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架设成功的天桥

时间:2022-09-17 08:34:40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架设成功的天桥

摘 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写作希望的起点,为学生的人生之路奠基。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教学 课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1~2年段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3~4年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些要求告诉我们,仅仅靠语文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仅仅靠语文课本同样也是达不到阅读要求的。要把学生阅读空间从课堂课本有限的范围拓展到课堂外无限的空间,不仅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而且可以到网上的数字图书馆去。

但是,一些孩子痴迷电视、网络游戏,对于书本知识兴趣全无。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本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课外阅读在学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两难境地。因此,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为学生的人生之路奠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营造阅读氛围,呼唤阅读的主动性

(一)共建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

课外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营造宜人的图书阅读环境。为了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我和学生一起共同建设班级的图书角,让学生们有书可读。只有学生自己动手,才会倍加珍惜。如果仅仅老师一个人创建,学生就失去了一次难得的体验机会,也失去了发自内心深处想要读书的内驱力。为此,每学期我都发动学生向班级捐赠图书。在班级捐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懂得“你捐一本好书,我捐一本好书,我们就会拥有一百本好书”。每次活动孩子们都积极踊跃地捐书,他们明白自己在捐出一本书的同时,得到的是比一百本书还要多的知识。在师生共同捐献图书后,配合向学校图书馆借来适宜学生阅读的图书,一起组建班级的图书角。大家共同商定班级的图书管理使用制度,选出几名责任心强的图书保管员,保证这些图书能达到管好用好的效果。课间休息、中午休息、晚间放学后,爱书的学生不再追逐打闹,三个一群,两个一组,或独自一人找个角落静心读书,成为学校里随处可见的靓丽风景。一段时间后,如果图书损坏了或缺少了,大家就在一起共同谈想法、找办法。第二天,同学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损坏的旧书已换成了新书,丢失的图书也重新回来了。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下,图书角成了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成功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调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二)开放语文课堂,让课外书走进课堂。

一次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安安静静地写课堂作业。我发现班里语文学习最棒的刘成龙同学好像作业完成了,一个人低着头偷偷地乐。我疑惑地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在看一本课外书,看得津津有味,看到精彩处禁不住地笑,沉浸在书中的他显然没有发觉我的到来。一看这情形,我有点恼火。心想,这孩子,平时表现那么好,今天怎么敢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呢?我故意咳嗽了一声。他一惊,发现是我,没有不好意思,反而笑嘻嘻地说:“老师,真精彩!”我一时无语,聪明的他好像感受到了我的不乐,忙解释:“老师,作业我完成了!”学生写作业有快有慢,课上完成作业的孩子干什么好?老师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写完作业的同学再复习复习。其实这是一种空洞无效的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应该放松心情,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读自己爱读的书,何尝不是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呢?

“让课外书进课堂”,成为我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课外书可以进入语文课堂,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趣事。从此,孩子们再也不用偷偷地看课外书了,课外书再也不用孤独地躺在家里,它可以陪伴小主人一起上学。

(三)重视家庭阅读环境创设,让读书成为一种爱好。

作为生活中值得称赞的阅读习惯,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学生在校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学校里非常有限,而校外时间对学生来说却十分丰富。号召学生家长积极订阅合适的书籍,为孩子建设“家庭小书屋”,营造家庭“亲子阅读”的氛围,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

为此,在我的语文作业里,有一道每天必须完成的题目,那就是“亲子阅读”。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读书笔记本,请家长配合,养成每天读一篇好文章的良好习惯。每个学期保证孩子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至少可以读到上百篇好文章。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的多元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该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我们经常介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和鲁迅的泛览、硬看、专精的读书方法。目前小学生比较实用的读书方法主要有默读与诵读、略读与精读、圈点与摘抄等。对他们而言,老师有针对性地教给读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实效。

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强调在读书过程中学会边读边批注,遇到精彩的词语、句子,要舍得动笔圈画,在文章旁边的留白处写上自己独特的感悟与心得体会,可以是点评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见解,甚至直接把这些佳词妙句直接摘抄下来,以便随时品读、背诵,从而把精彩的文章内化为个性语言。

“三读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简单地说就是浏览泛读――探究速读――品评精读,呈现了由粗略翻看――到寻根求解――再到熟读成诵的文本语言渐近内化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渐近的由浅读到精读深读的过程中,学生从粗略感知文本大意,到品味文本精华,实现了文本的有效阅读。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学进去,讲出来”学习方式在课外阅读中的有效表现。

三、创设展示空间,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在课外阅读有所收获后要为孩子们的阅读成果创造展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点。课外阅读要结合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着力开展积极向上、内容丰富的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早读、晨会、班会等时间的作用,让学生把阅读过的童话自主地进行融合、创编,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听故事中情不自禁地迷恋课外阅读;也可以借助故事演讲创编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展示独特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在得到他人认可、享受成功喜悦的基础上,提高再阅读兴趣,唤醒其他同学的同步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小组成员互查读书笔记,让完成得好的学生得到成功的鼓励,对完成不好的学生起到鞭策作用。也可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评出班级的“读书之星”、“进步之星”、“表演之星”等。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资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设成功的天桥,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写作希望的起点,让学生在书籍的世界中尽情畅游、健康成长。

上一篇:数码相机在中职班级德育中的创新运用 下一篇:后骨干校建设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