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时间:2022-09-18 01:50:45

以“本”为本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摘要】作文之道就是读写结合之道,教师要以“本”为本,开发利用好语文教材,创设读写结合、读中练写、读中悟写的机会,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以课文为例,主要从“用好语文教材,丰富写作素材”、“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写作思维”、“用好语文教材,习得写作技法”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以“本”为本;写作素材;写作思维;写作技法

作文之道,就是读写结合之道。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心中有了一定的阅读积淀,见解自然高明一点,写起文章来自然通畅一些。但初中学生囿于种种原因,大量阅读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开发利用好学生天天接触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名家名篇,既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又能在情感上触动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而且在立意谋篇、段落结构等方面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良好的范例。教学中,如果我们用好教材,以“本”为本,为学生创设读写结合、读中练写、读中悟写的机会,定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以“本”为本,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常苦于“无米之炊”,感到无事可谈,无情可抒。而写作素材主要来自阅读和生活,阅读能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弥补生活素材的不足。当然,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初中学生经历了许多事,他们的记忆仓库保存大量的写作素材,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素材是在学生不自觉的甚至无意识的情况下保存的,这就需要去唤醒。

1.以“本”为本,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类,构建写作素材库

阅读是学生间接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初中教材几乎每篇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教学内容的来源。书中所描绘的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可以成为我们写作参考的对象;书中的诗词、名言、格言,可以让我们在写作中加以引用;书中人物的事迹,可以成为议论文中的事例……教师要整理教材,开发与利用好初中六册教材中的素材,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素材库。

2.以“本”为本,搜寻类文,丰富写作素材库

学习课文时,可以搜寻类文进行联读。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可以推荐学生联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再如,教学《在山的那边》时,可以让学生联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看见了大海》、《山民》。类文的加入,增加了阅读教学的容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3.以“本”为本,激活记忆,提选生活素材

学生的记忆仓库有着大量的生活素材,只是学生没有将之与写作联系。我们就要借助一定的话题和情境,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活”,把学生的记忆“激活”,让他们记忆仓库里与作文话题、情境相关联的经历和体验能够再现,形成“往事历历,如在眼前”的写作状态。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触摸过的生活,才会在今后成为“信手拈来”的素材。如教学《孤独之旅》,我这样一问:“‘孤独’让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间长大了,同学们是否也有过突然长大的经历呢?”有了《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在孤独中突然间长大的具体故事,学生就容易回忆起自己相关的经历。有学生说:暑假,父母让自己独自乘车去北京,我很紧张,心中不停埋怨父母,路上,我一直小心翼翼,寻找伴同,最后到达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有学生说:一次,和爷爷同桌吃饭,发现爷爷的嘴中不时有饭粒掉下,突然感觉爷爷老了,再仔细看看,爷爷的牙齿已不整齐了,夹菜时手在抖动,顿时,自己要照顾爷爷的念头油然而生,当自己夹菜给爷爷时,妈妈在一旁赞扬我长大了。

二、以“本”为本,培养写作思维

思维与写作关系密切,顾振彪先生指出:“启动思维操作,是牵动了作文训练的牛鼻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能力决定着写作能力。思维的清晰,在文中的直接体现是语言的清晰和行文的条理性;思维的深刻,在文中体现的是语言的缜密和分析推理的深入。

1.编写结构提纲

谋篇布局既是文章整体一致性的保证,又是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就思维能力而言,这个环节不但满足所有的思维要素,而且直接反应思维水平。编写结构提纲是一个培养写作思维的好方法。在构思作文时,需要编写结构提纲。有了结构提纲,作文才会文脉清晰,思路清晰。而结构提纲如何学会编写,这自然需要平时的训练,阅读教材文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2.捕捉文本中的空白处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言尽而意不尽的“空白”,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教师要细读教材,捕捉文本中的空白处,找准角度,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发散性思维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走出惯常的由于低级求同思维造成学生作文结构公式化、语言模式化、思想板结化的教学误区,着力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发散性思维。

教材中的文章,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将他们变成作文教学的主力军。教师带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爱上阅读,以阅读来帮助学生走出素材缺乏的窘境;教师带学生走进文本,以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带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有意无意去关注文章的技巧、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迁移,让自己的文章有法可依。我相信,以“本”为本,用好教材,读写结合,定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感觉统合训练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运用和效果 下一篇: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