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11例临床分析与报告

时间:2022-09-17 04:20:3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11例临床分析与报告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以皮肤黄染为主诉入院的、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31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患儿的病因及其危险因素。结果:经过治疗311例患儿当中有309例患儿治愈,治愈率为99.35%,对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血型不合、G6PD缺陷、感染因素、缺氧因素、头皮出血、早产、低体重、高危妊娠因素是该病的常见发病原因,其中ABO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缺氧因素、头皮出血、早产、低体重、高危妊娠因素等都会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的发病原因,临床当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对患儿病情进行有效的防治,其中对存在ABO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高危险因素的患儿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治疗,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分析

doi:10.14033/ki.cfmr.2017.13.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35-0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当中极为多发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该病在我国新生儿当中的发生率为30%以上[1],病情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极为必要。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治疗的31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该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以皮肤黄染为主诉入院的31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6 h~25 d,16~24 h 8例,24~48 h 56例,48~72 h 84例,72~96 h 37例,5 d 15例,6 d 13例,7 d 21例,8~14 d 45例,>2周32例;胎龄35~42周,早产儿8列,过期产儿2例;体重2100~4200 g,低体重14例,巨大儿3例;高危妊娠14例;总胆红素范围153~512 μmol/L,达到换血指征6例,4例光疗成功,2例转上级医院换血治疗,其中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警告期表现;直胆>34 μmol/L 2例。

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吕洁等[2]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为依据。纳入标准:(1)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高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2)没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史的患儿;(3)不合并有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新生儿;(4)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的新生儿。排除标准:(1)排除胆道具有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2)排除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相应疾病的患儿;(3)排除家属不愿意接受研究的新生儿。

诊断标准:(1)年龄≤2周,以《2014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35周新生儿光疗干预曲线图作为诊断标准(见图1);(2)直胆>34 μmol/L;(3)新生儿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持续加重。满足这两个条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重度、极重度、危重性三种类型,当患者的胆红素水平超过95%时达标,应予以干预,TSB峰值超过342 μmol/L(20 mg/dl)为重度,TSB峰值超过427 μmol/L(25 mg/dl)为极重度,TSB峰值超过510 μmol/L(30 mg/dl)为危险性。

1.2 病因

按照新生儿发病原因类型将发病原因分为以下几种:(1)母婴血型不合:O-A不合和O-B不合两种,未发现母亲RH血型阴性病例;(2)G6PD缺乏;(3)感染因素;(4)缺氧因素;(5)头皮出血;(6)代谢性酸中毒;(7)早产;(8)低体重;(9)高危妊娠因素;(10)其他未能明确的病因。

1.3 临床表现

新生儿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

1.4 实验室检查

抽取新生儿3 ml静脉血液对总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肝功能检测器械为迈瑞CS-600a,测定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治疗及转归

对311例患儿予以综合治疗,首选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生采用肠道微生物治疗减少肠肝循环、静脉注射白蛋白减少游离胆红素等辅助治疗。经过治疗309例患儿治愈,黄疸消退,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治愈率为99.35%,2例转上级医院换血治疗,其中1例出现高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症状。

2 结果

2.1 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本次统计311例,其中77例患者合并多种病因。具体原因如下:(1)血型不合:O-A 35例,O-B 62例;(2)G6PD缺乏87例,63例不合并其他因素;(3)存在感染因素104例,53例不合并其他因素;(4)存在缺氧因素16例;(5)头皮出血7例;(6)代谢性酸中毒2例;(7)早产8例;(8)低体重14例;(9)有高危妊娠因素14例;(10)其他未明确病因81例,其中62例为纯母乳喂养,见表1。

2.2 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缺氧因素、头皮出血、早产、低体重、高危妊娠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1,P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不同病因导致疾病患旱牧俅仓⒆匆哺鞑幌嗤,症状的轻重程度也不一致[3]。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及时予以针对性的综合治疗,一般可以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发生胆红素脑病,黄疸治愈后仍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对该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该病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高危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监测,及时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对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提升我国人口质量水平极为重要。

本研究中对接受治疗的31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经过治疗99.35%(309/311)患儿得以治愈,有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通过对患儿的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ABO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缺氧因素、头皮出血、早产、低体重、高危妊娠因素是该病的常见发病原因,其中ABO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是35周以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是导致正常出生新生儿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主要原因,三者在本次统计病例的发生率分别为31.18%、27.97%、33.44%,而单纯感染因素亦占17.04%。

新生儿溶血病致病患儿的病情发展快,症状发生较早,最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脑部造成严重损伤,应重点监测O-B、O-A母婴血型新生儿,及时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一般在基础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换血治疗,治疗越及时,患儿的恢复效果越好[4]。G6PD缺乏症是一种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病,在我国,此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以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贵州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较为少见[5],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感染、病理产、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穿戴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等均可诱发溶血,但也有不少病例无诱因可查[6],因发病诱发因素多,新生儿期需要监测胆红素水平的时间较长,容易因院外监测困难,治疗不及时而发生胆红素脑病,本次统计中唯一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的病例是G6PD缺乏症,入院年龄8 d,从产科出院后未能有效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治疗而发病[7]。感染性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宫内感染、产时、产后均可发生感染,多数感染临床症状不太容易引起注意而忽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才能发现和进一步检查确诊,而感染因素是导致黄疸消退延迟或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不容忽视。

本研究中大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均得以康复,且未产生严重不良后果。这是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细致分析对症治疗的结果。临床当中应注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胆红素水平监测,对于发病的患儿要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8],提升其治疗效果,防止发生听力损伤、胆红素脑病等对患儿造成严重损伤的并发症。目前经皮胆红素测定是简单有效的监测手段,在产科新生儿院内胆红素监测中已普遍应用,对及时发现高危病例起了重要作用,但顺娩新生儿一般3 d左右出院,院外监测工作严重缺位,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原因[9-10],因此在院内监测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院外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监测工作。

综上所述,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缺氧因素、头皮出血、早产、低体重、高危妊娠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致病原因,血型不合、G6PD缺乏、感染因素是主要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院内和院外胆红素水平监测,及时治疗,能够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随素敏,张淑梅.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1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1795-1796.

[2]吕洁,邓琼仙,许红波.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7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10):1178-1180.

[3]刘丽芳.新生儿早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6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141-143.

[4]吴少伟,潘学军.不同蓝光及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5):74-76.

[5]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2.

[6]杨璇.蓝光照射联合综合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指标的调节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189-192.

[7]李贵南,胡月圆,周勇,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在降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705-1708.

[8]戴月映,孙盛兰,吕艳梅,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09-411.

[9]黄德珉.新生儿高胆t素血症的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6):526-528.

[10]叶永青,梁妮,黄云丽,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与护理[J].广东医学,2011,32(1):131-133.

(收稿日期:2017-01-24)

上一篇: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效果分析 下一篇: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