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范文

时间:2023-11-13 03:46:42

为学习

为学习篇1

但让人尤为可喜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毕竟已变得越来越竞争,越来越具有活力。比如1800年前,中国是令世界羡慕的天朝大国,难怪大清皇帝在与西方使者交换了礼物之后,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句令西方人十分惊讶的话语:“我们拥有你们西方的一切,因此我们不需要你们的任何物品”,然而英国在经过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15世纪的宗教改革,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却很快超越了中国,并让那个自负高大的天朝帝国明白了自负高大的代价。

19世纪,新成立的美国很快便凭借着开放、自由的政策、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探险者、移民,不断地学习和进取而迅速成为20世纪的西方大国,而大英帝国的旗帜却在这种学习和进取的号角下渐渐退去了颜色。

20世纪20年代,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诞生,并在此后的多半个世纪中给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希望和期盼,仿佛一个赶超发达国家的战役已经打响,并将在10~15年的时间内由梦想而成为现实。然而让所有人想像不到的是,在人类即将步出20世纪的最后10来年的时间内,这些本来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旗帜的苏联、东欧国家却相继出现了经济和国家的解体。

社会主义是否到了自己的穷途末路?人们不得而知。资本主义是否是那块“腐朽、垂而不死”的朽木?答案似乎也不尽明朗。

1960~1970年代,当东、西两大阵营、两个大国在意识形态的剧烈斗争中相互争夺和不断消耗的时候,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却依赖自己灵活的政策而务实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不管是姓“资”还是姓“社”,并最终步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尽管有不少的国家,试图控制国际组织,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联合国,或者各种各样的组织,比如北约、华约,试图使自己的竞争优势能够长期保存,但这个世界不断前进、越来越竞争的脚步却渐渐让这些想法、做法落空甚至变得日益徒劳无功。

中国再没有继续其“唯我独尊”的发展老路,而逐渐地寻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渐进式”改革道路,于是中国的农村改革、财政联邦制、财政改革、城市改革、住房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等相继启动,而中国经济也不断地塑造出一个一个令世人惊奇的意外与奇迹。

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并重新恢复其15世纪以前的辉煌?印度能否超越中国,并成为下一个“中国制造”?谁将是未来二三十年后世界经济的翘楚?答案还不十分确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这个世界正变得如此竞争,任何国家要想维持自己的某种优势,不管是军事、技术,还是经济、社会或者政治等方面,它都必须保证它拥有比别人更多、更强的比较优势。

这个优势是什么?它肯定不单单是文化,否则18世纪的英国就不可能超越此前已很发达的中国,也肯定不单是资源和地理禀赋,否则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后来者多半会是那些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当然也不会纯粹是某种主导性的世界体系,否则美国就不可能或者很难超越英国,而其他的国家也不可能超越美国,自然也不可能是某种发达的、先进的政治体制优于某种落后的政治体制,比如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否则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阵营上就会飘动着越来越多的更高级社会阶段的旗帜。然而,无论是从概率意义上,还是回归意义上看,我们都难找到任何单一的因素,并能成功地解释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这种比较优势。

那么,这个优势到底是什么?

它一定是学习。正是由于学习,才使得14~17世纪的欧洲变成希腊科学精神的继承者和创新者;正是由于学习,才使得19世纪的美国成为18世纪英国新教伦理和自由思想的继承者和超越者:而也正是由于不断地学习,才使得二战后的日本、德国、四小龙相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秀;同样,如果没有不断地向西方、向历史学习,没有无数仁人志士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摸索和奋斗,同样也不会有古老中华巨龙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再生和经济腾飞。

不学习和学习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面。如果如是,则我们便可不自然地发现,18世纪以后的中国之所以没有继续之前的辉煌,正是由于它已不再乐于学习,不愿意向他人学习, “任凭你追我赶,我自岿然不动”也许就是中国从之前的辉煌走向之后没落根本原因的一个合理的归纳。而作为社会主义大哥的苏联乃至东欧国家之所以走向解体,也许正是由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一种僵化的模式,固化了它的组织、它的团体,它的人事,阻碍了它学习、增强自己,改造自身的能力。

