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1 00:54:51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范文第1篇

交互设计,是一门定义交互系统的构架与行为的新设计专业,是研究人工制品或系统与其用户或参与者发生交互行为的科学方法。相对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带有“纵向”特征的传统设计专业而言,交互设计则更具有“横向”的属性,因为当我们用“交互”的观察方法去审视上述这些设计领域时,会发现所有的人造空间、硬件设备、软件产品、交通管理、移动工具、可穿戴物品、售后服务等人造系统中,均存在大量的人机交互问题需要我们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交互设计仅仅被限定在计算机、互联网领域是完全不够的,它的最大魅力在于令人造物品由硬体到软体、由视觉到触觉、听觉、味觉均能与人发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创造完美的服务体验。

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提供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令人机交互过程的效率得以增强和扩充,在产品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友善、互动的有机关系,高效地服务于使用者。从交互设计师角度说,交互设计首先要进行用户研究了解特定设计主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如用户的使用习惯与行为模式),继而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以及行为相关的形式,并从可用性和情感因素等方面来评估设计质量。交互设计虽然与系统的界面设计关系密切,但其重点关注的是和系统行为相关的界面部分,着重于提高用户的体验,而不是其他的。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要和许多产品产生“交互”,从定时叫早的闹钟(或提供了闹铃功能的手机和电话机)到热早餐时操作微波炉,从打开电脑或iPad浏览网站、电子邮箱到用遥控器观赏电视节目,从在地铁自动售票机前投币购买单程车票到从ATM机上取款,从用手机播放MP3音乐到途中随机拍下图片后上传至个人的微博……我们已被各种人机交互行为所围绕,在享受良好的交互设计提供的便利服务同时,也会有如下的糟糕体验:当你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的地下停车场,因忽略自己的停车区位而找不到车子而抓狂的时候,当你用电话查询自己的银行账户时,因喋喋不休的录音提示你如何操作而心情烦躁的时候,当你买了一台新的数码相机,一脸茫然地面对使用手册的时候,当你心急如焚地在人行斑马线端头苦等绿灯亮起的时候,当1.80米身高的你在火车站售票窗口,需费力地压迫弯下腰来与窗内坐着的售票员交谈时……你已经在遭遇“交互设计”缺失的困扰了。而展馆地下停车场的指示系统、电话银行的查账系统、数码电子产品的用户手册、交通红绿灯的时长、火车站的售票处都是经过“设计”的、甚至是符合“国标”的。但这些所谓的“设计”均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弊病,忽略了设计的核心价值――与人互动、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

如前所述,交互设计呈现出对传统设计专业的“横向”切割特性,预示着其在这些设计专业中具有被吸纳、融汇与进化发展的广阔空间。交互设计作为一门设计教育的专业,最早始于1989年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CA),由格林・克莱姆顿-史密斯(GillianCrampton-Smith)教授创建了交互设计的硕士学位(初始名为“计算机相关的设计”,后改名为“交互设计”)。2001年,她在意大利都灵省的小镇Ivrea创建了交互设计研究所,专门从事交互设计的研究和教育。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院校已普遍开设了交互设计专业与课程。

但在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中,交互设计则严重滞后一在当下中国内地已有1300多所大学开设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类专业系科、近百万人培养规模的背景下,鲜有院校开设有交互设计专业。与上世纪80年代初“工业设计”由高校引领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交互设计在计算机、互联网产业呈狂飙突进之势时,中国的设计院校陷于集体失语的窘态。

交互设计范文第2篇

用交互设计扮演“玩家互动催化剂”的角色,会涉及到以下三个关键词:玩家定位、行为故事、“可用性”的设计。

关键词一:玩家定位。在网站或软件类功能明确的产品设计中,通常会用到一种定位用户的方式“Persona”。网络游戏同样有Persona,但它不是单独的一个或几个用户角色,而是一个角色树。整个游戏的Persona范围内,每个功能或玩法系统又有着自己的细分Persona。一个玩法上的主要角色,在另一个玩法中则可能变为次要角色或无关角色。

关键词二:行为故事。以娱乐打发时间为出发点的玩家行为,存在着随机性、易受干扰的特征。这里会运用情景故事分析的方式,关注每个交互任务的所处情景。以“好友系统”为例子,可以细分出“玩家发消息给好友邀请组队”、“加临时好友买卖物品”、“战斗中和好友聊天”等不同的行为故事,帮助设计师具体分析玩家需求和任务流程。

关键词三:“可用性”的设计。带引号的“可用性”,涵盖着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标准的可用性“好学、易用、高效率、少出错、主观满意度高”。另一方面则是反其道行之,为创造玩家互动的氛围,可以适当少一些“可用性”。比如,不够方便的传送,玩家需要花时间路上走来走去,却能够让玩家间有更多偶遇机会,能够欣赏其他玩家的风采,感受一个繁华热闹的虚拟世界。

下面将社交型网站游戏的特征与网络游戏进行一些对比分析,以便在社交型的设计中扩展思维。

关系链:社交型网站关系链的特征是可持续,用户可以在同一个网站中与相同的朋友进行不同的游戏。而网络游戏的关系链缺乏这种延续性。一旦一群朋友更换了另一个游戏他们只能通过其他载体延续之间的好友关系,例如QQ等IM软件。

玩家行为:社交型网站的玩家特征是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进行操作即可进行游戏,例如农场的播种,收割之类行为可以分时间段进行。而网络游戏的玩家往往需要持续性地在游戏里呆上几个小时来达成一个行为,如果中断可能会前功尽弃。

交互设计范文第3篇

IT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减少了机械性的劳动,从基本的书写到复杂的程序,都可以通过IT产品完成。而现今社会中,人们在关注技术提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消费品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随之产生的人机交互研究日益成熟。这其实就是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和以人为本的设计,人机交互原理的应用使没有情感的机器与操作者产生更多互动,操作过程更舒适、更自然。

