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说一声“谢谢”

时间:2022-09-17 08:15:18

教学生说一声“谢谢”

课堂上,考试中,我经常看见学生的钢笔、直尺、笔袋等掉到地上,只要方便,我都会帮他们捡起来放回桌上。可是,很多学生沉默不语,没有任何反应,这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偶有学生冲我笑笑,说一声“谢谢”,让我颇感欣慰。这样的境遇还有很多,如学生借我手机打电话,我帮学生借课本,为学生打热水……

一天,当我帮一个学生捡起掉到地上的铅笔时,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没有什么反应。

我微笑着问:“孩子,看到老师帮你捡铅笔了吗?”

“看到了。”他一脸茫然。

“那你应该怎样做呢?”我问。

“谢谢老师。”他的脸红了。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有人说,这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根本不必在意和计较。我却不以为然。面对同学的热情相助,面对父母的温暖呵护,面对别人的慷慨解囊,学生心安理得地接受,无动于衷,这是最起码的文明礼貌缺失,是感恩之心的缺失。

爱心需要传递,也需要回馈。试想一下,当你给别人一个善意的帮助,如果连一声“谢谢”都得不到,你会心如止水吗?你会不会感到有点“受伤”呢?诚然,我们在付出爱心的时候,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只需要得到被助者积极的反应――一个微笑,一声“谢谢”。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是当你送他玫瑰时,看到的却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你还会“闻到手中玫瑰的余香”吗?你还愿意再帮助他吗?进一步想,如果你有过多次这样的遭遇,还愿意继续自己的善行吗?

美国教育专家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是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得到别人的帮助,及时表达自己的谢意,表明被助者感受到了一种关爱,这就如同婴儿用停止啼哭证明母亲的呵护,患者用放松的呼吸回应医生、护士的关照,被助者用不懈奋斗回馈热心人的捐助一样。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漠视学生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行为,也不能一味指责学生缺乏教养,而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第一,教师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让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到。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如学生帮助你拿教具、抱作业、为你打开教室门时,及时说一声“谢谢”。第二,做好双向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勤于助人、乐于助人,用爱心温暖他人,如别人掉了东西,主动帮他捡起来;进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帮他扶住门;得到别人善意的帮助,要说一声“谢谢”。第三,让学生懂得感恩。很多学生是在宠爱中成长的,认为别人给予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懂得感恩。教师要利用真实鲜活的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身边的热心人等组织讨论:面对这些人你有什么话要说?你会怎样做?你长大成人后又会怎样回报呢?第四,角色互换体验。一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当别人帮助了你,听到一声‘谢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漠然置之,他的心情又会怎样呢?”

虽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但是,烛照别人的人就不需要光明吗?温暖别人的人就不需要温暖吗?奉献爱的人就不需要爱吗?当我们在付出爱心的时候,不应该受到冷落和伤害。一声“谢谢”,这是对助人者的理解和肯定,是对助人者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彼此之间的成全。那么,让我们一起教会学生说一声“谢谢”吧!

上一篇:深化师生交流互动 助跑小学英语教学 下一篇:能测体温的纹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