时间:本组共发生术后浅前房19例(19只眼),术后第1天发生3只眼,第2天发生12只眼,第3天发生2只眼,第4天以后2只眼。

2.2 浅前房的判断标准:按speath[1]分级将浅前房分为Ⅲ度,Ⅰ度:中央前房形成,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Ⅱ度:除瞳孔区的晶状体前囊未与角膜内皮相贴外其余整个虹膜均与角膜内皮相贴。Ⅲ度:前房消失,整个虹膜面及晶状体前囊与角膜内皮接触。本组Ⅰ度浅前房10只眼,Ⅱ度8只眼,Ⅲ度1只眼。

2.3 治疗:本组19只眼均予保守治疗,首先用美多丽或1%阿托品扩瞳,防止虹膜前后粘连,局部或全身给予皮质激素减轻睫状体水肿、渗出,对滤过功能过强病例除散瞳外,可在滤过泡相应部位的眼睑表面,外加小棉球用胶布固定好,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经过以上综合治疗,15只眼于术后8d内前房恢复正常,4只眼于12d内前房恢复正常。

3 讨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在1~2d略浅是正常状态,随结膜、筋膜或巩膜瓣的愈合和房水分泌趋于正常,前房逐渐形成,术后4~5d内应恢复正常深度,如果超过7d前房极浅,则应考虑为术后浅前房[2]。

3.1 浅前房发生原因:①滤过功能过强,本组有10只眼,为最常见的病因,都与滤过口过大有关,切口过大,房水外流速度过快,滤过功能太强,术后浅前房机会就多,临床表现滤过泡大而隆起,眼压低。②结膜瓣渗漏:多与术中结膜瓣受到损伤及针孔处结膜瓣撕裂有关,高龄患者结膜较薄而且脆弱极易损伤或术后揉眼引起结膜瓣渗漏,结膜瓣为滤过泡外层保护组织,结膜瓣愈合不良均可造成术后浅前房。③脉络膜脱离:多发生术后3~7d,表现为低眼压、浅前房,眼B超检查可见脉络膜脱离,眼底可见棕灰色球形隆起,低眼压,浅前房是脉络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而脉络膜脱离又通过减少房水生成及加强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途径排出,加重低眼压性浅前房,另外切口偏后,切口缝合不严都会导致脉络膜脱离,理想的滤过术切口以不超过角膜半透明区后0.6mm为宜。④恶性青光眼:由于手术创伤及炎症反应引起睫状体水肿,使其与晶状体赤道部紧贴,房水潴留在晶状体后面,推动晶状体-虹膜隔前移,使前房变浅,房水逆向流动淤积于玻璃体内导致眼压升高,眼球充血疼痛,角膜水肿,瞳孔缩小,常常用药物治疗不能缓解则应考虑恶性青光眼。

3.2 预防:①应从术前做起,术前眼压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必须在高眼压下进行手术,术前应用甘露醇快速静滴。②术中注意缓缓放出房水,避免眼压骤然下降,做结膜瓣时切勿粗暴撕拉,作巩膜瓣时应紧密对合,厚薄要适宜,缝合时松紧要适当。③小梁切除可略靠前,以避免脉络膜脱离发生。•

总之,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大多数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浅前房虽然不能完全预防,但可以控制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SpeathCL.Ophalmicsurgeryprinplesandpracltice,Phildelpia:Saumders,1982:346-347

[2]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62

作者单位:13005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医院眼科

上一篇:善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下一篇:基于脐动脉S/D值分析对子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