那么,这种不断学习的优势又来自哪里?在精神层面看,它定是一种精神,就像熊彼得所说的那种企业家对“创造性破坏”的不断追求,也是凯恩斯所说的那种投资者对利润的“血性冲动”;在制度上,它更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就像古人所说的那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赏罚机制,更是林肯所说的那种“为天才之火上添加利益的柴薪”,但仅仅狭义理解这种制度是专利、是产权或者是赏罚机制,则有些狭隘,它应该是一种贯穿经济、政治、法制,统一于内在激励和消除打破规则企图的一揽子制度;在组织上,它就像运动场上能使接力赛进行下去的接力棒、运动场和组委会,就像战场上能使军令如山倒的各种机构、人事和纪律。

为学习篇2

本课从观察宠物入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动物行为问题。通过图片分析、资料分析的设计,让学生弄清楚两种行为的概念和区别。以“动物的哪些行为是先天的,哪些行为是后天的”导入新课,进而过渡到对两种行为的分析,经过师生的充分讨论分析,初步得出两种行为的区别。讲清这两个概念,关键在于讲清楚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通过分析各种资料,使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分析、比较,能够区别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2.通过探究、合作、讨论,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的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其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以及对一些动物行为的判别。

2.探究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区分先天和学习行为。

2.使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式、举例式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动物的行为

教师利用谈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养过什么宠物?你饲养的小动物每天都有哪些行为活动?

学生回忆饲养宠物的愉快经历,说出宠物的行为:小狗经过训练会叼来拖鞋,会和人“握手”……

教师适时点拨:像这些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都是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有些行为是后天学的,怎样区分这些行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片,学生判断下列动物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会的?

二、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

1.小故事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地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还学会了帮主人叼拖鞋!

请你分析毛毛的三种行为:会吃饭与睡觉,会到指定地点去大小便,会简单地加减法。

(1)以上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哪两种行为是一样的?

(2)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达成一致。)

小结:前一种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种行为叫先天。

后一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2.学生举出几个先天和学习行为的实例,教师适时点评。

三、区分先天和学习行为

多媒体展示“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

1.比较袋鼠和蚯蚓,先天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先天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教师引导: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都学会了什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现在应该做好哪些事情呢?)

2.美国红雀的这种哺育行为,对于本种族来说有没有意义?

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金鱼的角度来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3.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课堂总结:

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要抓住这两点去区分动物的行为:一是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二是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生来就有的行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先天和学习行为

一、先天

特点:生来就会,由遗传物质决定

例如:取食、防御、繁殖、攻击

二、学习行为

特点:由遗传物质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

例如:大山雀偷喝牛奶

为学习篇3

关键词:学习 交流 提升

今年7月22日-8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暑期高级研修班培训。有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学员(主要是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主题为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主讲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知名院校。他们之中有知名教授博导,有我国著名的法学家,经济学家,战略思想家。培训以专家讲授为主,学员们就当前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和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的认识有了提升,12天的学习,收获颇多。

现根据学习内容,总结如下:

一、近距离领略了名师的风采,享受了精彩绝伦的讲座

这次主讲的13位专家和教授,每位功底扎实,知识渊博,个个热情开朗,平易近人,他们极具专业而又幽默风趣的谈吐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国防大学空军少将乔良的讲座突出了美元霸主的货币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雷颐从英国使臣马格尼尔给乾隆皇帝80大寿贺寿故事入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落后自闭的清朝,使人联想到甲午海战的必败结局;中央党校候惠勤院长的核心价值观上的渗透于反渗透深刻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教授讲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在了解微课的基础上,对慕课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北京大学法学院著名的教授贺卫方精辟分析我国中国司法制度及司法改革的紧迫性和意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以好莱坞电影作为切入口,为我们展现了美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宏观经济金融学家向松祚的大国竞争战略的讲座,赢得了学员的高度评价,掌声不断。

