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16 05:43:06

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水平、实现全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5月初,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恢复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农村 生态环境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2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但与之相背离的却是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过度开发开采,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平衡,违背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

一、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有着广袤的土地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基数,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26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据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5%。用有限的耕地面积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粮食问题,这是一个奇迹。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94.7%,人口占53.4%。满足众多人口的粮食问题离不开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耕地,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盲目开发、占用耕种良田,建设工厂、企业、住宅等,造成了大量农田被毁,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国家不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占用耕地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也极大地威胁着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追求稳产高产,盲目、过度地使用各类化学肥料,对土壤性质造成极大的威胁。不仅破坏了土壤团聚体结构的能力,使土壤出现板结,更会造成土壤酸碱环境失衡、养分比例失调、单盐离子浓度过高,破坏土壤矿物组成的胶体系统,产生盐害。不良的土壤环境,严重影响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也会直接影响农作物果实的质量与品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秸秆焚烧、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资源不仅白白浪费,还造成严重污染,令人惋惜。

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工厂、企业由城市转移到乡镇,对农村确实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些地区监管不到位,生产企业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仅在技术、工艺、设备方面较为落后,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淡薄,完全忽视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生产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与危害。随着一些工厂、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对日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有效的处理,而是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污染等。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食品塑料包装、白色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大量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更会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类污染既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也极大地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措施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国家颁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首次把“村镇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对农村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污染等方面作为治理重点,及时遏制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决定》明确提出了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依法监测各类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禁止超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不合格企业勒令整改,并追究企业责任。严厉打击河道采砂、排污、乱倒垃圾等现象,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对肆意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从严处理。

同时,要转变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坏境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避免大量施肥、过量施肥,尽量减少化学肥料对土壤、水体、农作物的污染与危害。要充分利用好农业、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等废物,避免焚烧秸秆等现象的发生,减少大气污染源。根据本地资源特点,积极推广节肥、节水、节地的节能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缓解环境压力,减少人类生产生活给大自然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秀、天蓝、云白、地肥、秀美的新农村。

上一篇:英国市场瓶装水市场研究 下一篇:有效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