什么是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过程是生产有用、易用、乐用的IT产品的过程。交互设计综合工程、人机和市场方面的因素,对不同用户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现在多数软件的物理交互还是限制在鼠标和键盘上,将来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交互工具以提高沟通效率。那时,不止是计算机,电视、电话以及其他的信息产品都会在内容和物理形态上发生变化。这样我们不难看出,交互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帮助用户实现高效的工作、简单操作、舒适的使用过程。

交互设计在IT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它不仅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和人操作机器的舒适性,还要考虑到平面设计中机器的色彩、操作界面的设计。作为未来IT概念产品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无论在材质的选用、结构的变化、软件的升级、还是在界面的设计上,都让我们感觉到IT产品会对我们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变化。随着人机交互设计受到各大生产企业和设计公司的重视、新的加工工艺的产生、新材料的出现、软件技术的提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拥有目前难以想象的IT产品,让我们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自由的享受美好的生活。

使用交互设计的输入设备

现在我们就以几个例子共同来探讨一下人机交互设计在IT输入设备中的作用。

以鼠标为例,Cocoon光学鼠标追求的是简单与复杂的统一关系,简洁的表面下隐藏着更多的功能,让用户不断地体验惊喜。譬如可以随心更换的硅胶彩壳,使用户有更多选择,可以根据心情更换颜色;可以冲洗的彩壳,让鼠标保持清洁,减少细菌传递,用起来心情舒畅;彩壳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Cocoon光学鼠标简洁的设计语言和简易的操作方式,体现了IT技术与高品质、高技术、高情趣设计之间的平衡,在人机交互方面给使用者随性易用的感受。

另一个例子是V字形鼠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V字形的底面设计,这样可以达到类似于大部分工学鼠标的斜向操作的目的。另外这种造型对于左撇子而言同样适用。为了使腕部获得更好的支撑,它还将鼠标垫与鼠标整合在了一起,从而获得更为舒适的操作感受;为了适应不同的手型和使用习惯,这款鼠标还配有一段可伸缩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它的滚轮也非常有特色,用一个四向的导航按键代替了传统的双向滚轮,这样不仅操作的灵活性大大增强,而且能够避免手指频繁滑动滚轮产生的疲劳。

而Wt鼠标是在目前鼠标过分的应用人机工学原理下的一种反思,与很多鼠标标榜的人机工学不同,wt强调40%的接触面积,并且有流型通风孔。此设计使使用者能进行更加舒适的操作,同时可以始终让手部保持干爽。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IT产品在结构上、色彩上和形式上的变化对用户在使用心理上的重要性。如果说以上的鼠标仍然没有摆脱我们所习惯的输入输出方式,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共同了解交互设计的趣味性,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里展示的是一台桌面电脑(Surface),它既没有鼠标,也不需要键盘,而是通过声音、笔或者触摸进行操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过,要让全球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微软的Surface则直接把桌面变成了电脑。Surface采用了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其配件附有Wi-Fi和蓝牙等常见无线技术设备;具有条形码辨识功能,可以自动辨识手机、数码相机和贴有条形码的物品;可供多人同时操作――最多可供十余人共用,屏幕可分割成多个小屏幕。这可以说是人机交互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

强大的交互式搜索引擎

除了通常的IT设备,网络技术的发展壮大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知识。譬如网络中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使得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减小,速度也大大提高。那么,理想中的搜索引擎技术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来看看这款新颖的概念设计吧,这款产品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塑料板,而实际上它却内置了摄像头以及无线模块,无论何时何地,你只要将它对准需要获取信息的东西,它就能够自动的进行信息比对,返回非常精准的搜索数据。

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时,只要对特定的景物进行取景,即可通过图像搜索技术返回相应的信息,从而帮助你迅速得到想要的信息,而且通过触摸板技术,还可以对该建筑的一些细节部位进行进一步细化的搜索;同时它可以作为“扫描式电子辞典”对陌生的词汇进行搜索,不过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过程都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来进行;它内置的GPS模块可以通过在线地图和Google Earth这样的软件来实现实时定位。有了它,未来我们就不必担心外出会迷路了。

理想的人机交互设计

原先的XO笔记本电脑在伦敦博物馆获得了年度大奖。这款XOXO电脑只有XO的一半大小,它充分考虑了使用者对感官及交流的需求,由铰链连接的两个触摸屏,就像一本书、一片竹简、一块黑板等你需要的东西。颜色采用绿色和白色搭配,但是更轻、更简洁。整体形状就像一个行李箱,无论是携带还是使用都更加方便。

这是Ki-Seung Lee设计的带可充气垫板的概念笔记本电脑,电脑后面有一个充气气囊,以及一个抽拉式的打气机,能够依个人喜好调整电脑的高度跟角度。不但适合用户自主调节电脑的高度,并且有隔热的作用。

交互设计范文第4篇

交互设计的概念与本质

交互设计的概念由比尔•莫格里奇提出并在1990年为其正式命名。交互的目的是以用户为核心。从“目标导向”的角度进行产品设计,了解用户的目的要求,归纳总结信息资源,以信息指导设计行为,实现用户目标。关注交互设计过程中的信息量的设计,才能让你知道要怎么做才能令服务不仅能通过易用的界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还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性需求,如交互、赢得权威和声誉、自我表达和控制信息。

应用认知负荷提供设计策略

人在处理信息,学习规程和记忆细节方面的信息处理能力都是有限的,信息加工所需要的资源占的比例越高,其所导致的认知负荷就越高。同时在现实中,人所面临的中断干扰和最后期限压力往往又是无法预估的,这些都进一步限制了人的能力。所以在交互设计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架构信息资源,将有效减轻用户的认知负荷和信息处理量,以实现降低外在负荷,减少内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使信息的有效传播。

