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教育模式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理念与方略

时间:2022-09-24 03:43:47

CBE教育模式在铁路职工培训中的应用理念与方略

摘要:铁路改革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中的广泛应用,对职工培训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铁路教育培训部门,找出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当前的培训形势,是摆在每个铁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本人认为使用CBE这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的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CBE教育 铁路职工培训 应用

一、CBE教育模式的定义及特点

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的简称,它的实质意译为"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育体系"。概括起来说就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应具备的全部能力”。CBE所说的能力,不只是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知识,指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领域;二是技能、技巧,这里才是指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是狭义的能力;三是态度,即指动机、动力、经验,也有人翻译为历练,是一个情感的领域、活动的领域;四是反馈,即如何对学员学会与否进行评价、评估的量化指标领域。这四方面的要求都能达到方构成一种“专项能力”,一般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构成一项“综合能力”;一般8-12项综合能力,构成某一种“职业能力”。

CBE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因此目标很具体,针对性强。与传统的职教教学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教育具有四方面的优势:一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明确,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二是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三是重视学习者个别化学习,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而非注重“教”;四是反馈及时,评价客观,为标准参照评价。这样就可以使不同起点、不同要求的受教育者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取舍,所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我们铁路目前要求的职工培训应主动适应、主动服务于生产的目标相吻合。

二、目前铁路系统职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从铁路各系统职工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弊端:

1.教学结构的不合理。长期以来,铁路企业培训坚持的是面向过去的,以教师、规章、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学员更多是作为客体,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员学什么,培训载体也是以教材为主,是一种借助外力式地、灌输式地、被动地学习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员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是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达到提高学员素质的作用。

2.教学方式不适应。传统的职工培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职工实际操作水平的培养,往往是理论与实作培训相脱离,即使培训完了,职工也只能记住一些规章条款,而在实际工作中确不能真正应用上,而且职工在培训过程中,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足。由于教学方法不当,职工听起来空洞无味,收效不大,而且大多数学用分离,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而实作技能对安全生产来说恰恰是最重要的。

3.考核方式单一。考试方式大多偏重理论考试,往往以一张试卷评定结果,不注重行为过程的考核,忽视对职工实际工作能力及工作成果的考核。只重视单项技能的能力测试,忽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4.教学大纲及培训教材滞后。目前从上到下针对不同工种、不同作业情况而制定出来的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几乎是寥寥无几,而且现有的培训教材也多数是内容陈旧、过期的,不能随着铁路规章的变化进行修改和更新,教师培训起来无资料可查,只能是凭借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现行的规章制度,搜集一些培训资料作为培训内容,特别是随着新技术在铁路的广范应用,新颖适应的多媒体教材匮乏。

三、实施CBE模式的对策及措施

当前我们铁路职工教育要求在时间上要有灵活性,在能力上要有针对性,而CBE教育体系正是“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育体系”,能很好的适应这种需求,因此,将CBE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对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极其必要的。

1.创新培训理念,注重拓展创新能力。实施CBE教育模式,即实现培训的两大目标:即提高能力和增强的活力。能力是由知识和技能组成的,可以通过传授性培训提高,而活力是指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这不是单纯依靠简单的培训能解决的,需要树立新的培训理念,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理想、锻炼意志等活动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培训大都仅限于岗位培训,着重眼前,注重知识传授,以通过考试或考证为最终目标。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知识并不等于能力,而是需要通过培训活学活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通过培训使广大职更新观念,保持对使用设备变化的警觉性和灵敏反应,提高快速应变的能力。

2.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师资队伍。CBE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经验,还要精通技能知识,向“双师型”发展。要求教师具有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知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社会交际素质。教师本身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目前铁路改革发展的各种变化与挑战。要让每培训教师适时的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有计划的组织专业授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能力培训,通过实践锻炼和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授课水平。在培训过程中,还可聘请高技能人才、工人技师等生产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培训质量。

3.改变培训理念,注重培训对象。CBE模式重在以学员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员如何学,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多练,突出教学效果,改革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教学方式,创造了一个以职工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把学生这个主体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教师从课堂的主角位置退下来,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对以往违背能力教育及束缚学员实践能力发展的陈旧模式做大胆否定与革新。探索出以学员为本的全新的职工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为职工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注意职工综合能力的发展。

4.优化培训设计,创新培训体系。职工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上要突出专业课程,强调实际应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兼顾基础课程,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工全面素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从人才结构、岗位规范及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或修订具体培养目标,首先要进行现场调查及广泛的调研,进一步摸清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现状和岗位技能上存在的问题,发挥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工人技师及现场工人的作用,把他们的实践经验都充实到相关的教材中,真正确定符合职工岗位需要的培训内容,形成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岗位技能培训需要的“模块式技能培训”总体框架,保证课程设置针对性。要进行课程的综合优化,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练就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要顾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面向职工的未来,教学内容应呈现一种动态方式,即教材的固定是很短时间的,而职工技术教育应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更新一部分内容,注重教材的灵活性、适用性。

5.加强基地建设,注重培训环境。改革培训方式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铁路工作的特点决定职工不宜在使用中的设备上进行技能演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需要与现场一致或接近的实际演练设备或仿真设备,便于职工动手实践。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就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基地及网络系统,更好的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培训理念。

6.提高培训方法,注重培训效果。职工教育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结构,注重职工实际操作技能,注重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为此,现有课堂教学急待改革,按职工需要实施教学。就车务段系统培训内容而言,是在开展适应性培训中,切实抓好本工种岗位“必知必会”和操作技能培训、“四新”知识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基本作业能力、事故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7.加强培训管理,注重考核评价。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安全生产,不能为了培训而培训,也不能孤立地看待培训。一是培训要与奖励挂钩。培训要与职工的发展、涨薪、提职和调配等相结合,形成一个以目标激励为先导,以竞争激励为核心,以利益激励为后盾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迅速和全面的发挥,才能营造前有引力、后有推力、自身有动力的氛围,才能促进职工的全面培养和开发。二是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的过程又促进了开发。职工的培训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各类人员岗位培训规范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实行“考培分离,以考促培”和“以赛促培,选拔人才”的制度。三是各部门相互联系。培训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实现培训与职工发展规划的“无缝对接”,对每名职工进行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开发和培训。特别是要为年轻职工的成长提供平台,配置合理的岗位,给予其施展培训效果的机会。四是建设人才储备库。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储备库和专项奖励基金,实现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与职业技术等级和岗位绩效挂钩,将职工参加培训的评估结果作为其上岗、转岗、定级、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使职工真正做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员工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人才输送的职工教育部门,要担负着培养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任。找出适合本系统的培训方法,来完成员工的教育使命,CBE这种培训模式,对我们铁路企业而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日强.许惠清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2000(05)

2.谭移民.钱景舫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期刊论文]-教育研究2001(02)

3.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期刊论文]-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上一篇:浅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下一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前景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