二、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的认识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公众的知情范围不断扩大,经济社会中很多热点问题被高度关注。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我们应从现象入手,对事件的实质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不了解真相妄加评论,对政府妄加指责和批评。更不能仅从自己的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评价,必须用国家战略的眼光来把握热点问题。对于7月15日中海油田撤走"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一事众说纷纭,一部分民众对此愤愤不平,他们认为中国政府给世界创造这样一个"服软"形象 ,在越南人看来他们对中国的游行反抗取得了胜利。还有一些人仅仅从时间上推断,中国撤走"981 "钻井平台是因为美国的压力。甚至有些人认为一个小小的越南有什么可怕,绝不撤走"981"钻井平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和越南打一战。这些显然都是误判。

事实上,中海油之所以撤走981钻井平台早在中方计划之中,981钻井平台基本完成钻井取样的任务,钻井和取油是两回事;其次是天气原因;最重要的是战略策略的考虑,给南海争端降温,改进与越南的关系, 也避免美国、日本、东盟声索国在"981"问题上大做文章。

三、立场坚定,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忠诚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是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思政教师,是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维护者。作为思政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维护国家利益。同时,要努力学习,认真钻研马列主义,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同祖国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自觉对学生进行前途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四、教学及教学方法的反思

要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诸多本领。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在教师的品格内涵中,敬业奉献是最基本的。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求知识不断丰富,不断更新。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是一种艺术,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并不见得就是一个好老师。思政课这门课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理论的掌握和思想教育上,而且也应注重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不断接受和探寻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教学名师,他们不仅学识渊博,功底过硬,最重要的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短短的12天的学习培训,我对名师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教师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方向愈加清晰。我将扎实工作,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做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为学习篇4

那么,本节课上,郁老师是如何开展真实有效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课上真切地习得语言、真实地运用语言、真正地生成语言,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以真正提升的呢?

一、巧设真实情境,助力自然表达

郁老师紧紧围绕本课话题,在free talk中与学生进行了自然有效的语言交流,“Do you like summer holiday?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 This summer holiday will be the last one of your primary school life. Do you have a plan for it? 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 holiday?”这一连串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语境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且教师在此基础上自然地引出了本课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文本学习之前,教师并不是机械地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寻找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对于课文中几个孩子的暑假计划,他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提问。“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summer holiday. So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ir plans? ”郁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时板书关键词where,when,who,how,how long等,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便能带着自己想解答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巧构文本脉络,助力整体思维

在本节课中,郁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语篇教学的特点,以整体感知为切入点,架构清晰的文本脉络,从课初询问学生对暑假的初步打算到进入文本之后的看图自主发问,再到阅读中发现答案,解决问题,直至最后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学习活动和真实的语境中理解、习得、运用语言。基于这样的思考,课堂活动围绕“plan”逐层展开,层层深入,在清晰的文本脉络的引领下,学生整体把握语篇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表达更加自如。

三、巧搭语言支架,助力语言输出

语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将新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并进行有效的输出,同时,教师还要巧搭语言支架,使他们养成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完整描述的习惯。在导入环节,郁老师引导学生用“I will...”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暑假计划,这是对一般将来时的初步感知和运用,同时,郁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凸显文本要点,呈现关键信息,及时生成资源,对于学生的语言输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巧留拓展空间,助力思维发展

拓展活动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与运用,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任务、活动来内化语言。要巧妙留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步,更要创设拓展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本节课,在处理完文本的相关信息之后,对于文本中没有提及而学生想了解的问题,郁老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I think...I guess...Maybe...的句式进行大胆猜测,如此,便实现了对文本内容的二度开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在教学中,我们的眼中要有学生,要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课上想说、敢说、能说,这样的课堂才是基于儿童视角、基于儿童需要、基于儿童发展的真课堂。

为学习篇5

关键词:合作学习;选择性;挑战性;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144-01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合作学习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它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达到乐于学习的情境。

一、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具有选择性和挑战性

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充满革新精神。如果依照教材按部就班,会使学生感觉乏味,没有激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探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教材提供了试管、烧瓶、长颈漏斗、导管等一些常规器材要求学生自主组合设计装置。学生感觉没劲,懒得动手。因此我在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时,除了提供教材中的器材外,还提供了球形漏斗、分液漏斗、U型管、铜丝、有孔塑料隔板以及底部打破了一个小洞的试管、注射器、废弃的塑料瓶等生活废弃品,告诉学生这些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同学们能否想想办法,变废为宝呢?刹那间学生兴奋、好奇、跃跃欲试,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顺势进一步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有创意地探究,建构开放的课堂,保证学生都能参与合作。课后延伸探究,利用鸡蛋壳、食醋等生活用品小组进一步合作,自主设计实验器材完成家庭小实验,既与课前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呼应,又使化学在生活里的应用中变得鲜活起来,达到“课虽止,思未停”的意境。