1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的产生与信息的呈现方式有关,当交互的内容对用户当前所从事的活动没有直接关联时,便会产生外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最主要的方法是就最大限度地呈现直接信息,减少冗余信息,称为删简策略。(1)确定优先级别,关注核心内容在交互设计过程中,与了解目标用户的一切相比,对交互过程定活动的深入了解显得更为重要。我们了解活动每一个步骤,了解用户的选择,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选择,以及人们做选择时所扮演的角色。然后辨识用户的什么行为是网站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引导用户进行操作才能持续获得成功。所以交互设计要时刻记住哪些体验是用户认为最有价值,不能以功能的多少来认定产品的价值,应该看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最高优先级目标。以相机为例,主要目的是拍照,其次是使用相机的附加功能。因此第一步必须专注寻找完全满足照相功能的解决方案,其次才满足其余需求。(2)删除冗余功能/信息产品的制造商往往认为功能越多、用途越广,就越符合用户的需求。但产品真正受欢迎,不是因为做的事情多,而且比竞争产品做的好。最受欢迎的产品,往往只是专注完成和优化某个特定任务。当确定产品功能的优先级别后发现,核心只有几个,删除冗余的、令客户沮丧的和残缺的功能,只留下有真正有价值的。同样界面中的小细节可以决定成败,去掉可有可无的选项和分散注意力的口号、花俏装饰,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让用户集中注意力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删除网页中的口号,简化布局,减少广告,精简按钮等。(3)适时呈现依据核心功能衍生的扩展可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若全部罗列出来又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所以这些扩展的复杂功能,一开始隐藏起来,随着用户逐步深入后界面才开始阶段式地展示相应的功能。这就要求有足够的提示和线索,能恰到好处的提示出隐藏功能的位置和功用。而且提示的位置比提示文字大小更为重要,如果提示在用户的关注范围以外,就算再大用户也很可能看不到的。Google翻译(见图1)提供对原文多种翻译选择的功能,但是提示只有在选择单词之后才会显示的。适时呈现要做到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图1Google翻译页面

2减少内在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是由于认知过程中,新的知识结构需要与已有的认知图式整合所产生的,需要被整合的认知图式越多,用户的内在认知负荷就越高。减少图式间的交互活动将有效降低内在认知负荷。Seufert等[4]将内在认知负荷分为两类:受任务复杂性影响的称为“外因决定的内在认知负荷”;受先前知识和结构所决定的称为“内因决定的内在认知负荷”。针对外因决定的内在认知负荷将采用组织策略,由内因决定的采用迁移策略。(1)组织策略①、清晰的视觉层次结构让页面在瞬间明白易懂的好办法就是拥有清晰的视觉层次。一个好的视觉层次结构,能够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对页面进行组织并区分优先级,让用户根据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多个层次的细节信息。例如通过越重要的部分越突出,逻辑上相关的部分在视觉上也相关,逻辑上包含的部分在视觉上也包含等方法,准确表述页面内容之间的关系,哪些内容是相关的,哪些内容是其他内容的组成部分。②、信息可视化按照双编码假设,人以视觉和语词两种编码进行信息加工,但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单独出现,不太轻易把他们联系起来。信息可视化以直观的方式传达抽象信息,使用户能够以视觉形式理解大量信息[5]。基于视觉的搜索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电子商务领域。以eBay为例(见图2),虽然设计师对鞋型的层级分类很清楚,用户心里确未必有同样的分类,他们不一定能按照设计师的预期快速找到目标选项。所以当用户点击eBay女鞋品类的款式分面选项后,页面将不同的女鞋的款式以图的形式进一步呈现细分的款式选项,以便客户快速寻找到所需要的鞋子。图2eBay女鞋品类多面搜索导航“细分款式”(2)迁移策略迁移策略的重点就是尽可能的利用用户已有的知识结构,在相似的使用情境中降低用户的内在认知负荷,建立顺应用户行为的操作方式。①、遵循行为习惯人们一般都希望按照某种特定的步骤做事,打乱这个步骤就会造成迷惑,令人沮丧。因为设计者首先要理解用户的行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的行为。尽可能遵循已有的习惯性流程,明确提示用户处于哪一个步骤,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操作给予指引,降低用户的迷惑感。当设计师绞尽脑汁构想出各种差异性设计的时候,却忘记了从用户本身的行为出发的操作方式才是最省力、有效的。②、尊重自然的行为方式将用户的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设计概念呈现在用户面前,有利于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不加思索”,自然地领会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产品含义[6]。例如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拇指与食指伸展的长度来丈量尺寸,设计师就运用人们这一无意识行为设计了这款电子尺,见图3。指套套在手指上,比出测量的距离,指间尺就能立即显示出长度。这一款崭新的产品让人在无意识行为中完成了要做的事情,整个操作过程在“自然而然”中达到了使用目的。

3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产生于用户在学习某一个任务未用完所有的认知资源时,这时用户便可以把剩余的认知资源用到运用到更高级的有意识的认知加工活动中,这种认知负荷不会阻碍学习,反而会促进学习[7]。设计师可以应用组织策略,在网站地图构建一个综合性符合认知模式规律的导航地图也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寻找到需要的信息。

结语

交互设计范文第5篇

现代交互设计涉及视觉交互、听觉交互、触觉交互、行为交互等,它以产品与使用者建立有机联系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满足目标用户的期望,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户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参与感。交互设计能够使产品变得方便易用,也能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之中,有着情感化、人性化、个性化等特点。比如,用手机接打电话,数码相机、智能玩具、计算机、汽车导航、微波炉等,这些产品都与交互设计密切相关。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类工业产品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各种技术功能的堆砌也使产品变得非常复杂,不利于用户的理解和运用,无法带给预期的操作体验,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认知摩擦”。

此外,许多产品设计将目标定位于可用性之上,产品的易用性、用户体验等不尽人意,也使“认知摩擦”成了极为常见的现象。比如,许多手机进行短信输入时,需要用拼音或笔画输入,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认知摩擦”不仅与生产技术有关,还与产品设计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要解决产品使用中的“认知摩擦”最好就是运用“让机器更智能,让技术更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因为交互设计可以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环境等设计要素进行整体优化,使人造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而为用户创造一种舒适、愉悦、富有美感的生活体验。

二、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虽然交互设计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但是许多工业产品仍缺乏“浓重的情感成分”和“个性完美的体验成分”,与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尚有较大距离。可见,在产品设计中,应树立交互设计理念,将交互设计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实现产品设计的人性化程度。

