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校车运营和管理状况述评

时间:2022-09-17 03:45:04

美国中小学校车运营和管理状况述评

校车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超过1.8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是美国的2.6倍。[1]校车在为孩子们上下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隐患,令人担忧。据统计显示,在2006年全国开展的运输学生车辆及驾驶人员全面整治活动中,检验出不合格的校车车辆达6223辆,资格审查不合格的校车驾驶人员达3337名。[2]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曾经寄希望于国家校车标准的完善和出台,但是2010年7月《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出台,并没有改变大部分地区的现状,国内的校车使用状况仍然十分混乱,新的校车标准并未获得真正落实。[3]美国中小学校车运营和管理的历史较长,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校车政策体系和校车产业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校车的运营和管理状况及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中小学校车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美国中小学校车发展历程

在美国,校车是孩子们上下学时主要采用的交通工具,每天约有48万辆校车接送约2600万学生上下学,这占到美国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5%。[4]由于校车车身为橘黄色并深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所以也被亲切地称为“黄色巴士”(Yellow Bus)。

校车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最早的校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是在汽车发明之前。由于免费公立学校的普及,美国乡村就已经有了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校车,不过那时的校车还停留在马车的层面上。第一个生产校车的公司叫做Wayne Works,它生产的校车能够乘坐25个小孩,主要用于农村,因为在美国农民居住得较分散,生源分布稀疏,小孩上下学很不方便,这也就催生了对于校车接送的需求。当时人们称这种校车为“School carriages”或者“School hacks”。

进入到1914年,随着汽车的发明,Wayne Works在原有马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将马车的车厢装到汽车的底盘之上,发明了动力驱动的校车。在1927年前后,校车工业又进一步发生变革。Wayne Works和Blue Bird(蓝鸟集团,美国主流的校车生产商之一)一起合作开发生产玻璃车窗和金属车体的校车,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校车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校车已经大体相同了。

1939年,为使广大农村地区的校车使用更为规范,有着“黄色校车之父”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Frank Cyr博士在纽约市组织召开了美国第一次校车生产标准大会,在这个研讨会上,每个州的教育部门、交通部门以及汽车生产商都派代表参加了大会,专门讨论制订有关校车制造和生产方面的标准。会后代表们一共制订出了40多项有关校车安全的设计标准和规章,由于有了这些严格的标准和规章,美国中小学校车由此开始进入标准化和安全化的生产时代,并一直延续到今天。[5]

二、美国中小学校车运营和管理状况及特点

(一)健全的校车安全立法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层面的各项立法,为美国中小学校车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曾通过12次全国学校交通安全会议,制订和修改了有关校车生产标准的规定。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有500多部法律以及众多的规章制度被各州记录在册,用来管理校车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由于严格的联邦立法以及州级立法机构在保证儿童交通安全上所作的大量努力,美国儿童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了约50%。[6]近年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颁布了《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其中有36项是用来专门针对校车的。此外,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还将校车列为城市安全的重点,把校车安全纳入政府反恐监视系统的保护范围之内。正是有了这些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措施,使美国的校车安全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二)成熟的资金支持制度

美国中小学校车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筹集的,政府为学生的校车交通费给予财政补贴,每年每个学生的校车交通费补贴为400余美元,而就读于美国公立学校的学生乘坐校车则是免费的。[7]同时,针对一些残疾、智障儿童上下学时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可以申请国家专项基金或者其他慈善基金的支持。另外,为了加强对校车生产标准和质量的严格控制,规定各级州政府应对校车的生产商和运营商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以保证他们能提供符合生产标准的校车。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公立学校效率低下的不满,各州在学生交通的拨款方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例如,华盛顿州在2008年就以加强学生交通资金保障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对学生的交通基金拨款模型进行了改革。

(三)严格的校车标准体系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校车的生产制造方面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在1966—2000年间,美国的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以及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等机构一共颁布了37项联邦机动车辆安全生产标准。[8]这些标准不仅对校车的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刹车装置、转向装置等关键性能作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定,还对诸如灯具、后视镜、车窗、文字标识、校车停车信号臂、校车停车报警装置以及紧急通道等方面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如美国全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颁布和执行的FMVSS220《学童客车翻滚保护》、FMVSS221《学童客车的车身连接板强度》、FMVSS222《学童客车乘员座椅和碰撞保护》、FMVSS131《学童客车行人安全装置》等都对校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外,美国一些州的法律规定,校车主管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校车进行安检,安检的结果应在网上进行公示,校车如不能通过安检就不能运营。在这种严格的校车标准体系下,美国中小学校的校车统一由专业的厂商制造,造价昂贵,校车安全性能很高,素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

