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管窥

时间:2022-09-16 03:06:12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管窥

摘 要:现阶段,为了满足高中生探索感知更多事物的需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改变了原来高中语文课堂沉闷、死板的教学氛围,还为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针对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重要作用

在教育行业中,采用先进的科技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美妙动听的音乐提高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模式的高中语文教学都是“黑板+粉笔+书本”,这种方式不但单一局限,而且沉闷死板,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多媒体技术参与的高中语文教学则大不一样,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通过文字的字体颜色、图像的切换方式以及图像进入的声音等来营造出一组丰富多彩、绘声绘色的课件。这些直观形象的课件可以在课堂上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有时提供相应的图片或资料让高中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讲述,从而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性并提高高中生的表达能力。而在进行一些特殊类型的教学时,教师会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不仅让学生感到了世界的神奇,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多媒体参与教学给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学生增加了一种学习的工具,在知识的传递中,多媒体技术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不仅增大了高中语文教学信息的容量,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技术以图像或者音频呈现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接受性强等特点,它能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超强的感染力,将教学对象的大小、虚实、动静等不受限制地再现于课堂,能将教学所涉及的事件过程等都展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扩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密度。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方便地在网络接触社会各个层面的作品,并且参与讨论,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审美是一件愉悦的事情,高中生对于艳丽和谐的色彩有着天然喜爱的倾向,源于这一点,高中语文课文中的美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创造美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审美的对象,从而产生美的情感,提升品位,陶冶情操。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荷塘月色》,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让学生带着美的心情,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接受美的熏陶。再如,高中语文中的《兰亭集序》,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书法、传统绘画等作品来配合教学,让学生欣赏到书法的气韵流注之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频等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美的形象,激发出学生的美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

能力。

四、资源共享,协作学习

多媒体技术给了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博采众长,例如,在备课时,教师就可以搜索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高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导学生提供了便利,还为学生拓展了学习语文的渠道。它改变了学生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来学习语文的状况,使学生可以在无限广阔的互联网中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窦娥冤》时,为了帮学生更好地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老师可以在课件中设置链接按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获取知识。多媒体参与的高中语文教学呈现了大量的信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当对同一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在校园论坛中自己发帖子,阐述自己的观点,经常与同学互动并交流学习,真正实现高中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还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巧妙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郝日花.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 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整体水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3).

[2]王永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4(02).

[3]王小燕.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2(08).

上一篇: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高效教学方法的探究 下一篇:打造政治学科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