第一,触觉交互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电子产品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与强大,如果要充分发挥电子产品的这些功能,就必须突破以交互设计来传统产品设计的局限性。触觉交互就是一种全新的交互设计模式,也是容易被直观理解与体验的交互形式。随着触摸技术的发展,触觉交互成了影响用户参与感、情感的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GPS、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设计之中,在电子产品设计领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得触摸屏技术着得未来天下”。比如,美国苹果公司推出基于多点触摸、图形界面、数字键盘的iPhone,带给了用户更直接、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使手机成了有灵性的“生命体”,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而开创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新纪元。其实,iPhone并未创造出全新的技术或产品,不过是满足了用户的交互与体验愿望。此外,微软公司也开发了没有鼠标、键盘的平面计算机,可以通过人的手势、触摸、物品等与计算机发生交互,比如,将牛奶放到界面上,屏幕就会显示出牛奶的相关信息;将银行卡放到界面上,平面就会显示银行卡的相关信息;网上购物时,用手将商品“拖入”银行卡,就能够顺利完成支付。

第二,虚拟现实交互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总是缺少依赖感和归属感,于是,满足用户心理需要的电子宠物、虚拟网络等应运而生。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以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技术等为基础,能生成视觉、听觉、触觉等虚拟环境的交互技术,用户可以借助设备与应拟环境中的对象发生交互,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环境。比如,微软公司的“ProjectNatal”就是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典范,该产品设计将深度传感器、多点阵列麦克风、定制软件、RGB摄像头等技术融于一体,能以3D方式追踪身体动作,能够带给用户逼真的3D游戏界面体验,从而加强了产品与用户的情感互动。

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交互设计成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此,应积极探讨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以提高产品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程度,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

交互设计范文第6篇

混沌的现状

作为一门学科,交互设计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和方法,不过现时的状况却是百花齐放背后的一种迷茫,有时甚至是利益驱使下的跟随潮流。很多公司虽然已经有了交互设计团队,很多院校也开设了或者正在筹备交互设计专业,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难定义或者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一时间,似乎任何与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设计都可以挂靠着交互设计,其中包括网站设计、图形界面设计、实体界面设计、动漫、游戏设计、信息设计等等。的确,交互设计有它的交叉性,不过这不应该成为防碍我们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认识、定义、并实践交互设计的借口或阻力。

交互设计作为正式的研究方向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是以人机交互(HCI)的形式出现的,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使计算机和其他新兴的数字产品能够为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接受。这里之所以用了“消费者”而不是更常见的“用户”的概念,是因为早期的人机交互研究的确承载着普及计算机、实现科技为商业服务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苹果电脑和90年代Window操作系统的成功都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开启了整个PC行业。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人机交互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点,综合了计算机、行为科学(心理学、认知学、交流等)、设计(造型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了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开发,秉承了传统科学的严谨作风,注重研究和科学的评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交互设计的思想不断地影响着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或造型设计”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出现了第一个正式以交互设计命名的学位课程。在实践领域,IDEO创始人之一的比尔莫格里奇在推动交互设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交互设计》一书也常常被人关注和参考,书中收集的案例让不少人对交互设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有趣的是,在这本书发行刚刚两年后,比尔・莫格里奇在网上又掀起了一阵“交互设计已死”的热论。在和他本人交流的过程中,他的解释是交互设计作为一个学科所承载的主要任务,即培养用户界面设计人才,已经不再紧迫,因为新一代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是数字产品的资深用户,现在的工业设计或者视觉传达设计也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人机交互的问题。比尔・莫格里奇认为在这种前提下专门培养交互设计人才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体验设计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新兴事物。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在《交互设计》一书对交互设计的定义。书的前言中这么说:“交互设计是‘关于’通过数字产品来影响我们的生活,包括工作、玩和娱乐的设计。”难道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还有室内设计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么?难道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还有室内设计就不关心或者不可以接触数字产品么?而且,这个“关于”似乎也反映了作者尚不清晰的思维。按照这种定义,不难理解为什么莫格里奇说:“交互设计已死。”

再看一看人们常常提到的iPhone,大家都认为iPhone是交互设计成功的典范,却又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描述出iPhone的交互形态或者它有别于其他手机交互的特点。很多交互设计师甚至不能找到合适的语汇去表述和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交互设计”成果。也很少有人从设计方法上根本区分交互设计和传统的工业设计,似乎都离不开所谓的用户调研、定义产品机会、头脑风暴、草模、用户反馈和评测等等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并非交互设计所特有,这也从方法论的角度造成了人们对交互设计的模糊认识。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来,交互设计尚没有被广泛的理解,没有成熟的方法论和专业术语,同时也缺少相对合理的标准。而且这种现象不单出现在中国,它是世界性的。交互设计尚没有瓜熟蒂落,更没有死,至少短期不会。

从物到行为的设计

不管是设计师还是普通用户,有了自己的iPhone之后都一定会向朋友和家人演示其中的种种界面,从滑动开启、图片放大、自动转向、iPod里面CD唱片的翻转等等。再回想一下摩托罗拉v3推出时的情形,从公司自身到设计师再到用户,都曾津津乐道V3薄薄的黑色金属翻盖式外形,随后推出的V3保持了原有的造型,又引入了不同的色彩。这个看似平常的现象,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交互设计的重要线索。人们描述V3的时候都着重描述它作为器物的形状、尺寸、结构、色彩、质感等:另一方面,几乎没有人试图描述过iPhone物的属性,而是选择去演示某个事件,譬如说浏览图片或播放音乐。对iPhone和摩托罗拉V3的不同描述,其实从根本上揭示了交互设计的本质。交互设计改变了以往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或者空间设计中以物为对象的传统,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设计的对象。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理查德・布坎南教授就清晰地定义过交互设计,“通过产品(实体的、虚拟的、服务、甚至是系统)的媒介作用来创造和支持人的行为”。遗憾的是,虽然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了交互设计的对象是人的行为,而且这个定义也成功地指导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交互设计学科的发展,不过似乎这个定义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很多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用户界面,也就是媒介的影响上,而忽略了设计对象的本身。

