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17 11:07:06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发展,各种文化元素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理念。本文尝试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展开研究,从当前多元文化背景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对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教学作出探讨,以期对促进音乐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鉴赏;课堂教学

1.课题的提出

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是multiple(多重性)与cultural(文化)的合成词,随着时展,该词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通用的流行词汇。学术界对“多元文化”作出如下阐述,“所谓多元文化,就其本质来讲,指的就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加优秀,也没有任何一个文化可以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从客观上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影响。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为音乐鉴赏教学打开了新思路,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更加强调音乐审美价值与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这一理解基础上,我国音乐鉴赏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获得更加清晰的界定,要求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理解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在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2.实施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2.1设计互动式音乐鉴赏教学模式

2.1.1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对音乐鉴赏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多边互动教学,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等达到共同学习、完成音乐鉴赏任务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的音乐环境较之过去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音乐知识获取已经不再单一地局限于音乐课堂,日常生活中接受音乐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加之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学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编排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采取贴合学生心理智力特点、符合学生审美能力和兴趣喜好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元化的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使之在互动式的课堂活动中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

2.1.2模式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互动式音乐鉴赏教学,教师根据上述原则,以多元音乐文化体验为主线,对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以该模式为蓝本展开教学,有助于教师把握节奏和教学进度,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环境、自我等多重因素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新型多元音乐文化结构。互动式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如下图:

2.1.3探讨鉴赏学习

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角度和方式的多样化。以“月”为主题的多元音乐文化鉴赏教学为例,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探讨鉴赏学习,强调课堂互动,教学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听听看老师描述的是什么。

生(齐答):好!

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话音刚落,很快有一部分学生猜出是“月亮”,教师继续提问。

师:有同学知道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吗?

学生先后答出《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花好月圆》、《平湖秋月》等知名曲目。

师:很好!有谁还知道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呢?

学生甲: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学生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学生丙: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在我国的文化作品中,月亮总是备受艺术家和文学家的青睐,这是因为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浪漫主义民族文化情怀,月亮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与月亮有关的音乐,请大家感受音乐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音乐播放过程中,学生边听边思考,播放结束,大家积极发言,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发言(略)。

在这一鉴赏课中,教师利用猜谜语、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展开互动教学,从教学手段、音乐鉴赏角度、教学设计等多方面体现多元化,效果显著。

2.2集思广益,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要求以多元化课程体系为依托,音乐教学本身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仅凭教师的力量十分单薄,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丰富教学素材,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在收集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学习音乐知识的习惯。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兴趣喜好。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建立形成多元化的音乐素材库,并不断进行动态管理与更新。

以“汉族民歌鉴赏”教学为例,理论上该系列依据地域区分被划分为八个色彩区,分别为东北、西北、华北、江淮、江南、西南、湘鄂以及闽粤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收集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民歌曲目,并对这些歌曲产生的环境、背景展开调查研究,在课堂中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还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3转变教学观念,营造音乐鉴赏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鉴赏教学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多元化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学生能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过去音乐环境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多元化音乐的积累,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批判精神的形成。鉴于此,教师应抛开传统教学中“唯我独尊”的绝对权威,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特点,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教师能够倾听学生声音,学生愿意表达自己观点,音乐鉴赏教学在平等的教学氛围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结束语

在多元化视域下,过去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荣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 王旭.湖南宁乡高中民族音乐鉴赏教学的现状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 陈鹤.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性实践与探究 下一篇:注重课外延伸 设计英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