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过程中课堂英语教学的反思及探究

时间:2022-09-16 02:11:15

新课改过程中课堂英语教学的反思及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的推进,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场所,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究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战场。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45分钟,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实现真正的质的转变。

关键词:课堂;英语教学;反思及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45分钟,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进行剖析,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课堂英语教学达到最优化。

一、新课改中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全校英语教师开展了各种英语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由原来单一的“照本宣科”到课堂形式灵活多样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可纵观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某些与有效教学不和谐的地方。

1. 教材内容太多,课时不够,教师难以把握

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觉得教材难教。内容太多,难以取舍,很难分清主次轻重。课时太少,交给学生自学不放心,教师在课堂上讲,教学任务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于是乎,经常出现“赶进度,赶课时”现象,匆忙完成教学过程,完全忽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教学目标很难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有效的课堂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而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却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2.课堂生动与有效很难统一

随着班班通的使用,情景教学的推行,从某种程度上的确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了师生互动,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设计的课堂活动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会儿小组活动,一会儿双方辩论,一会儿模拟采访,一会儿剧情表演,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积极,课堂表象热烈,但是究其课堂教学实质,结果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如果热烈的表象下是空洞的课堂教学,那么这些热烈的话题和放任自流的活动对学生学习就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教师没有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最终导致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

3.化启发式教学为满堂问“轰炸”

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有的老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未能注意方法与技巧,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累得要命,而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极度紧张,课堂教学并无新义,一问一哄,形式热闹,实则无效。其实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对高效活力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新人教版高中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形式活泼可爱,内容真真实而丰富,教学内容更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但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一些老师误以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拘泥于教材内容及教案,将新教材当作“圣书”来缴,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按部就班,照猫画虎,人云亦云,未能不考虑学生与课堂教学的实际。结果,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果甚微。其实,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英语教学的特点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接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料、报刊杂志。所以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合理利用班班通

班班通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起到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准确模仿与交际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电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上借助多维的立体效应,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显示其直观性与化繁难为简易的最优功能.。然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该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使用;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闪亮登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是当今从教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3.注重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注意个别引导和提问

使用情景法时,教师的语言要教材和学生们的知识程度,可以利用教具或日常生活中及周围所发生的人或事件,让学生表演。即使是以篇对话式的课文,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个情景,然后通过用英语讲故事的方法生动地讲给学生听。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具有思维层面的价值,就容易形成任务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激起他们 完成任务的热情和愿望。大多数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中,但也有个别学生总是游离于讨论活动之外,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加强引导和提问,多给他一些发表见解、回答问题的机会。

总之,新课程倡导“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关注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真正使有效教学的理念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上一篇:输电线路在电力施工中的管理刍议 下一篇:试论漏电保护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