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成功于侥幸

时间:2022-09-17 01:50:09

烛之武退秦师,成功于侥幸

先秦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被列入文言文重点教学篇目之一。故事的主人公烛之武是一个从国家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大智大勇、临危授命、救国于倒悬的成功的说客形象,他在国家利益和个人恩怨存在矛盾需要做出选择时,毅然决然地选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他的深明大义让人感动,他口若悬河的辩才让人折服,从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舍己救国的献身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抛头颅洒热血。但笔者认为他虽然是个成功的说客,但是,他的说辞是不严密的,是缺乏说服力的,他说的道理是经不起读者斟酌的,笔者粗浅地认为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成功了,但成功于侥幸抑或“天意”。

如果站在秦国当时的立场上考虑,笔者粗浅地认为:

(1)秦国和晋国联合灭掉郑国,对秦国肯定是有利的。烛之武在说服秦伯时,先以退为进,假装客套,让秦国君臣在还没有取得胜利之前就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麻痹了神经。接着,他打出第一张牌:声称灭掉郑国对晋国才有利,对秦国并没有好处。但笔者认为他的这个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自古以来,“弱肉强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也是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则的。秦国和晋国两强凌一弱,郑国无疑是待宰的羔羊,危急关头的郑国派说客到秦国,肯定是前来化解危机“灭火消灾”的,这一点,秦伯在得意之余也理当清楚,应该大事不糊涂,烛之武此行“别有用心”在秦伯和他手下一班大臣看来应该是非常明显的,烛之武的那一番“道理”在秦伯和他手下一班大臣听起来应该是废话,但历史就是开了秦国人的玩笑,捉弄了秦国人:秦国君臣竟然都被口若悬河的烛之武灌了迷魂汤,都被烛之武忽悠了,都丧失了起码的戒备心理和判断能力,结局是秦郑化敌为友还结了盟,秦国还主动派人派兵无偿帮助郑国加强防御,变相地单方面退出了秦晋联盟,错失了瓜分郑国,对外扩张的大好机会。

如果站在秦国的立场理性思考:烛之武的说辞是经不住推敲的,灭掉郑国对秦国肯定是有利的,理由有三:①经济上的利益。灭掉郑国之后,秦国可以和晋国平分郑国的土地,秦国可以移民到“秦国的边邑”,秦国本土的人口相应减少了,秦国本土的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就相对增加了,秦国本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也相对增加了,经济实力更加雄厚,这对秦国肯定是有利的。②政治上的利益。如果秦国吞并了郑国,秦国对外可以扩大政治影响,威慑其他一些小国,使它们臣服于秦;对内可以此为契机,巩固封建政权,加强对国家的统治。③军事上的利益。郑国的一半江山沦为秦国的殖民地后,秦国会驻扎军队直接行使,也可以培植当地的傀儡政权,使被占领地成为它的附庸国而间接控制政权,无论怎样选择,都是了在晋国身边插上了一把尖刀,从军事上牵制住了晋国,阻遏它向东扩张。假如某一天两国交兵,派往这块土地上的军队或者这个附庸国的军队还可以作为秦国有力的外援,两面夹击,铁壁合围,也许秦国更容易击败晋国。当然,远离本土,陷入晋国包围状态下的“秦国边邑”可能会成为晋国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可能被它拔掉,如果“秦国边邑”被侵占,秦国就可以此为借口,发动对晋国的“自卫还击战争”,借此机会,一举灭掉晋国当不在话下。无形之中,“秦国边邑”又成了秦国对外扩张的有利的棋子,成了秦国吞并晋国的故意设置的诱饵。4、外交上的利益。假如秦国借口“边邑守将不受节制,晋国夹在中间,不方便管理”,还可以保留与晋国“磋商”的权力,迫使晋国割让相应的土地来交换,逼得晋国左右为难,答应呢,摆明要吃亏;不答应呢,摆明要得罪秦国。秦国趁机采用先礼后兵的方式,发动战争,于义于理都会占据上风,牢牢控制外交上的主动权。

(2)烛之武瓦解秦晋联盟的动机是昭然若揭的。瓦解秦晋联盟,是烛之武打的第二张王牌。烛之武采用的手法是“恶意中伤”。为了证明晋国无义,烛之武翻出旧账:①晋侯曾答应割让两座城给对他有恩的秦国,但没有兑现诺言;②晋侯早晨渡过河,傍晚就加固防御工事,防备秦国入侵。为了打动秦国君臣,烛之武危言耸听,主观臆断秦国将来会侵略晋国,让秦伯对秦晋联盟产生动摇之心。令人遗憾的是,秦伯竟然又被烛之武给蒙住了,连秦国众臣也都再次被烛之武给忽悠了,实在可悲可叹。

烛之武瓦解秦晋联盟的动机应该是很明显的。试想:烛之武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了不辱使命,使用暗箭伤人的损招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不妨这样去思考:自古以来,统治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有多少人肯讲信用呢?笔者认为烛之武尽管利用其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了秦伯,但他的说辞也是漏洞百出的:

晋侯口头上答应割让两座城给秦国的许诺,会当得真吗?他当时的身份仅仅是个寻求政治避难的流浪公子而并非国君,人微言轻,不算回事,即使是出于当朝国君之口,也得签订国书或双方留下备忘录为证。由此可见,仅仅凭口头表态就当真,烛之武对晋侯的指责是苍白无力的――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兑现诺言,连当事人秦伯都没当真了,还有第三者说话的余地吗?

秦伯对晋侯有恩,晋侯应该报恩,这没错,但报恩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并不意味着晋侯归国后就得敞开国门,对秦国完全不设防就是报恩,也不能说晋侯归国后,晋国加强国防就是敌视秦国,恩将仇报。当然,我们不应该苛求烛之武说话讲究推理,但烛之武的说辞确实经不起推敲。

事实证明,晋侯并非烛之武所说的那么无情无义(文章结尾可以看出),烛之武的嘴上工夫只会蒙住糊涂的秦国君臣。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与其说是取胜于嘴上工夫,还不如说成功于侥幸,成功于“天意”,因为秦国君臣太狂妄自大,太愚昧无知,而烛之武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上一篇:在生物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一篇:浅议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