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实施合作学习,贵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充分地进行交流。为此,在教学时间的分配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要快慢适宜。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使用慢节奏时,保证学生对重点内容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不至于使学生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在学生讨论、答问之后,教师来一个总结、写板书,学生做笔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地理解,把讨论问题条理化。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我便利用小组进行活动与探究的方法学习,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而后教师以通电分解水为例边讲解边板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介绍最小公倍数配平方法。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动手独立练习配平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小组内互改互评,纠正错误,确保每一个学生掌握。

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现代心理学认为,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抵制。要求教师在实施合作教学中,不应只重视教的内容而忽略乐的形式,应力求二者完美的统一。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借助“少年侦探团在溶洞中遇险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播放溶洞形成资料的视频,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嫌疑犯”是二氧化碳的猜想,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首先请学生小组合作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探究它的部分物理性质。然后借用学生熟悉的汽水饮料稍加震荡后打开,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冒出的气泡是什么气体?怎样证明你的猜想?这样围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并进行探究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在体会了探究实验的成功喜悦后,进一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为学习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85-0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学生开展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担,同时还是对高职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心理过程以及个人行为,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所谓学习心理,即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态度或者其在学习时候的心理状态。而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非常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这个原因,笔者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指出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提高学习实效性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属于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根据调查和研究发现,一定比例的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这种并非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建立起来的学习动机是十分脆弱的,因此不能持久存在。这一少部分学生非自愿进入高职学校,例如一部分高中毕业生,由于毕业后没有能考上大学,再加上他们本来就不愿继续就读,然而家长却对其进行强制,出于无奈他们才随便选择高职学校来就读。这样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学习是件无所谓的事情了,所以对学习的兴趣并不高,易于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逃学”行为。

2.学习负担过重。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职学生要想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只有在校期间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身心感到疲惫不堪,不能忍受这些压力。

3.感觉前途渺茫。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丧失了信心,感觉前途非常迷茫。这是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他们长期生活在“笨蛋”、“不可救药”等批评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上高职低人一等,没有多大的出息。再加上教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方式不妥当,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意愿,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对自己的学习、前途丧失自信,导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

4.读书无用思想。一部分学生将高职学校当成跳板,存在急于就业的错误想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高职生的道德水准、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均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当前社会中存在劳动力准入门槛低和劳动力就业难的矛盾,极大地冲击着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的形势是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高职生毕业之后就面临失业,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劳动力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不存在受教育程度与专业技能等级的具体要求,许多小学初中没有毕业的人,只要能够出力,照样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该社会现实使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以为:学和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将来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工作。所以,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形成了“读书无用”的消极情绪。

5.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因为受高考热潮的影响,一些高职生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只有能够升入大学的才是优秀学生,而他们这些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低人一等。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再就是大多数的厌学学生的自卑失败体验相对较多,使学生的自卑心理得到深入发展,并不断扩大,使得他们的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责任感,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丧失信心与勇气,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问题成因

1.学生原因。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第一,高职生大部分知识基础十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缺乏深刻认识,具有相对较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充分的认识。第二,学生的知识逻辑性以及系统性普遍较差,更谈不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三,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相对较大的惰性,意志品质严重不足,尤其是其坚持性、自制性以及目的性等方面不足,对其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2.学校原因。首先,大多数高职学校的软硬条件相对较差,相比本科院校而言,其在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校风、教风以及学风等方面落后,这些因素均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进而表现在学习行为方面,如迟到、逃学等。校风、教风以及学风等方面相对较差,易于形成较差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影响。其次,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落后,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停留在课堂之中,很少开展实践活动,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特征,同时也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社会原因。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现象不断发生,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教师传授的内容和社会不良现象发生冲突。如贪污受贿现象时有发生,官员养情妇、包二奶问题频频曝光,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现象层出不穷,造成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此外,社会上拜金主义、投机取巧的现象时常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侵蚀,使学生养成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高职生,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他们对自己的前景产生担忧,因此片面地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看待学习,认为一些理论课程缺乏实用价值,导致形成扭曲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行为。

