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16 10:47:28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生事物,它既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的培训与学习途径,近几年,也在全国各学校积极的开展,诸多教育界学者与专家也进行了深入探索,记得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说:“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中国教育学会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谁能够坚持每天认真写一篇教育反思,10年后必成大器,否则他赔偿损失。”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外,还是国内来说,教学反思已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呆板学习。在《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败。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二、教学技能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有着严密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学科,教学中不能讲错,或是经常出现口误,最好能做到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在教具的使用上要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化学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每节课都能熟练、得心应手的进行完教学,身体力行,教导学生,从而强化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探索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无论教学条件如何,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时可多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等进行教学。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过程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不然,集体备课与集体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即可解决此问题。其实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在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以此通过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实验繁多的一门自然科学,在诸多的无机物与有机物反应中,有些实验教师可变换形式操作,即可启发学生,亦可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关注力,例如,我们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可改进实验方法,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在两支试管里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待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较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明了。另外,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及气密性的影响,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教学中亦可改进,如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了实验,也就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探究的事宜条件,创设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五.考试与作业布置的反思

考试是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回顾与检测,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考试意识,实事求是的进行考试,并对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后顾,以此提出改进意见,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之余,教师还要布置一定的作业,以此来促进教学,教师一定要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题目的设置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课堂上尽可能使用的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知识拓展等。也可配套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使用教材,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兼顾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并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小练考,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尽快的掌握知识点,并能顺利的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6)

[2]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3期

上一篇:摄像技术在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训练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