单纯从字面上看,“交互(Interaction)”是因为有了“动作(Action)”和随之而来、相应的“反馈(Reaction)”才形成了一个交互的基本单元。这里的动作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行为,当然也就有了执行动作的人、完成动作的工具(可能是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能是外在的媒介)、行为的目的、以及行为发生的场合。暂且把人、动作、工具或媒介、目的、和场合界定为交互设计的基本元素。动作作为其中的一个属性在这里做了简单的分解,并特别强调了动作的进程,因为交互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设计一个相对理想的程序让人顺利地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讲故事”常常成为演示交互设计成果的方法。鉴于此,从事交互设计所要了解或者掌握的基础就一定不只是类似于“三大构成”的传统造型基础。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交互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人,就需要了解心理学和社会学;要了解人的行为和行为的动机,也需要了解心理学,同时还要了解人如何接受、分析、处理、沟通信息,并把信息转化成行为的认知学和交流学;因为动作的执行往往需要媒介的支持,所以还要了解软件和硬件的相关知识。

交互设计的语言

交互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发展自己的语汇是必不可少的。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8n)教授的著作从心理学角度为交互设计的标准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参考。这里想用几个简单的例子从定义交互的角度来说明发展交互设计语汇的方法。

在工业设计里,针对物的某一属性往往会有相应的描述、比如说翻盖式和滑动式是对手机结构属性的描述,光滑和粗糙则是对质感的描述。在交互设计里,同样需要有丰富的语言去表述诸如动作的发展、动机和感情等因素。在这里,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去发现或发展这样的交互设计语言。当需要严格按照一个事先设定好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渐进式交互。进入某个网站、登录个人邮箱、收看新邮件、点击回复、文字编辑、点击发送、最后退出就属于类似的渐进式交互。另一种情况下,动作的进程则可能是往复式的,比如说网上购物,浏览、把想要的放进购物篮:再浏览、再把更多的想要的货物放进购物篮:直到整个购物选择程序的结束。还有很多的时候,动作的选择是随机的,比如说浏览某个新闻网站,一般来说,你会点击自己即时感兴趣的条目,并随时有可能另外开启新的窗口、退出或切换。这也就是所谓的随机交互。

交互设计范文第7篇

交互设计中的视觉因素要符合交互产品的交互性,在交互设计流程中优秀的视觉设计能精确与高效地传递信息与任务,从而能够清晰地表达交互意图。

关键词:

交互设计;UI;草图设计

如果交互设计中视觉设计的标准只是“美”的视觉效果,那么设计师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采用什么样的视觉元素来表达完全出于设计经验与所谓的“感觉”,而衡量设计是否够好的标准仍旧是“感觉”。要脱离这个窘境,就需要设计师回到理性中来,认识到视觉设计工作是针对目标用户来表达内容,采用什么样的视觉符号是出于对用户的分析和内容表达的需要。如同教师讲授课程,干巴巴地念书面稿可以完成内容讲授,但教学效果差,如果能将课程内容辅以清晰的图表等方式进行视觉化表达,学生往往会更受用。在交互设计的流程中,视觉因素要适宜整个交互设计并被包含于交互设计的结构中,才能够做出符合受众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产品。

一、交互设计草图的视觉因素作用

在交互设计初期,视觉因素以交互草稿等形式,在设计过程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它以草图、视觉符号、视觉形象的方式表达着设计师的意图。首先,草图的视觉因素具有记录构思的作用。即对构思的整理、推敲、记录。在交互设计过程中,交互产品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符号,必然具有符号学的一些特征,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讲,其所设计的交互设计草稿图中的符号总显示着某种意义,代表了设计师当时想法的流露和灵感的迸发,总与交互的意义形影不离,一系列符号构成了设计师的整个思维过程。其次,草图的视觉因素具有表达性的作用,即将自己的构想传达给第三者,让他人理解你的创意。绘制交互设计草图是为了让客户及团队理解交互思路,能够以草图形式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它是设计师与团队及客户之间的桥梁。再次,草图的视觉因素可以表现最终交互产品的视觉风格定位,虽然初期视觉草稿不能完全表现最终交互产品效果,但对最终视觉风格和形象都有了准确定位。初期并不完善的视觉设计因素的绘制为交互产品视觉和交互性的深化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为交互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和细节处理打下了基础。用户研究阶段的视觉草稿表达能够快速记录下设计师的想法,而且还能不断刺激设计师产生新的想法。

二、交互设计视觉因素表达交互意图的方式

在交互设计中期阶段,此时的视觉设计要符合交互产品的交互性。在交互设计流程中优秀的视觉设计能精确与高效地传递信息与任务,从而能够清晰地表达交互意图。此处的清晰意为清晰的视觉引导和引导元素的精准性。视觉设计能够在交互设计中以科学的视觉语言方式,自然而又清晰地规划出视觉路线,来引导使用者进行流畅地检索和阅读。同时,以图形、符号、色彩等因素给予交互画面或外观以强烈的美感。从而达到吸引用户进行交互并能够帮助用户顺利完成交互。在交互设计的流程中视觉因素要基于三个交互基本要素而设计:

(一)交互对象,用户的非专业性。研究交互对象首先要研究用户活动,因为交互对象是用户活动的直接反映。研究用户要坚决杜绝凭空想象,专业人士拥有的知识构架和审美水平,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特别是交互设计人员,属于专业用户,普通用户难以理解的交互符号和繁琐的交互步骤,可以被他们轻易掌握。他们的专业技能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普通用户也不能推理出普通用户的认知。所以我们的交互视觉设计一定要符合普通用户的要求,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的偏差,都有可能影响用户体验,交互对象的视觉设计应该在交互框架下能够辅助用户交互并且在视觉上具有相适宜的美感。

