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活物理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时间:2022-09-29 02:15:51

浅议生活物理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物理世界是一个鲜活而完善的世界,物理学也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多数学生在初二新接触物理之后,兴致很浓,但到了初二下半学期就会兴趣了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初学时由于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的存在,课堂所授内容与很多常见生活现象相联系,所以会对它保持较长的好奇心和兴趣,但物理学又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一段时间后随着一些理论知识的深入,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加大,部分同学就会出现畏难情绪。这种现象不仅对目前物理的学习是不利的,长远来看对我国物理学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怎样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一直保持探索物理世界的热情,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善好奇、能学习、重过程、乐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轻松高效地完成教学目的,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活、流畅、效率更高。那么怎么妙用生活物理呢?我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点:

一、 课题引入中巧用生活物理,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求知欲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在引入时是否能最大能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未知欲,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时就可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自然现象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作为引入。

在教学生“光的色彩”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根据学生熟悉的“雨后彩虹”提出问题:“彩虹有几种颜色?”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出:“为什么会有这几种颜色?从物理学的角度又该如何解释?”学生在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自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完成整个探究的过程。再如在教学“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些他们相当熟知的生活现象,如“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一开始看到路边树木向后退,但为什么当旁边有快速超过自己的汽车驶过时,自己却会感觉往后退?”等。这些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可以为新课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物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各种社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若能适时提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生活问题,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物理、运用物理,再进一步进行评价、总结,从而使学生能从书本走向现实生活,使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会因此对物理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我在探究物态变化规律后,就组织学生先讨论“神州飞船”上用到的抗高温材料的特点、作用,再提出“设计房子时如何使房屋保持四季如春、冬暖夏凉”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方案;再如在学生学习“家庭安全用电”时,可组织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的电路是否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如有,可记录下来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 实验活动中使用“生活情境”,领悟物理知识的现实性

课堂上老师围绕某一知识点的典型实验确实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但是课堂毕竟还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很容易导致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所以在实验中插入与该知识点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验,不仅可以方便同学理解该知识点,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物理”这一事实,从而在平时的生活中能自觉地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知识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能掌握其在生活中的利与害,在用小车、弹簧秤等实验器材完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拔河比赛”,在比赛中我分别采用光滑度不同的绳和平整性不一样的地面,让学生在比赛前先预测结果,再进行比赛,并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这既可以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作用、利弊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也有利于典型实验的完成,还可启发学生对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现象进行关注,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

四、 作业布置中深入“生活空间”,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

其实我们每天每时都可以会接触到物理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在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明白,物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在真切感受物理知识的作用与价值的基础上,主动地去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使学习物理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而不仅仅是课堂的讲授,所以在作业的布置中我经常会布置一些深入“生活”的作业。如在“电功”新授课之前可布置学生先观察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的工作特点;“静电现象”讲解之后可布置学生主动地寻找生活中防止静电危害的事例,并做相关的整理。学生一开始是以完成作业的心态去调查探究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慢慢习惯随时观察生活的物理现象,实实在在地体会物理知识的价值。

五、 关注社会热点,用“热点”点燃学物理的“热情”

信息技术的普及让生活以更快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每天生活中都在发生着大事,学生也会对此津津乐道,所以适时抓住这些热点,在探索中让学生主动发现许多事情中都有自己所熟知的物理知识的存在,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如当前日本大地震引发核危机成全球热点时,可以让学生就核能的和平利用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核电站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保证核安全提出各自的意见。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既能较好地展现自我,又能积累一定的核能方面的生活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物理世界的信心。

事实上,如果我们物理老师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归类、合成,使生活物理和科学物理能较好地统一,让物理教学能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理念,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刘晓晖 江苏省靖江市第五中学 214500)

上一篇:初中生数学思维问题的探索 下一篇:杠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