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16 04:37:34

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早出现在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

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积累,在国内相对过剩资本、庞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93%。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进行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0.9%和0.55%。截至2005年底,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在资源开发方面,渔业、林业和矿业资源是主要开发对象。初级加工制造业成为生产性海外投资中另一个较为集中的部分。虽然近年来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总体上讲,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高科技企业的比率仍然很低。而在第三产业的对外投资方面,我国基本上是低层次的贸易、旅游、餐饮等传统项目。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对外投资风险较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控制

为保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稳发展,在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和防范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风险,包括跨国经营中的商业性风险、管理风险和政治性风险等。

1、商业性风险

企业开展对外投资需要应对众多商业性风险,其中汇率风险可能是目前最主要的商业性风险。2006年5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次达到8:1大关,尽管短期内我们不太可能再次看到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调整,但人民币对美元与其他国际货币的汇率在长期内仍将继续提升。汇率水平提升一方面增强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实力,有利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但同时也使我国海外投资企业面临货币错配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的海外子公司资产存量在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母公司账户上缩水。为了降低货币错配风险,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应当重视在东道国和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套期保值,投资者适度提高境外企业在东道国的负债率也有助于提高投资回报率,这是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利率时,负债能够提高股东的资本回报率。为了便于境外企业通过上述途径降低货币错配风险,我们需要在改进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和国家外债管理的前提下,适度放松境内母公司对境外子公司信贷担保的限制。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销售收入和成本投入的币种组合、扩大投资地域范围通过分散性经营等各种方式避免汇率风险。

2、管理风险

任何所有权和管理权“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都必须面对管理风险,在我国,目前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责权不对称、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此,我们应该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和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相结合。另外,我们也需要树立全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的理念,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的水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战略思想,熟悉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专门人才。要善于从经济全球化的经营角度,优化资源配置,开拓资本运作渠道,建立全球客户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应该向世界上成功跨国公司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摸索本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并建立与本企业特点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3、政治性风险

海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本质上是指与东道国政治、社会、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传统上划分为战争和内乱风险、征收风险、转移风险、违约风险、延迟支付风险5类。政治风险是国际投资者面临的最具威胁性的风险,难以识别和预测,单个投资者更难以控制其发展,往往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2006年5月1日,委内瑞拉政府突然宣布对油气资源实行国有化,各国投资者损失惨重。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政府间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边投资保护机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与海外投资保证三个组成部分的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应对体系,对保护我国企业和国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按照满足我国企业和海外华商实际需求、应对政治性风险发展趋势两项标准衡量,我国现行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应对体系仍存在多项缺陷,完善该体系势在必行。在此问题上政府和投资者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与我国外交总体战略协调一致,在初级产品开发领域,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尊重东道国对本国领土之内的一切资源和经济活动的完全的永久;第二,首先以事前安排为主,通过谈判与东道国政府达成协议,尽量减少政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才是在遭遇政治性风险之后通过补偿、索赔之类被动的事后措施来化解;第三,以企业自救措施为主,政府保证机制为辅,有节制扩大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工具覆盖面,企业在投资中应事先制订有关经营和生产的战略安排,如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出口市场及销售渠道,并通过东道国本地融资来有效预防和降低政治性风险带来的损失。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基于诚信的企业文化建设 下一篇:社区经济与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