三、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问题相关对策

1.充分掌握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手段之一,教师一定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并和学生生活以及实际相贴近,使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对个人成才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实训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自主讨论,接着通过教师总结,让学生充分把握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巧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增强其学习自信心。通过调查看出,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是造成其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差,经常将其归结于自身能力缺乏,使得他们对学生产生厌倦、无助,导致学习积极主动性下降。所以,教师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个问题,充分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不断对其进行鼓励确认、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找到自信,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另外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发言机会,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切实感受到自身努力的收获,从而使其从无助、厌倦情绪中得到解脱,进而使其成就意识得到增强。

3.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构建起一种全校全员的育人氛围,特别应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具体来说,可通过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方式,该组织成员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院系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该组织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定期或者不定期调查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行动活动以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宣传党政方针,以及政策,也可以通过参观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让学生在亲身的参与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能够有所收获,从而使学习实效性提高。

4.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积极性。首先,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一,加强学习现代职业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理论知识,全面把握高职学生管理的特点以及规律。第二,切实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住学校为其创造的学习机会,参加培训班以及远程教育,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研讨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充电,努力将教学水平提高。其次,学校应该努力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将教师的待遇水平提高。学校之间应切实加强合作以及交流,实现师资的充分共享,使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再次,学校应努力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克服。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薪酬、评优以及职称政策,对教师进行引导,并为其提供服务,使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参考文献:

[1]王雪娟.山西省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研究――以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3).

[2]崔维彬,詹红霞.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3]冯骁.论大学生反学习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

[4]何进军.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陈淑范.探讨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职业技术,2011,(5).

[6]王晓辉.关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7]魏冬云,魏敏.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学风建设研究”(SZ2012274)。

为学习篇7

关键词:合作学习;背景;理论依据;教学策略;基本形式;评价方式;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87

一、实施合作学习的背景

新一轮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也是一大挑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着较大的转变,需要我们反思和研究。首先,由于现行教材量大,教师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对教材的过度重视使目标转移,教师把备课重点放在了教材上,把学生却忽略了。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学生基本上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谈不上主动参与。

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结果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实践的理论依据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在谈到中学生的一般性发展时,皮亚杰(Piaget)认为,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人成长发展的速度。Vygotsky(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独立工作时具有的实际能力,另一个是在和别人一起工作时,在有旁人协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比实际能力高一级的程度。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

第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确定四个角色:组织者(本组开展活动的核心人物);记录中(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计时员(确保本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记者(作为本组的发言人,活动结束后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第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性别、能力、原有成绩、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重新分组。根据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按问题、兴趣临时组合。实践证明,同质分组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深入研究;异质分组有利于资源的利用;按问题、兴趣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三,为是便于“合作学习”,小组编排应以有利于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为原则。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形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课堂中每项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设计。合作互动学习的研究者认为: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有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笔者在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了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角色表演――信息处理讲授――语义重建――课外活动。现分述如下:

1. 角色表演。这种方式经常用在NSEC的reading―speaking课型中。即教师教完新授课后,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这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2. 信息处理。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task―based activities)及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向全班汇报。此环节是“合作学习”和重头戏,占据课堂时间较多。

3. 课外合作学习活动。另外,笔者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在上每一个新单元之前,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其次,布置复习任务。每单元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进行简单的测试,了解其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三,共同完成其他一些任务。

五、运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合作学习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语言表达,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其次,除过程评价外,笔者在教学中还运用了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给别人以鼓励,给自己信心,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从而有效地确保每个学生加入到合作学习中。

六、反思

通过亲身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合而不作”、“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

1. 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课堂上,学生有时鸦雀无声,出现“冷清”场面。有时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用英语参与讨论,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2. 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教师在布置组织小组活动时,没有给学生就所布置的任务以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旦个别小组展示了活动成果,教师就匆匆忙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会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学习容易失去兴趣。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学习篇8