(二)动作,产生事件的交互操作过程称为动作。动作作为产生事件的交互操作过程,完全由用户引发,是交互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视觉设计在交互动作中应该以视觉因素引导和提示的方式给予用户交互方向的说明,并且通过符号、图形、颜色帮助用户方便而满足地完成交互。

(三)事件,用户与交互对象产生动作即交互时产生的操作结果称为事件。事件作为用户与交互对象交互产生的操作结果,要符合客户的期望,用户通过动作使交互产品产生某一特定事件。当这个事件跟用户所期望的相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时候,用户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就是交互中良好的体验,而交互产品反映的事件与用户所期望的结果不同时,用户就会产生挫败感。在交互设计流程中事件通常以反馈信息或者进一步动作提示的形式把动作结果反馈给用户,所以视觉形象在此时要清晰地表达出反馈结果或者进一步引导和提示用户交互。

三、交互设计后期视觉因素的整合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在交互设计实施阶段,视觉因素整合作为交互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尤为重要,此时应该以交互性为前提,把不利于交互产品易用性的不易表达的视觉因素舍弃,使得视觉因素与交互功能完美结合。而我们的最终交互产品也要求是能够美感与交互易用性兼顾的交互设计产品。

四、视觉因素在交互设计流程中的重要性

优秀的交互设计就像婀娜的舞者,用美丽的线条(视觉因素)和轻盈的舞姿(交互性能)诠释形式的美感与精神的表达。没有人愿意看到臃肿演员跳芭蕾,不是因为臃肿的“丑”,而是因为与内容的不适宜。同样,对于交互设计而言没有丑陋的视觉设计,只有与交互性能不适宜的视觉设计。事实上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是通过封面,判断一本书的质量;通过外观,判断一家餐馆的档次;通过视觉设计判断一家网站的好坏。如果访问者正在寻找精美的服饰或儿童玩具,他们或许不会在一家满眼望去都是灰色调,视觉设计不鲜明的网站上花费时间。我们设计师努力提升访问者的体验,并不是放弃可用性的标准,我们设计师一直在谋求利用交互设备的独特性,刺激、吸引、愉悦访问者。出色的视觉设计,能够赋予意义,提供语境,唤起情感,能够让更多用户在与交互对象交互中体验到更多满足感。VR技术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对人的因素的不断重视,使人机交互更接近于自然的形式,使用户能利用日常的自然技能,无须经过特别的努力和学习,就可以让认知负荷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这就更需要交互设计中视觉因素的不断发展与补充,形成以视觉通道为主的各种感觉通道结合的交互发展方向。在VR技术更加成熟的明天,交互设计的视觉因素会因为其他感觉通道的加入对交互设计师形成新的挑战,交互设计师唯有以用户为中心,探索符合人心智模型的交互视觉表达方式,才能跟随交互技术革新的步伐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库帕.交互设计之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交互设计范文第8篇

自1990年比尔?莫格里奇提出交互设计概念以来,交互设计不断被人关注并展开深入的研究。交互设计(InteractionDesign)的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斯坦福大学教授TerryWinograd认为交互设计“是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使用环境的共存以及交互场所与空间的构建;《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的作者Preece等人认为交互设计是“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强调的是设计结果;享誉全球的认知心理学家DonaldA.Norman在他的《设计心理学》书中讲交互设计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在于设计的产品应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即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用户能感觉到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由于人和产品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所带来的,具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强调使用产品带来的用户体验。上述不同表述说明了人们对交互设计概念理解的差异,但也存在着目标上的共同点,即交互设计真正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从用户角度来讲,可以认为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并且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互动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2交互设计在前沿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尽管交互设计理念在当前许多产品设计中会被不自觉的使用,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大多数产品开发并没有上升到具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与“很个性完美的体验成分”,要真正实现产品的人性化,必须加强交互意识,自觉运用更能实现人机一体化的交互设计方法。

2.1触觉交互在前沿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触觉交互是一种人们最容易直观理解和体验的新兴的交互形式,在当前产品设计中倍受亲爱,然而触摸技术却影响着使用者的参与感和情感交互程度。因此有人在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设计领域主张,“得触摸屏技术者得未来天下”。电子产品市场中,众多品牌每年都会推出各种触摸屏手机,iPhone却引起了轰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苹果公司率先将更为先进的“多点触摸”技术应用到了手机上,让使用者更加舒适方便。iPhone开创了移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与用户的交互方式,还有其使用功能。而微软用了6年时间研发的平面计算机(SurfaceComputer),则是对电脑进行了一个彻底革命,微软的第一款平面电脑,没有鼠标键盘,是触控技术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的先兆。通过人的手势\触摸和其他外在物理物来和电脑进行交互,改变了人和信息之间的交互方式。

2.2虚拟现实交互在前沿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是使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应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等同亲临于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作为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E32009大展上,微软公布了“Natal”计划。通过一个集成了各种感应组件(包括摄像头、深度传感器、多点阵列麦克风以及一个可处理专用软件的处理器)的装置,用户可以用头、手、足、躯干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从而更酣畅地投身于虚拟世界。这样的“人性化”人机交互方式将带来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可以应用到诸多其他工业产品中来加强产品与人的情感交互,发展前景广阔。

2.3交互设计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以上是对触觉交互和虚拟现实的交互方式在世界高端产品中初步运用的分析。实际上,这些产品只走进了少数人的生活,构成人们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大多数产品在上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甚至还没有开始,人们的生活距离情感化的人机环境还很遥远。但通过分析理解,我们不难看出,产品设计者对于一种完美的用户体验的不断追求已经预示了未来的产品设计方向。这种追求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因此,交互设计在未来必将成为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最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3交互设计的未来展望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是作为面向对象编程和个人信息产品的先驱者,天才大师AlanKay的名言。事实上,未来的交互设计我们现在已经在创造了。随着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微型处理器、传感器将置于很多的机器中,交互设计的任务则是将这些机器设计得更加贴近人,使人愉悦,达到人机和谐。未来的交互设计将走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010年3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10中国人机交互研讨会上,谈到下一代人机交互何时到来,James认为未来的交互是“跟计算交互,而不是计算机。”微软强调两大转变:第一,电脑收集输入资料(input)的方式转变。从以往主要用键盘和鼠标输入,转变成除了传统方式之外,以手势、触控、感应等输入机制辅助。第二,电脑从现在被动地听从我们的指令行事,转变成电脑会依据预设标准(presetcriteria)代替我们行动。这意味着交互的过程智能化,产品更加人性化,产品可以随着用户的交互而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判断人的意图并作出合适的反应。

