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17 11:34:37

高职高专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在授课时间内搞好课程学风建设,课程学风建设包括:(1)课程情感建设;(2)课程学习品性建设;(3)课程学法建设;(4)课程文化建设;(5)课程制度建设等。在校内非授课时间搞好学生的精力调配,创造一种机制把学生的精力调配到学习中去,构建图书馆学风集成系统软件。

关键词: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总思路 授课时间 课程学风建设 非授课时间 图书馆学风集成系统

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简称学风,从广义上讲就是学校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是:学风即“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学风一方面它是外显的“风气”,再一方面是内蕴的“思想方法”。学风建设是各高校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加强学风建设。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中,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高,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品性、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1、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

学风建设从哪入手呢?我们基于一个哲学思考给出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哲学上讲: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任何事物都是在时间序列中的展开。我们通过下面的学风建设时序图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风建设的主要框架。

我们把时间划分为学生在校内时间和校外时间。校外时间主要是假期和实习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内的学生学风建设不能忽视,应当引起重视,加强引导。校内时间我们划分为授课时间和非授课时间。因此,学风建设要加强校内授课时间和非授课时间的学风建设。我们主要就校内授课时间和非授课时间的学风建设进行重点探讨研究。

要搞好授课时间内的学风建设,重点在于教师的教风建设,因为教师教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学生学的好不好。学风建设的重点在于教风建设。教风建设不仅仅是教师师德建设,教风建设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我们这里课程建设包括三个方面:课程学风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法建设。

关于校内非授课时间的学风建设研究,我们这里主要进行的是如何把这段时间内学生精力更多地调配到学习中去,我们主要进行了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的建设与研究。

关于精品课建设、教法建设、第二课堂建设有许多相类似的研究,这里不多谈了。我们重点介绍两个问题,课程学风建设和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的建立机制。

2、课程学风建设

我们认为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学风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法建设等内容,课程学风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石,是学风建设的核心。

什么是课程学风建设?

课程学风建设定义:课程学风建设是指通过课程教育或约束等手段形成学生学习课程所必备的基本的品性素养,如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意志等等。

课程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课程情感建设;(2)课程学习品性建设;(3)课程学法建设;(4)课程文化建设;(5)课程制度建设等。

我们把课程学风建设纳入课程建设中,在课程建设中,给课程学风建设以具体的课时(或时间),也就是在课程设计时要给课程学风建设预留时间,不能让课程内容占满课程计划时间。课程学风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基础课程都应该搞好课程学风建设。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基础课程学风建设在学风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课程学风建设必须加强基础课程学风建设。基础课程学风建设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风建设和专业基础课程学风建设。因为基础课程主要在第一年开设,由于基础课程优先接触学生,因此,基础课程必然要承担起学风建设的教育功能,而这点恰恰被我们忽视了。

把学风建设纳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突出基础课程在学风形成中的重要的教育功能。具体地讲:

2.1 课程情感建设

课程情感建设主要包括师生情感建设、课程情景设计、课程学习动机、课程双边活动、课堂活跃度、课程定位、课程概要、课程背景、课程意义与课程价值等等的教学与引导。通常教学中这方面有计划的设计不多。

2.2 课程学习品性建设

课程学习品性建设包括:课程精力投入,学习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的意志品性,课程所要培养的精神品质,思维品质,理论高度,思维视角等等。课程学习品性是一种通过教育以及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所具有的品性或气质,是一种对灵魂的质的塑造,是一种高贵智慧品格的形成与定格,是素质教育不可或许的重要品性。学生如果只会做几道题,而忽视了课程品性的形成,就从根本上忽视了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质的教育,忽视了大学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教育功能,忽视了高贵优秀人格的养成与教育。素质包括着技能与创新力。学习品性包含了包括高级技能在内的本质创新力和思维品质等,如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联想、类比思维,思维的基本框架,科学的思维观等等。学习品性建设是通过课程学科教育让优秀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良好的学风等形成的过程,是让优秀的学习品性在学生内心潜滋暗长,是学生内在的心灵建设工程,是对学生灵魂的质的塑造。

2.3 课程学法建设

教师的教学包括学法的教学。教师不能仅仅教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接受知识,学法教学更能彰显一个教师教法应用的境界,重视学法教学是教法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法教学更能从学生的视角入手,从学生的心灵学习技巧的培养入手,更能贴近学生,更能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和接受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精心呵护,是对学生心灵学习技巧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学法教学是对学生学习的扶助,是学生心灵成长的依靠,是一切教法的根基。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技巧,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科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学风建设在教风建设中形成。

2.4 课程文化建设

课程文化建设能从历史观的角度拓宽认识视野,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待学科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对学科系统的认识,具备认识的科学的历史观,这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课程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科学的历史发展观,还能够从课程发展过程中一些引领学科发展的著名学者、科学家、思想家身上学习到敬业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学习到科学的思维观、方法论,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品性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性,养成良好的学风,这应该在学风建设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5 课程制度建设

课程制度建设是课程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高职院校当中,课程制度建设对于任课教师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高职学生的自律性不是很强,因此,需要制度约束。除了校纪校规,课程制度建设更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时代特征、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目标任务等,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学习计划、作业完成、考试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以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课程制度建设是基于人性的惰性,以及高职学生不能很好自律的特点加以严肃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课程制度建设要宽严结合,要注意情感培养与严肃教育的巧妙结合,严肃不是为了打击学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关爱学生,让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轨道,形成良好的学风。

