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

时间:2022-09-16 03:31:54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些看法。

一、 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化学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鲜明的演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兴趣是创造学习最佳境界的有效手段。第一堂化学课,我做了四个魔术:① 将PH试纸涂上无色(NaOH)溶液中,立刻变紫黑色,又向另一PH试纸涂上无色(盐酸)溶液,立刻变成红色。② 银白色的(镁条)物质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③ 将石头子放入无色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④将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硫酸铜)溶液混合,得到蓝色棉絮状沉淀。学生第一次目睹如此奇妙的变化,无不惊叹。学习化学这门新课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在教学“氧气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按课本平铺直叙,而是调整顺序,以演示实验开路,以趣引思。我先准备了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放在讲台上,告诉学生是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你能确认哪一瓶是氧气吗?这时学生注意力集中,议论纷纷,但说不出解决的办法。我又问:用肉眼能确认吗?大家说不能,因为氧气和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正当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我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个瓶中,学生看到了迥然不同的现象,问题迎刃而解。通过以上实验,学生既明确了氧气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对氧气的化学性质也获得了生动的感知。这样教学,教师讲来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学生们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教师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 适当介绍化学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化学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化学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化学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化学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化学科学发展的动向,化学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例如瑞典皇家科学院把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和推广者。例如:蒸气沉积、粒子喷溅、离子注入、分子剪裁、特定光辐射下或外场存在下的合成等。

三、 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化学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对于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能做的我尽量让学生上讲台做,例如:连接一套制取气体的装置并检验它的气密性,CO2的性质一节中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CO2,石灰水变浑浊等的演示实验,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发展学习兴趣。

2. 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难怪学生们说:“一堂课45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3. 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只要课时允许,化学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初中学生喜欢实验,特别是喜欢自己做实验,正如有些学生所说:见到仪器手发痒,不摸不弄不舒畅。如果能够满足学生这种迫切的心理需要,就能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为此,对于学生实验,我不怕耗费时间和精力,开足开全学生分组实验,为学生亲自动手创造良好的情境,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增长才干,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对分组实验积极性很高,实验前都按要求进行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弄清注意事项,实验时细心操作,认真作好记录,遵守实验室纪律,课堂气氛既严肃又活跃。通过学生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4. 设计家庭小实验,建立家庭实验室,让学生联系生活学化学。例如:烧不坏的手帕,跳舞的鸡蛋,晴雨花等家庭小实验。用生活用品代替化学仪器,如:用墨水瓶自制酒精灯,药水瓶作滴管,等等。自己寻找或购买一些药品,如:双氧水,纯碱,醋,石灰水,等等

四、 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1. 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2.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3. 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化学教师以自己对化学科学的热爱、对化学科学家的崇拜、为化学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陈小明 江西省会昌第二中学 342600)

上一篇:让学生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成长 下一篇:班主任的教育素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