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22-09-16 11:55:06

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 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工作者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中职教育更应该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目前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对策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更应该率先实现信息化。因此,了解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明确产生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目前现状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于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

根据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我对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人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实际,目前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如下:

1.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方面

首先,是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对运用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普遍没有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意义不明确,对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予重视。

其次,中职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不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不足,目前支持中职教育教学的教学资源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但是,中职教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意识不强,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也缺乏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而使这些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良好的作用。

2.在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方面

大多数教师能够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基本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不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水平不高,只是初步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一些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基本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少有教师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3.在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

许多教师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少许教师能够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教师上课还是用老三件“嘴巴、粉笔、黑板”,很少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基本不能为学生提供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能够很好地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不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有些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己的业务能力,但很少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学习情况;部分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但不能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合作与交流。

4.在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方面

少数教师能使所有学生公平应用学习资源,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一些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5.使用教育技术的环境和条件

不少中职学校还没有教育信息化基本条件,甚至连校园网都没有,更谈不上丰富的、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同时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缺乏相关教育技术培训。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教师数量急剧增加,教师培训还没有跟上,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更是没有得到重视,不少学校尚缺少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师资和设备。

二、对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分析

针对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进行分析,其原因如下:

1.中职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没有建立《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当然没有把它作为选聘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没有严格作为中职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2.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和条件

很多中职学校校园网还没有建立,或者虽有校园网,但是教师教研室、教室等教学教研公共场所没有网络设备,有的学校仅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中职学校的主办方加大资金投入,添加和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教学需要。

3.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不力

中职校没有明确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通过对中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来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措施。教师也没有学习新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4.中职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措施不力

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对中职教学质量严格监测和评价的具体措施,因而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不到位,因而,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水平缺乏评价的依据,缺乏运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压力。

三、提高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1.提高中职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根据2010年11月27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要实现这一中职教育创新计划,中职教育工作者务必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明确各自在实现教育信息化中的任务和目标,提高中职教育信息化认识,制订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措施,务必要把提高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放在教育信息化措施的首位。

2.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教育技术应用的环境和条件

国家、地方和学校主办方都应该筹措资金,按照中职教育信息化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必须的教育教学设备,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学校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与学习,应当做好两大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建设。

(1)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里指出,要开发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的三大系统:①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系统。②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③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包括资源获取、教研交流、进修提高等。

同时,建成国家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拓宽网络带宽、改造硬件、充实资源、培训教师,建设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这一计划的实现,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建设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计划里还指出,开通面向公众的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共享机制,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方式,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成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3.实施中职教育工作者全员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普遍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继续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开发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改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立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要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基础上,所有中职学校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校本培训,使每一个中职教师都接受教育技术的培训。

(3)校本注意培训内容和方法。①在中职教师培训中,把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作为主要内容,重点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训练。②培训师资的来源。各级各类学校抓住国家级和省(市)级培训以及机遇,派出有足够的教师参加培训,获得培训教师的资格和能力,回校担任校本培训的师资。③培训设备设施。每所中职学校都应该积极筹措资金,解决培训教师应该有的一切设备和设施,教育技术培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培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实践。④把教育技术的培训与实际的教学紧密结合。培训中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选用教师正在进行教学的材料为载体,所在班级学生为实践对象,使参培教师学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等。

4.将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绩效考核体系

(1)建立全国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体系。应当由国家制订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对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和测试,并发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证书,并将其作为任职资格条件。

(2)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已经成为教师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对每位中职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把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作为重要指标,让在教学中很好地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师得到褒奖,多得绩效工资,在评优晋级时优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

20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03)

[3]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解读,2005(06).

作者简介:胥果,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及应用。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上一篇:用评价演绎精彩缤纷课堂 下一篇:如何讲解“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