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9-16 05:29:52

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从教育实际状况来看,课程体系是高职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才的核心,通过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构建能够在根本上实现社会对自动化人才需求的目标。本文就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34-01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有着世界工厂的我国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电气自动化行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因此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高职学校时向社会输送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

高职学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主要向社会输送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高职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主要针对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建设性以及一定管理能力的毕业生。高职学校学生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较强,但理论基础偏弱,长期发展性不足,因此在针对自身弊端的基础上需要取长补短,建立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当前高职学校的人才教育模式并非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实际状况而制定的,而是沿用了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方式上并未体现专业间的差别。课程设计中并未体现出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缺乏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学生经过高职学校的教育后往往无法真正适应地域性经济发展要求,对行业发展的实质性需求未进行有效考察。高职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往往与实际需求脱离,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具有严重的学科本位思想。为改变当前高职学校课程体系构架模式必须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向导,以岗位目标以及能力为本的基本观念,根据行业行为能力的需求,构建出科学有效地当代高职课程教育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

1、自动化就业岗位分析及专业培养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学校的教育就是一种就业培训,是上岗前的一次理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既是一种人才层次教育,又是一种人才素质类型的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岗位主要为一线实用性技术型,因此高职学校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职学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向企业自动化生产系统的配电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等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调试维护,其中涉及到的技术主要为直交流电路、PLC、各种仪表的使用、组态软件、故障分析等。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输向金属冶炼、汽车、机电、模具、纺织等行业,从事的工作主要为设备的维护保养、调试、厂房机电改造、机电设备系统的推销等。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为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比更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责任心,毕业生在经受一定专业培训后承担工作需求。

2、高职自动化专业技术专业学生执业行为能力分析

结合前文对高职学校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的有效分析,高职学校需要培养具有以下职业行为能力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日常例行事项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所具备的跨行业、多功能知识;不断克服工作过程中知识老化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责任心及基本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素质人才;具有一定交际能力能够与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职能包括:电气基础能力、电气控制能力、相关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控制。

三、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并伴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对学生的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在个人能力以及基本素养的综合成长。其次在进行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应该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当前社会虽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一定要求,但具有一定的个人闪光点有助于在工作中更好的表现自己,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空间。下表为针对高职学校自动化专业活动导向所构建的课程教学体系。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高职学校自动化技术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学校需要重点建设的系统性教学工程,建立完课程体系后需要进行一些基本教学策略促进其实现。首先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足够保障,还需教师有一定相关专业的企业工作经历,便于教师将自己的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其次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对学生的考核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理论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

高职学校自动化技术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便于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承江,刘峥.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44-46.

[2] 马 洁.中美名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9-42.

[3] 邹逢兴,陈立刚,徐晓红等.关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9):37-40.

上一篇:构建班级文化提升农村初中生人文素养之我见 下一篇: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