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与未来发展

时间:2022-09-17 05:15:10

交互设计与未来发展

摘 要 交互设计的本质是以不同的方式跟人产生互动,考虑人的特点和行为,不再是单个产品的设计,而是物联,是多学科的融合。现在的设计方式还比较原始,只追求美观,而不是“存在”本身就非常美好。同样重视设计与技术的重要性,把设计产业化,引领未来交互设计方向,对未来的交互设计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用户体验;简单;技术;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002-02

1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交互设计

1.1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领域是在一个可以设计出行为、情绪、声音与形状的虚拟世界里,创造出更精彩而超乎想象的操作模式。只不过对应的不是有型物体,而是软件,它的学科教育将以一个主观但可以质量化的价值为基准,针对人们对于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与反应,创作出更能满足美学感官且让人感兴趣的设计。

1.2 理解用户体验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就是以人为核心,抓住人性的本质特点,等于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命脉。人性的本质特点很多,其中就有贪食好色和爱慕虚荣,所以大多数产品都是围绕美食、美色、贪婪、虚拟荣誉来设计的。用户体验简单是最好的,简单明了的用户体验能够为用户留出足够的空间,他们会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填充这些空间,从而创造出更和谐更有意义的体验。而复杂的体验是不可持续的,像一款软件,功能越多就越难发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新功能,也越来越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用户也会对你的产品越来越失望,因为增加了体验的复杂性导致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功能,所以必须先理解用户再做设计。

1.3 关键词定位

关键词是定位标尺,准确定位会产生好的设计。例如:现在的WeChat,摇一摇查找周边的人,已经是产品极简的典范,只要提到摇一摇,大家都会想到这个成功的产品。摇一摇符合手机设备操作习惯,而且不会留下搜索记录,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会对未知的东西产生兴趣和渴望,会对极简的事物铭记于心,像Super Mario、Fruit Ninja 、Plants vs. Zombies这类游戏一样,它们简单易用,因此能够为大众接受;用户体验和谐,因此会赢得用户。

2 把握设计与技术

2.1 设计与技术同样重要

许多设计师掌握的设计技能和技术技能是分开的,设计与技术的分家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甚至是设计的流产。因此,设计师掌握技术可以更好的与技术员沟通,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更小的技术成本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2.2 界面设计中人因工程

用户界面,到处都是分散人注意力的东西,哪怕读文章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困难。设计师通常会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但选择过多容易让用户无所适从。界面设计针对品牌主打的用户群体,需要一个稳定的产品性格和视觉表现的VI系统来规范设计。

2.2.1 视觉原则与听觉特征

针对界面设计,视觉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这对于界面设计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

视觉特征: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着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易疲劳,一般先看到水平方向的物体,后看到垂直方向的物体。因此,很多界面图形都设计成横向的矩形;当眼睛偏离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限的观察最优,依次为右上限,左下限,而右下限最差。视域内的主题布置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人眼对于直线轮廓比对于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等。

听觉特征:听觉是次于视觉的一个重要知觉。人耳的听觉本领,绝大部分都涉及到“立体效应”特性。界面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声音的发声位置,尽量让声音平衡,不会造成声音的偏移和不及时。声音的反馈,是人机交互的很好的一个形式,很多设备在操作之后不再有任何反应,这样是不人性化的,充分考虑人因工程,一旦发出操作指令,应该收到反馈。

2.2.2 人机信息交换系统模型

在人机间信息、物质及能量的交换中,人体执行器官向机器发出人的指挥信息。机器被输入人的操作信息之后,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输出,并将其工作状态用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再反作用于人。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整个系统将完成人所希望的功能。

3 设计产业化

3.1 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

国家的创新设计能力已经成了评价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一个没有创新设计能力和强势整合、推广本国资源能力的国家,将在各个领域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于正处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纵观西方发达国家,无不是利用创新与整合能力实现了设计的产业化,推动国家创新产业跨越性的发展。

3.2 关注社会需求,使设计产业化

交互设计应该关注大的社会需求,关注整个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像老龄化,这类的社会问题将带来创意和创业的机会。未来是个性化定制的时代,基于个性化网络定制将会引领潮流;比如,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由美国苹果公司开创的标准化时代,似乎已走到了一个亟待突破的境地。而与此同时,与标准化相反的个性化概念,就应运而生了。个性化定制,特色风格的交互也许是未来的一种重要可能。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不单独在移动互联这一个领域,是任何产品都可以走的一条路。每个人在选择上的差异,给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

4 未来交互方向及目的

未来的交互是物联化的,未来是一个充满智能数据的时代,背景性和空间性的互动将成为主流。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个社会,我们要不断搜集各方面的数据,并将数据变成让客户乐意接受的东西,并且让用户看到数据收集背后的价值,在不断的收集数据的同时反馈给用户。未来的城市将布满数据连接,无处不在的感应器,让城市更具感应性,让每个人都成为数据接收设备,都能收集数据、使用数据和创新数据,在一个智能的社会空间里,每个人都能被更好的服务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Esslinger)著.一线之间(a fine line:how designstrategi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美)莫格里奇(Moggridge, Bill)著.关键设计报告:改变过去影响未来的交互设计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丁玉兰著.人机工程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美)Steven Heim著.和谐界面:交互设计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http:///.

作者简介

李超(1990-),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 下一篇:“良友”十五年心系民生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