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生提取区域图隐性信息能力偏弱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9-17 03:13:53

例谈学生提取区域图隐性信息能力偏弱的原因及对策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核目标之一。高考试题信息分为显性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直接由地图语言(图例、符号等)直观地表示出来,而隐性信息则是隐藏在题干、选项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才能获取。但教学时,往往局限于“看图说话”,只对图像中的一些显性信息进行介绍,而忽视对隐性信息获取方式的指导,导致学生存在思维缺陷,缺乏提取区域图中隐性信息的技能。在读取区域图中的信息时,容易遗漏解题所需依托的隐性信息。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意识不强,导致不擅揭示图像隐藏信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命题者往往利用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关系隐藏信息。根据整体性原则,可以依据区域图中的图例、注记、比例尺、分布、标志性事物等信息,结合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推测特定地理事物的存在。

【例1】(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卷Ⅰ)

(1)据图1所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根据整体性原则,该题要透过铁路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推测地形及气温的分布特征。学生要能够从“甲城市所在区域的铁路与河流分布一致”,这一信息推导出该区域为山区,“乙城市所在区域的铁路、河流密布,且铁路与河流的分布不一致”,由此可推测该区域是平原。再结合两地纬度相差不大,甲城市又位于河谷地区,南北两侧地势较高。由此推断甲城市受北部地形阻挡作用,冬季风影响较弱,所以冬季气温较高,乙城市由于北部是平原,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所以冬季气温较低。然而多数学生未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入手,依据图像中经纬度、城市、河流、铁路的分布,推导出该区地形与气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是采用强记区域知识的方式生搬硬套。多数学生采用以下路径解题:“先进行区域定位,即根据经度和纬度判断甲位于汉水谷地,乙位于黄淮平原,1月我国大部分盛行西北季风,甲城市位于秦岭山脉南坡,受地形影响,阻挡冬季风,冬季气温较高,乙城市位于平原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高考试题一般不会直接考查地图所呈现的表面知识,而是考查图示区域内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具体的区域仅仅是作为试题情境的思考对象,提供问题素材或知识载体,其主要考查目的在于材料所反映的地理事象背后所蕴含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判断和分析区域图所承载的信息是学生地理素养的基本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穿系统论的思想,把每一个知识点和相关要素整体联系起来,指导学生熟悉每个知识点在学科体系链条上的位置,理解每个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的功能。具体操作上,可以采用将材料中的每个显性信息作为一个支点,向外发散形成知识树的图示方式,梳理各种地理要素的逻辑联系。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学会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的整体分析法。

二、时空意识不强,导致无法提取非常规信息

空间尺度不同,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地理原理的因果关系就不同。同样,“地理现象只是地理过程‘时间断面’上,某一时段或某一环节的具体表现。”在审题时,需要对题目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时空属性的分析,并依据不同时空特征提取信息。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注意到不同尺度所表达的地理事物的侧重点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事物特征不同,导致机械、片面地看待地理事物,造成无法准确提取图中的非常规信息。

【例2】(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图2)资料,回答第(2)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2)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按常规逻辑,依纬度分析,图中攀枝花纬度比昆明高,温度应该比昆明低,依地势分析,图中显示攀枝花又比成都高,气温也要比成都低,但事实却相反。这导致多数学生只能根据攀枝花所在的纬度位置较低说明1月气温较高,却无法回答为什么比成都和昆明都高的原因。这说明学生未能从不同的时空组合去分析,既关注到在大尺度a图中各个地点的关系,又关注到在小尺度b图中攀枝花独特的地形位置。同时注意到1月份我国受冬季风和太阳高度角较小以及昼长较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普遍低温,且南北温差大。据图可知,攀枝花北部有海拔较高的山地, 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且攀枝花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而成都地处平原,昆明地处高原,所以冬季气温均比攀枝花低。

区域因所处空间位置和发展阶段不同,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学生要把时空联系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身经验,不仅要构建静态的空间心理地图,还要形成动态的时间心理地图。课堂要从指导对课文知识的记忆,对知识点的背诵和对有限区域特点的复述,转换为指导学生自觉地用时空观看待地理问题,养成运用不同时空尺度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图文信息,辨析区域的时空信息,训练学生在分析不同尺度空间地理特征时,会自动检索是否存在大尺度空间地理特征与小尺度空间地理特征的叠加效应,在分析某一时段地理特征时,会自觉考虑该时段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位置。

三、图文转换意识不强,导致难以将文字材料与图中信息匹配

高考命题不是因区域而设题,而是因设题需要而选择某一具体区域,即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不是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如何应用地理原理解释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借助区域图中的图例、等值线、数据等地图语言,对文字描述的现象进行解释,需要学生通过将文字含义与图中信息建立互相论证的对应关系。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直接将书本、学案材料中的固定答案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从图文资料中分析概括出地理特征的真实体验和感悟,因而不能依据题干的提示与要求,将材料与图表进行匹配。

【例3】(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第(3)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如图3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3)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根据题干描述,只要满足“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三个条件就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图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因此要解释“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只要学生利用图形寻找这里是否满足形成沙丘的条件即可。从图中可以读出:该处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说明沙源来源丰富,M地西侧为水库,水流速度慢,上游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淤积较多;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季节该区域水库水位下降,河床, 又位于著名风口位置,多大风天气; 再结合图中水库、M处和H处的相对位置,可知M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有利于风沙沉积。但由于课堂上,教师只是依照教材,介绍当风、河流等搬运能力下降时,泥沙就会沉积,形成新月型沙丘、河漫滩、三角洲等地貌,而未引导学生反推某处形成沙丘的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依据图中信息进行逆向思维。

解释地理现象是地理学科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解释地理现象已成为考查地理学科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必要内容与方式。以具体区域为主要载体,用区域地理的事实材料,考查理解与运用地图语言的能力已成为新课标试题的重要方式。教材中的正文大部分以结论形式出现,大多都能运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探究得出,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图表,引导学生采用顺向和逆向的思维方式进行图文互证,利用图像信息验证教材中的结论,利用文字叙述说明图像背后的地理规律。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好题一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