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失范的理性分析

时间:2022-09-17 11:20:04

高校师德失范的理性分析

本文概述了市场经济情况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走向,理性分析了高校师德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制定师德建设规范条例;实行导师制;加强激励机制,规范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评聘制度;每位教师个体加强个人德性修养等。

一、以人为本看待高校师德

“失范”一词,社会学认为,是指旧的规范被打破,新的规范尚未建立或者出现了新情况还没有与之匹配的规范的一种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规范的状态[1]。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各种观念互相交汇和渗透,高校教师队伍中每个个体的信仰、观念、价值追求也存在差异,在师德方面暴露出多元化状态,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教育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人对人进行教育,其输出的“产品”又对社会风尚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基于此原因整个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师德投入过多的关注和期望。自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很讲究修身养性,特别是在为师之道方面,更推崇如“圣人”般为人做事。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荀子曰:“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如此等等,这是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这些传统的师德之训在我国深入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把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圣”化,寄予了过多的希望,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当社会风气与人们的期望出现了错位的时候,社会人们希望通过高校教师来引导、净化社会风气。在我国人们还是沿用传统的师德观念认可高校教师,如果高校教师中出现一些有悖公民道德的现象,将对目前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更甚有些高校教师的作为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那将会对社会未来的发展造成无法想象的恶果。

人们对高校师德寄予殷切希望。那么在现代社会如何定义道德的标准?怎样认识高校师德?笔者认为应从人的本性出发,依据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下,向善、为善、施善则为德,不能用陈腐的论调匡治人的本性,过多地强调人的社会性,或用人性之外的东西去限制人的作为,这是不道德的,也不是对人的个性修养的一种理性引导。所以,在讨论高校师德方面,在对高校教师寄予厚重的社会希望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高校教师作为普通人所应有的个性和人的本性。所以讨论高校教师的师德,有必要从三个层次进行剖析。

1.高校教师必须遵守公民道德

现代大学,特别是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的非常重要的也是经常引起讨论的一种功能,就是“服务于社会”。高校教师作为普通公民,为国家培养着公民,所以遵守公民道德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修身传道中的最底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首先是做好一名普通公民,然后才是做好高校教师,所以高校教师要维护并遵守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所应有的行为规范。

2.高校教师必须严守职业道德

师德就是普通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本质上说,这种职业道德与其他的职业道德没有本质区别,是教师这一阶层的职业规范,是面向教师大众的,是所有教师能够达到并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作为高校教师,更要严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1]。

3.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学术道德

高校教师是普通的公民,但其职业的特性又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在对大学的职能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主张大学首先具有科研、教学两项功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认为,首先,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其次,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可见,在大学应是科研与教学并重,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深学问的研究为基础。大学既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机关,作为高校教师就必须具有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讨论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要持着公平、公正的心态:首先肯定高校教师具有普通人的共性,充分认识到高校培养的“产品”投入社会,对整个社会文明、风尚的导引作用;其次考虑到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性;再次,考虑高校教师所肩负创新知识之使命,必须依据学术伦理做学问,严守学术道德。基于此观点,我们在下文进一步讨论现阶段高校师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理性分析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念失衡引起师德失范

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念更多的是强调人的社会性,特别是对知识分子寄予更高的社会期望:“齐家治国平天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观念出现大融合的状态,人们更注重尊重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特别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一定情况下出现了失衡状态,特别在高校教师中,有些教师反而过分地张扬了个性而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社会的人,忘记了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做出了一些有失公民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收受学生财物给学生改分数、敬业意识淡薄、不安于教育工作或者把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自己谋生的手段等等。此种种情况,也反映了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的冲击:“教师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无非是社会问题在教师队伍中的再现而已。”[2]

2.市场经济对高校师德的冲击

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也使我国绝大部分普通高校更加注重“服务于社会”这一功能;另一方面,正是市场经济的冲击,原来高校教师的职业规范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过去的一些规范对高校教师也可能是一种束缚,不利于高校教师自身的发展,压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传统的“师说”观念也需要进一步补充与深化,现代的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承知识,更要创新知识。高校培养的人才,更要能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以上方面是市场经济对高校这个群体的冲击,同时市场经济对高校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个人和各种经济组织的物质利益受到重视和尊重。在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下,我们有些教师下海经商,或者在外兼职,市场商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有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商中,甚至有些博导、硕导让自己的学生给他个人的公司打工,有些教师用国家的钱搞科研,却将科研成果投入到自己的企业生产中,这些情况对学生、对社会都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3.职场压力在师德上的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还在于教育界的内部。”[2]在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晋升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北京大学提出的改革方案中(讨论稿),其中有一条就是讲师、副教授在一定年限内不能晋升到高一级的职称,则不再聘用。对北京大学的这一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响哗然。相应地,各普通高校也在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将工资、绩效津贴与职称挂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作为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欲望与追求,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生存并生活得相对好一点,高校教师在职称上一步步努力。评职称要文章、要科研。绞尽脑汁写出文章是否能发表,发表在什么刊物上,这其中又要依据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滋生了有些教师的学术腐败现象。当然笔者在这里并没有为学术腐败开脱的意思,笔者只想说明,学术腐败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这些搞学术腐败的教师个人品质的缺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校管理政策的缺陷。

