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拓展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研究

时间:2022-09-16 02:29:45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拓展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职业性的特点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需增加行业性和职业性,从而要求以纯语言知识为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实践实习、科学研究等途径增加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企业经历,实现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拓展;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立项课题(2010JGB20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职业教育的功能是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即职业教育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综合发展的过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反映工作对象、内容和要求,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满足高职人才培养需要。

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大都直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且以英语教育专业出身居多,主要具备纯语言型知识,缺少专业英语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企业经历,并且很少有机会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因而缺乏职业英语实践能力,无法胜任专业英语的教育教学任务。英语教育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需求脱节,缺乏实用性,不具有职业导向,不能实施因“需”施教,导致学生学非所用。本文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专业拓展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研究,提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拓展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知识能力的复合性和实践性,以及对“双师型”教师的特殊需求,公共英语教师也不例外。

1、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这就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具备三个方面的主要能力:1)扎实的综合英语语言能力,即原来作为纯语言型教师所具有的能力;2) 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所有教师都应具备的能力;3)相应的专业能力,即应用型英语的能力,从而能够用英语传授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些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目前多数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相当缺乏,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各专业人才所需要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要求公共英语教师进行专业拓展以适应新形势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要求。

2、《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 [2005]57号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可使学生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运用。这就使以纯英语语言知识为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知识更新和转型的挑战。

3、各专业人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种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有英语能力要求的职业岗位越来越广泛。这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要有职场英语运用能力,即要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和基本的涉外交际活动;能阅读和翻译有关的英文资料,看懂工作仪器、设备、装备上的英文资料和操作说明,能草拟和处理一般的英文函电等,从而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各项业务活动。例如酒店专业的学生,要熟练掌握旅游观光、陪同购物、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等方面职业场景下的日常会话。这就要求公共英语教师也要有相应的在职业场景下语言交流的能力和运用能力,能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围绕工作任务完成而合理延伸,增加与未来职业岗位相联系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拓展的途径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拓展牵涉到方方面面,既需要学院层面从资金和时间上提供保障和支持,也需要教师自身结合各自的情况,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其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1、脱产进修。脱产进修,包括出国深造,去更高层次院校或机构继续学习诸如酒店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物流英语、机械英语、服装英语、计算机英语等,这不失为教师教育的最理想方式,教师可以最直接地获取需要的其他专业知识和信息。

2、 分批分专业进行短期培训。根据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对现有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划分,分批派去培训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各种机构提供的短期进修,如学术研讨会、外语教学研讨班、学术讲座等。对先进的教学经验和观念保持一种开放吸纳的态度,开阔视野,博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3、校内集中专业培训。有计划地聘请行业协会专家、专业委员会成员和专业教师到学校给英语教师传授其它专业知识和技能。

4、专业教师带动与合作。充分利用校内专业教师资源,实行专业教师带动英语教师制度,帮助英语教师快速熟悉某一专业领域。英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向专业教师学习,双方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更好地将英语教学与专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能更系统地设计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从而更快地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专业英语教师。

5、通过实践实习。学院派英语教师配合企事业单位完成或解决英语方面的工作问题,企事业单位给教师相关专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教师熟悉专业流程,了解最新市场信息和知识,了解该专业或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6、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积累、整理专业教学知识和经验,获得职业岗位对英语职业能力的一手信息,提升专业英语知识、能力,及时把握就业导向,更新观念,学习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实施好“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要求。

7、教师自身的提高与拓展。教师可从书店、图书馆、资料室、因特网等获取相关图书资料,阅读与各专业人才有关的英语知识,定期到所教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堂听课,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把握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上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职业岗位不脱节,保证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全球化社会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具有职业和行业特点的要求,因而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通过脱产进修、实践实习、科学研究等方式进行专业拓展,增加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企业经历,实现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高教司.高教司【2005】57号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2005

[2]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发展报告,2008:226

[3]邵红万.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J]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 90-93

作者简介:李惠桂(1969- ),女,广西北流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上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心理技术在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