在学风建设的五个方面中,前四个方面是对学生良好学风形成的引导(或说牵引),第五个方面是对学风形成的一种鞭策和推动,一种牵引一种推动,良好的学风建设就可以形成。

学风建设是对学生心灵的引导和推动,教师应该制定合适的时间段,如开学、期中考试、期末复习等进行重点教育。平时抓住重要的事件,如神九发射,课程相关内容的引申、深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予以引导、激发、推动、鞭策,并在具体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扶助,即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思想波动、心里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即时教育,积极实施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育是以学生优秀的心里品格的形成为基础的,这里的心里品格包括了良好的思维观和学习技能。因此,课程设计一定不能仅仅以知识的多少为依据,并不是知识越多越好,知识的信息量要适量,不能超过每堂课学生可接受的信息总量。知识够用就好,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学风建设为前提,任何知识的学习应该以心灵的感悟和理解为前提,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心里品格的形成是学风建设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学风建设应该纳入课程建设中,并应该在课程设计中给予一定的计划课时。课程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只有通过良好地教育来实现。课程学风建设是在授课时间内彰显教育的重要功能。教育应该是普遍的教育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将品德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技能教育融于心灵品格的形成中,加强课程学风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的设计思路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校内非授课时间内学生的学风建设问题。

学生在校内的非授课可利用时间主要包括周六 周天、课外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行为情况难以监管,我们能否有办法,通过某种机制对这段时间内学生的行为进行软监管呢?

3.1 学生在校内非授课时间的精力调配构想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这样的,我们把非授课时间内学生的精力划分为两部分:一是逛街、玩游戏等,二是学习。我们希望把学生逛街、玩游戏的时间和精力调配到学习中去。见下图1:

我们通过设计一个软件来完成这种构想。这个软件我们称为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

下面我们设计一种机制,来完成学生精力的调配。

3.2 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的机制构建

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软件记录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时间和频度。我们把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时间累积为t。(1)当时间t达到时间T(如T=30或50小时)时,可以作为一门公选课的学分计算;(2)累积时间t可以作为学生评优以及获得奖学金的重要考核指标。

4、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软件的功能

4.1 该系统可以普遍提高学生进入图书馆的频度和时间

(1)对于学习不好的同学,学不会的同学,上网玩游戏的同学,担心考试不及格,会进入图书馆积累学分,增加一条毕业途径。这样我们就把学生逛街、玩和打游戏的时间精力调配到了学习中。

(2)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更能促进其努力学习。为了获取评优和获取奖学金的资格,平时没有事的时候,到图书馆学习增加累积时间t,以增强评优和获取奖学金的考核指标分值。

(3)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在别人进入图书馆的带动下,同时,同学平时也会结伴去图书馆,这样,他们进入图书馆的频度和时间也会增加。

学生只要能进入图书馆就是良好的学风形成的重要标志。

4.2 图书馆学分集成系统软件增设学风检测功能

(1)学生进入图书馆的频度和时间基本上能反映学院学风的整体状态。因为,上课时间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在有监管的情况下进行的。而非上课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体现学风的好坏,而上图书馆学习的频度与时间能直接体现学院学生在非授课时间内的学习状况。如果学生在非授课时间内的学习都能够抓好了,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学生的学风是好的。我们通过统计调查可以证明学生上图书馆的频度与时间与学风的优良与否成正相关性。

(2)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上图书馆的频度与时间的数据建立学风运行曲线。学风运行曲线包括学院学风运行曲线,级部学风运行曲线,班级学风运行曲线和个人学风运行曲线。

通过学院学风运行曲线可以看出学院学风的状态,如果学风运行曲线是上升的,说明学风向好,如果学风运行曲线下降,要注意学风建设,加强管理教育。如果学风运行曲线下降迅速,要找到原因,可以调用级部学风运行曲线,查看是哪个级部的问题,甚至可以调用班级学风运行曲线,查看班级的学风建设问题。这样,就有针对性,为高层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这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风建设问题,用学风检测功能加以体现,在很大程度上给出了学风建设的科学检测。

(3)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风运行曲线的科学性,我们可以建立周期性学风运行曲线。周期分为年、学期、月、周、日。这样更具有科学性。同时,可以设立各种检测指标。如频度指标,时间指标,平均线指标,乖离指标等。这样,会对学风建设有更大的参考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在于内在学习品格的教育,课程学风建设是核心,学风建设是心灵的塑造与建设工程;学风建设在于学生内在精力的调配,在于机制的创新。我们相信只要在授课时间内抓好课程学风建设,在非授课时间内抓好学生的精力调配,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进行个性化学习,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推进学风建设的进程,良好学风就会形成。

参考文献

[1]作者:(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ISBN:10位[7533873114] 13位[9787533873110]. 《课程文化》.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1-1.

[2]贵州师范大学2011年学风建设工作报告.2012-04-05 10:43.风建设办公室.

[3]《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版

上一篇:钢结构方向实践性改革探讨 下一篇: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实用防雷措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