(四)先进的校车运营模式

校车运营模式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校车市场的好坏。由于学区间存在差异,美国校车运营的具体事项由各学区独立决定。城市中心区的学校和学生数相对较多,学区一般采用招标承包的方式进行校车运营。由政府的教育委员会规定线路,对私人校车公司实行公开招标,学校和学区只负责监督安全和制订校车运行规则,而校车公司则根据学校或学区的大小统一调度和管理,承担各个学校或学区学生的接送任务,学校或学区向校车承包公司支付相关费用。与此同时,政府对这些经营公司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其他地区则多由学区购买校车,然后雇用专门的校车司机,成立专门的校车管理和运营机构,为学区或学校的学生提供交通服务。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区的经济负担,但州政府会对有经济困难的学区下拨一定的专用财政补贴来缓解学区的经济压力,这样做同样能为学生提供细致周到安全的交通服务。

三、启示

(一)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

鉴于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上下学需要校车接送的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将规范校车交通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应通过加强立法对诸如校车生产标准、交通法规、司机选拔及经费保障等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加强法律监管,使校车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保证校车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交通、公安、财政、教育、安监等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建立各部门的联合互动机制,使各部门做到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进一步提高校车的安全管理成效,大力推进校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二)建立国家、地方和家长共同承担的经费支付机制

对于校车的运营经费,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对于校车也缺乏财政支持,而学校与家长的力量又有限,使得目前校车的所有日常开销几乎都是由学校与家长共同承担的。随着油价的不断飙升,校车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最终导致校车发展难以为继。借鉴美国的校车经费管理经验,现阶段,我国可以建立国家、地方和家长共同承担的联合支付机制。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建议国家加大对校车的财政投入力度,划拨校车专用经费,制定校车采购补贴、税费减免等相关配套政策,将校车购置款项列入教育经费,做到以政府为主导;其次,地方政府要为校车的日常运营提供财政支持,对校车生产商和校车运营商给予相应的政策性优惠,支持企业生产安全性能达标的校车、合法经营校车市场;最后,学生乘坐校车时要支付一定的校车费用,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对学生的校车交通费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

(三)制定校车安全技术的强制性标准,保证校车质量

校车作为一种特殊车辆,对其安全技术性能应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我国已有的校车标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校车的质量不合格、车型不统一、标识不明确等,这也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和完善的一项工作。首先,我们应借鉴美国中小学校车安全生产标准,结合我国车辆状况实际,制定校车安全技术标准,有针对性地设计装有特殊安全设施的的专门校车;其次,针对各地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的差异性,出台有关校车车型标准化的规定,统一校车车型和规格;再次,由于当前各地校车车身标识差异较大,驾驶员在行驶中难以迅速辨认,使得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危及了学生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为校车设计专门标识,使运输中小学生的校车成为一种特定的交通运输工具,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

(四)严格校车准入机制,保证校车运营和管理的专业化

针对当前有的学校用报废车、黑车、校车严重超载、校车司机责任意识不强等现状,我国必须尽快建立严格的校车准入机制,以保证校车运营和管理的专业化。首先,公安交管部门必须依据法律赋予的管理职责对上路行驶的校车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加大对校车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超员、超速、不按规定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其次,应对校车运营相关人员的管理进行规范,政府应对校车驾驶人员制订一套严格的筛选、训练和监督标准,以确保其能力、专业知识与责任感都能达到标准;最后,实行校车优先原则,保证校车在公路行驶上享有一定的特权,例如,在两条平行行驶的车道上,任何车辆都不能超越校车,当校车停下来有学生上下车时,所有车辆不得行驶等。

四、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也不一样,使得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校车运营和管理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在结合自身国情和教育体制的前提上,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运营和管理模式。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积极推广校车安全工程,为广大学生提供安全的出行方式,不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保证家庭与社会的安定和谐,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和谐、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 高爱玲.美国的安全校车■. 现代职业安全,2010(5):90~93.

[2] 袁潜韬.对规范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从美国校车管理中得到的启示■. 公安学刊,2007(6):90~92.

[3] 中国汽车报.《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即将实施[EB/OL].(2010-09-20)[2012-12-10]. ,2010-09-20.

[4] American School Bus Council. Mission Statement[EB/OL].(2010-04-18)[2012-12-10]. ,2000/2009-11-15.

[8] 赵慧君,韩晶,杨清溪.美国中小学校车政策体系及其启示■. 外国教育研究,2011(5):37~41.

上一篇:“我请太爷爷叶圣陶吃‘雪人’” 下一篇:“桃花源”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