[关键词]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一定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法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习智力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他们不会学习,不会独立去获得知识,这是我们当前课堂中存在的一大顽症。事实表明,学生不会学习,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缺乏学习自信心的重要原因,这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妨碍学生个性发展的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它的心理教育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会了学习,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胜任感、操纵感,产生一种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情感体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正是健康心理与个性的基本特征。

2、会自主学习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欢乐,他们有更强的学习兴趣,更丰富的认知上的理智感。这种自主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好心情、好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学生学会学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思考者和真理的探索者。学生在“亲自”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我效能感和胜任感,这种心理感受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成功者,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走上了心理健康之路。关心他们的学习本领,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就是从深层次上抓好了心理教育。

作为教师来说,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

不要认为只有优秀学生,只有重点学校的学生才能学会学习,似乎其他学生跟得上学习进程就不错了,谈不上学会学习。事实上,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学会学习。事实上,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学会学习,都能不同程度地在不同层次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会全体学生学习,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不同程度的操纵感和自我胜任感,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

只有参与,才能学会。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包办,往往把知识点嚼得细了又细地喂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他们只好中着老师的思路走,逐渐地习惯了依赖,习惯了被动,习惯了学习上的“无助感”,这种状况必然阻碍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健全发展。

3、加强认识方法的教学。

重知识讲述,轻方法传述,是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就要加强方法论的教学。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还应结合自己的教学把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程序、思考问题的策略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通过教学获得知识,也获得认识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布鲁纳提出要“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的观点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其实质主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尽管人们在教学中不必都采用“发现法”,但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深层上学会学习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对学生学习的个别指导。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的教学却太整齐划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学、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这难免成为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模式。改变这一状况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个性特点把自身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在学习中有所作为,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心理与个性品质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1、满足学生思维自由与创新的需要

思维自由与追求创新原本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这也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不同的人,由于经历和思维方式或思维角度上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创新的角度也会有差异甚至完全是一种新的境界。然而,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目的往往归结到能否给出标准的所谓完美的标准答案上。这里,我们无意否定诸多问题答案的唯一性,但是渗透在教材编写中的凡问题都要有标准答案才有学习价值的观念以及考试命题中为了便于评价而只能选取有确定答案的试题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一些可以背诵或有利于“公平考查”的完全确定的知识或规律上。其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不但是师生所做的一切探索或创新并不能得到考查或不能得到评价主体的认可,而且,自由思维或探究创新的做法反而会受到某些势力的讥讽甚至打击。于是,无论老师学生都不得不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规律或内容,至于是否真正理解或者探索或创新一下则往往无暇顾及或不得不放弃。由于学生表达自己想法或想要创新的内在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只是死记硬背别人强加给自己的内容,所以,不但学生自身知识的建构缺乏支撑点,学习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而且师生思考与探索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地挫伤,学习的主动性从何而来呢?

2、创设情景,学以致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改编成小短剧或者是英语会话,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交流。一旦发现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互动交流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意愿去学习英语,这样,被动学习的局面就会好转,学习的动力也比原来大了。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心理需要,期望自己在学习上有进步、获得成功,尤其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学生的要求普遍比较高,学生的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积极稳定情感和愉悦的心情,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的成功需要有强有弱,在对待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环境,甚至在不同时间里,这种需要的强度都不一样,所以有赖于老师的激发。在课堂内,要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动手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开展问题讨论、探究性学习演讲、板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增加表现机会,尝试成功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外,要设计一定的可比性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谁也有一定的成功体验,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要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心理需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刚学习某一方面的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础性的学习内容,需要感知,需要形成基本的观点或看法,教师就要针对学生这样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形式。在章节复习时,学生会产生一些较高层次的学习需要,例如,需要将所学知识归纳提升,需要能解决一些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这时,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或选用教学形式时应与分节学习时有所差别,否则,将不符合学生新的需求。当然,老师教学所针对的学生的知识需求起点也不能过低,应始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需求的层次,也符合认识事物一般规律,学生易学懂,积极性自然高。

上一篇:美在你身边范文 下一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