交互设计范文第9篇

1交互设计简介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HCI)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且对这些方面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2]。狭义地讲,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产品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概念,其定义已经延伸到所有需要与人进行信息传递即交互的产品。这里的“机”不再是计算机,而是更多的需要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其预定功能的工业产品。这样的人机交互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使用手机发短信息、电磁炉加热食物、遥控器调节空调温度、DVD播放电影等。人机交互过程见图1。用户对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后,通过不同的输入方式(按键、语音等)与产品进行信息传递,后经产品相应功能的处理后,由产品的输出模块(图形、声音等)输出给用户提供任务完成的反馈,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交互过程。人们使用产品就是与产品进行交互,其交互过程必然伴随着一系列交互行为[3]。

交互设计指的是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研究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观元素的设计和定义。具体地说,交互设计就是关于创建新的用户体验的问题,其目的是增强和扩充人们工作、通信及交互的方式[4]。由于交互设计最初缘起于人与计算机或含软件产品之间的交互设计,因此,一个容易出现的误区是认为交互设计仅是对软件交互界面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交互设计思想的主旨在于它是对用户如何使用产品、使用产品时将获得的感受和与之相关的产品形态的合理预期与设计。交互设计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造型,或是关注产品的功能、内容和内涵,而是主张“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1]”。其重心是以产品用户为中心,对用户使用产品时所发生的行为进行研究和规划,进而影响用户使用产品时的状态,使用户获得更佳的产品使用体验。

2交互设计思想在工业设计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目前,国外交互设计思想和交互式产品设计已不再囿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软件产品,正向有形的实体产品设计与开发领域渗透[5]。Moggridge所在工业设计公司IDEO采用的所谓“情境设计法”正是脱胎于交互设计思想,而IDEO公司工业产品设计领域非常宽广,绝不仅限于计算机相关或含应用软件的产品。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加拿大的西蒙菲莎大学和瑞典于默奥大学等高校,都在开展交互式产品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有的还设有交互设计方面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多集中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5]。

采用交互设计思想的设计效果斐然,与此相关的研究将成为热点。交互设计师作为一项新职业已经在职场舞台上崭露头角,但目前担任此项职位的人员专业背景多为计算机、工业设计、心理学甚至广告设计等专业。随着此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开设交互设计课程及专门交互设计专业的高校肯定会越来越多。

交互设计思想在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交互设计思想将贯穿工业产品开发设计流程的始终,成为工业产品设计系统架构的重要环节,并打破工业设计开发时惯常的仅从用户需求满足、产品功能完善、工程制造技术提高、造型设计美化等角度出发的窠臼,从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使产品使用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使用产品完成想要达成的任务。交互设计优秀的产品见图2,苹果的iPhone就是一款采用交互设计思想设计的优秀产品,其产品造型简单,但用户体验极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iPhone操作系统提供了非常出色的界面设计和操作体验,这种设计参照了大量用户已经积累下来的“认知”和“习惯”的研究成果,用户拿到手上可以很快知道如何去用,使用过程简单顺畅,而且没有学习障碍。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特点和应用场合,iPhone都能找到合适的应用程序迎合用户需求。

3交互式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

3.1交互设计思想的导入

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学科背景的工作人员密切协调合作才能完成。工业设计历经了100多年的发展,经过众多的产品设计开发与设计管理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

现有系统的架构从人员的组成来看,主要包括设计委托方、设计管理人员、工业设计师、制造工程师、市场研究人员、产品用户等。设计委托方提出项目目标;设计管理人员进行设计计划制订与人员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用户需求、市场现有相关产品的分析、产品生产后的市场推广;工业设计师负责产品的构思与设计;工程师完成产品的生产与制造;产品用户提品使用后的意见反馈。他们在这个系统中各司其职,构成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

从工作流程来看,现有的系统主要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入手,研究不同人群对现有产品的要求,由工业设计师针对此需求提出多个设计概念,从这些设计概念择优形成相应的产品,制造完成经测试后推向市场供人们选购。

可见,现有的系统主要是从满足需求和工程制造的角度进行产品的设计。尽管用户使用此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但用户在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完成预期任务效率的高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此系统中导入交互设计思想。如前所述,交互设计解决设计问题的核心思路是以产品用户为中心,对用户使用产品时所发生的行为进行研究和规划,交互设计思想的导入可对工业产品设计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交互设计实质上也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其组成元素包括人、人的行为、产品使用的情境和支持交互行为的技术[6]。调整后的基于交互设计思想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不仅研究和关注用户需要什么产品,如何实现相应产品的功能,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这些产品,更关注用户如何使用这些产品,并设计规划好用户使用此产品的方式,使其以高效的方式在愉悦的心情下使用产品。此基于交互设计思想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不仅适用于计算机产品及软件产品的设计,还适用于所有供人使用、有形的实体工业产品的设计。

3.2产品设计部门组织

不同的企业和设计机构,其产品设计部门的组织都会有所不同。如家电企业多有自己的设计中心或设计部,汽车企业按照车型的差异分不同设计分部,工业设计公司则多组成若干个设计团队以完成不同的设计项目。不论部门的形式如何不同,部门的组织离不开人员,交互式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其产品设计部门组织架构中,交互设计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交互式的工业产品设计系统可采用以下部门组织形式,即由设计实务部门、设计服务部门、设计管理部门组成[7]。设计实务部门主要由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制造工程师、人因工程师、心理学家等组成。该部门主要进行产品的概念提案、造型设计、交互设计、结构设计、制造跟踪及产品测试等工作。设计服务部门主要由信息搜集人员、市场研究人员等组成。该部门负责对市场需求、现有同类竞争产品进行调查、资料搜集与整理,提供各种设计实务部门需要的产品样品、图纸、市场相关数据信息等。设计管理部门主要由设计管理人员、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员组成。由该部门保证设计项目的顺利进行,包括设计人员的人事管理、项目进度的管理、组织多部门参与的设计会议等。