4.高校管理层与高校教师个体之间的博弈

高校与教师个体之间的博弈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聘任教师,聘任什么样的教师。中国各高校自从扩招以来,都不同程度出现师资缺乏的问题。在聘任教师时,高校管理层与高校教师个体之间的博弈出现了“道德风险”: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认定标准是一硬一软两个方面[3], “硬”的方面如教师个人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信息,相对来说容易获得;但“软”的方面如教师个体的品质、能力、水平、教学态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等则很难了解清楚。这就说明在高校管理层与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师“道德风险”的问题。

其次如何管理教师,怎样激励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目前我国一些普通高校在管理上相对比较浮躁,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对教师的管理政策缺乏科学性,有催鸡下蛋之嫌。有些教师受此政策引导,认为只要自己有科研成果就是能力,至于教学工作如何、对学生是否关心等等职业素质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则可以不必在意。反映了有些普通高校在对教师管理方面的一种尴尬政策。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制定师德建设规范条例

要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制定刚性的制度来指导和约束教师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以起到扬善抑恶,铸就师魂的目的。制定高校师德规范条例,要以人为本,从人的特性出发,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性出发,把握住一定的度。制度,顾名思义,就在于这个度上,高校师德建设规范必须是任何教师都可以做到的本职业的道德底线。制度的制定就是人为约束人的劣性的目的,并要靠人来落实执行。但我们很多时候不是缺乏刚性的制度,而是缺少执行制度的力度,特别是对人的“软性”的管理方面。所以制度的执行还需有公正的监督机制。可以成立师德监督小组,建议由学校退休的德高望重的教授担当此事。

2.制度引导,实行导师制,形成师生互动局面

在目前高校来说,很多情况下教师上完课就走人,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所以往往大学四年,学生只知道给他们上课教师讲课情况,对教师的其他情况很少了解,更谈不上以教师的美德去感染学生。这种现状对教师、学生的个人德性的形成都不利。首先,教师只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交往的范围很有限,不利于学生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监督;其次,学生在大学期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及其自身美德对学生的感染都相当重要。所以,很有必要在政策上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与教师更多、更近地接触交流。当然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德评价。大学师德建设概念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有关,因此,学生观念的更新也很重要。现时代的大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应该有一个正确期待和评价。基于此,高校可以开展导师制,在政策上提供每个教师有自己固定管理的学生,形成师生教学相长,修养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一种风气。

3.加强激励机制,规范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评聘制度

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硬件考核与软件考核。硬件考核,主要是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考核,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科研能力和水平等等。软件考核,主要考核教师的个人品质、教学态度、敬业精神、责任心等等。一方面学校对照制度对教师进行规范化考核,要严把两关:师德考核指标能够量化、细化,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为杜绝“考核腐败”,在分级成立考核领导小组时,要慎重选人用人;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评价素质,严禁学生情绪化评价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权重分值来计算,采取量化与定性两种方式进行评价考核。强化激励机制,张扬软件考核成果,对于品质优秀、敬业爱岗、关爱学生、责任心强的教师要大力表彰,在职务提升、职称聘任、津贴晋升等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侧重。

4.每位教师个体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

目前高校的师德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仍处于一种权威的外在强制的他律状态,并没有完全被教师个人所认同并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3]。大学不仅是人才输出的源地,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地。由于大学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人们必然对高校教师投入过多的期望。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高校教师作为时代文明的化身。所以,每个高校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个人德性的修养,强化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特别在时代变革时期和社会转型期,每个高校教师一定要以积极的言论、乐观的心态、良好的道德情操、端正的行为作风、高尚的学术修养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人为生存而追求物质利益,这无可厚非,但作为社会文明群体中高校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人生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能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竞争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资本”。如果一味追求名利,热衷于搞人际关系、升官、晋级等短期行为,而忽视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最终还将被淘汰出局,失去生存的根基。物质利益与职业精神之间是互为因果的[3]。

参考文献:

[1]盛荣.高校师德建设宜重视具体规范和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 2004(12).

[2]胡鑫镛.师德问题探源――从经济学和哲学角度看师德问题的实质[EB\OL].www.省略.

[3]阎高程,潘建红.高校师德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04(30).

上一篇: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