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新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时间:2022-09-17 07:33:02

语文教学创新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摘 要: 新课程理念要求创新语文教学新模式,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施语文多元化教学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模式创新 改革探索 关键点

新课程理念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其给予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关系新内涵。首先注重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是技能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只注重知识的获得,不加强技能的培养就会培养一代书呆子;过程与方法是同样重要的。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整合和探索,才能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强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素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学习、领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创新,如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改革和探索谈谈体会。

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发展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发展个性,探究合适的学习方式,吸收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知识结构、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及情感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基础和特点不尽相同,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和理解能力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切入点,走出课堂,引领学生走出生活,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寻求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通过听、看、想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立体感知生活,由生活的主人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丰富学生的想象,活跃思维,就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只有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助于活跃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贯彻民主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第二,引导学生阅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帮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时机,组织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教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注重实用语言技能训练,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理清主线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想象、丰富情感并完成阅读训练。在阅读中首先要理清线索,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活想象,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境,如开展以下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利用学科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田野、市场、商店中寻找、发现课本中描绘的地方,体验作者的感受等。还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词语积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课文内容的美妙。

2.整合优化文本。如我们学习一些与祖国有关的课文时,可以组织以“祖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画笔记下祖国每一个美的景致,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祖国辉煌的历史等。这样的活动不但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拓展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兴趣。

3.展演自编课本剧。目前,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把它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情景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会主动识记课文里的语言文字,会增强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较好效果。

4.定期召开小型故事会。让学生自选教材中喜欢的故事,然后在班内轮流讲说,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出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再集中召开小型故事会。

5.课本优秀篇目朗读比赛。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把课本中每类主题一样的文章编在一起,形成不同风格的主题汇编,在学生展示朗读时呈现一个异彩纷呈的朗读比赛,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6.口语交际课。课本每册均设计了一些口语交际内容,这就为以口语交际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资源。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书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演。长期坚持,学生说、写、演的能力将得到较大提高。

四、实施语文多元化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评价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评价改革要和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结合,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体现评估过程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坚持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互动评价,注重全面和综合评价,重视交流与反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赞赏、肯定、批评要准确,抓住时机。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需要改进的部分,要委婉提出新要求和改进建议;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明确改进方向。

五、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转变角色,促进师生和谐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就没有互动,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变换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课时,科学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天宇.坚持定性评估和组合的定量评价相结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2]郭皇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的尝试[J].小学教学参考,2004.11.

[3]陈国华.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0,05.

上一篇:激活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到底“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