3.3基于交互设计思想的设计流程

基于交互设计思想的设计流程以用户需求为发端,以交互设计思想为核心,以设计以人为本的产品为目标,此设计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了解用户需求。这个阶段主要由市场研究人员、交互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完成,研究产品用户的具体需求,定义新产品的特点,明确用户人群特点,构想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情境。(2)设计概念提出。此阶段由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完成,将对用户需求的研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概念,择优进入设计原型建构阶段。交互设计师重点关注产品交互界面与交互方式的设计,工业设计师则解决实现交互界面与交互方式的硬件设计问题。(3)设计原型建构。此阶段由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工程师完成,将设计概念变成含相应软件、硬件的实体产品设计原型。(4)对原型的测试[8]。

对产品原型的测试主要由交互设计师、实际产品用户来完成,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和改进建议。(5)产品修改定型并制造。此阶段由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工程师完成,根据测试报告,对产品进行设计变更与优化。可再次进行测试、修改后定型并制造。

4结语

交互设计范文第10篇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从交互设计的过程出发,阐释出交互设计的本质:在人与产品、服务或系统之间创建一系列对话并以实践来做为检验交互设计优良与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交互设计;需求分析;实践检验;实践观

1.什么是交互设计

首先我们要诠释“什么是交互设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设计将会有不完全相同的解释,现用哲学的角度探讨交互设计的问题。首先解释“设计是什么”。我们把设计解释成两点:第一点,辞源中的解释源于典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酖毒,重相设计。”第二点,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交互设计则是在人与产品、服务或系统之间创建一系列对话。交互设计师需要首先进行用户研究,做出精确的用户画像,并从可用性、易用性及心理满足程度等方面来评估设计的质量。

2.交互设计与需求的关系

首先理解设计的内因是什么,其实设计的最基本动因是源自于人类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解释的:“物质需求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有关的需求,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精神需求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求,对文化的需求,对审美与道德的需求等。”而交互设计的范畴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物质领域,更深入到我们的精神领域。突出的表现是在互联网领域,基本的适用需求远远不是交互设计的目标,满足用户在浩如烟海的数据海洋中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设计与需求的关系:需求是设计的起因,设计是需求的满足过程,两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交互设计所探讨的则是如何在人与电脑之间设计出一种互动的架构,让使用者能有效率的操作器械与硬件设备互动。

2.1需求是设计的起因如果说人类需求是设计的内在动因,是一切设计的基础,那么设计就很大程度上依赖需求的存在与发展的水平,并且能够根据需求的多元化来准确地判定一个设计的完整流程。交互设计有四种基本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流程为中心的设计,系统设计和天才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简单的说,就是在进行产品及系统设计、研发、维护时以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感受为出发点,围绕用户的基本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设计、系统开发,而不是让用户被动的去学习及适应产品。不管产品的使用过程、信息的基本架构还是人机互动的方式与流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都时刻围绕用户的使用习惯与用户对产品的基本需求。反过来,只有通过基本的交互设计,人类的需求才能够得到相当的实现与满足,设计的内容越是人性化,人类可继续发展的需求被挖掘的可能性就大。但同时,相反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我们有时不得不承受自己周边各种不好的交互设计的折磨,大量的交互设计的问题正待解决,例如,当你:在使用杂货店的自助售货设备购买时耗费了半个多小时一无所获。当汽车无法启动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等公共汽车时,不知道下一班车何时会到。因此,需求的就是交互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与基本适用要素,交互设计就是保持与挖掘需求的重要前提。

2.2交互设计是人类需求得到实现的重要过程交互设计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实现的外在表现形式。几乎每一个交互设计活动,都会在它满足一定基本的需求之后,又会挖掘出新的需求。比如,以摩尔系数发展的电子产品设计,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人类对产品新的功能的需求,移动电话刚刚出现的时候,仅仅能够拨打接听电话,随着即时通讯的发展,可以接收各类短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意识的提高,网络浏览以及与人即时沟通成了刚性需求,手机从形状操作系统上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切的推动因素,都是在它满足一定范围的需求之后被新的需求所游离出来。

3.实践是检验交互设计是否适用的重要标准

“马克主义实践观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依据”。交互设计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交互设计师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互动设计是否适用于易用。一件好的交互设计作品离不开以下过程:(1)用户调研:在用户调研阶段,交互设计师需要详细调查了解用户及其对作品使用的场景,以便对最终作品有基本的了解认识,这是后继设计必不可少的基础与前提。(2)精确创建用户画像:基于用户调研得到的用户行为模式与产品使用场景,设计师需要创建用户故事或者storyboard来预想设计中产品将来可能的形态。(3)创建交互细节:交互设计师,尤其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师,往往使用AXURE来描述设计对象的功能和行为以及产品的交互方式。(4)原型开发及前期测试:交互设计师通过原型来测试其前期的设计方案,同时对原型进行不断的修正与优化。(5)产品实现:产品的实现阶段,交互设计师需要严格把关,精心指导。务必确保方案的实现严格忠于前期设计;同时,也要做好对产品进行优化的准备。在整个的设计流程中,主观能动性与对用户需求精准的洞察是必不可少的。一切设计都离不开生活的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量着设计师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离不开以下几个维度:产品的可用性、易用性以及用户满意度,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对特定用户而言,产品的易学易用程度、用户的粘性、用户在产品体验前后的整体满意度对比等。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精神需求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应的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我们进行交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与检验标准,不停地在实践中检验交互设计,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人们真正需要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产品。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B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4]莫格里奇著.关键设计报告:改变过去影响未来的交互设计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孙梦媛;臧锐《.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过程》.中国包装工业,2015.3.

上一篇:平面设计毕业范文 下一篇:创新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