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价演绎精彩缤纷课堂

时间:2022-08-19 06:03:34

用评价演绎精彩缤纷课堂

摘 要: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实施肯定性评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评价;激励;兴趣;课堂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也许有点过激,但却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说,夸奖容易对学生形成正面强化作用,对师生关系而言,容易形成良性互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多用引导的语言激励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的思考成果给予恰当而及时的激励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实施肯定性评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下面就如何用好课堂肯定性评价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注意评价频率,彰显激励价值

师: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一朵美丽的花儿,是什么花?

生1:七色花。

师:真是聪明的小朋友!

师:你们知道这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

生2:七个花瓣。

师:说得真好,这朵七色花奖励给你,希望你待会儿继续举手,踊跃发言。同学们也不要羡慕,要多举手,也争取得到七色花哦。

师:一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两朵七色花几个花瓣?三朵七色花呢?……

生答略。

师:小朋友们好厉害,一下子就知道了答案。

师:从这一列数中你能看出1个7是多少?两个7呢?几个7是21?……

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填这些数的时候,有的小朋友算得非常快。

师:想不想听听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

师:真了不起,都会用乘法算了!

上述片段中老师的提问恰当,而且及时的评价语言更显出老师的特色。“真是聪明的小朋友”显得老师多亲和;“真了不起,都会用乘法算了”这次老师没重复前面的“真聪明、真好、好厉害”,而是用“真了不起”,既不用重复单调的语句表扬学生,同时这个“真了不起”也不是虚空的表扬,因为“都会用乘法算了”,这里的表扬就有实质,就有了激励的方向,学生会知道,原来“会用乘法算”是很了不起的!

二、选择评价标准,照顾学生差异

生3:我写的是:4600、6400、460、640、40、60。

师:对啊,他写的6个数,一个零没有读,而且比较有规律。有不同意见吗?(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教师应善于从中发现错误中的正确因素,从而让犯错的学生不惧怕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4:老师,他写的不是四位数。

师:是吗?我们再来看一看题目要求(学生齐读题目要求)。

生3:老师我错了。

师: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

生3题目要求没有看清楚。

师:是啊,审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连要求的问题都不清楚,能做对题目吗?(不能),但你的错误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一共可以写出多少个数(6个)。

学生是有一定差异的。基础较弱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只注意到问题的表面现象(有时可能连这一点都不能完全把握),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这时教师首先应肯定他们的“表面”认识,更要对他们的学习态度(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等)进行表扬,消除学习的恐惧感,激发学习的热情;中等生能很好地掌握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能中规中矩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正确方法,从而维持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的热情;对于智力超常生,教师应通过“还有其他解法吗?”“还有不一样的解法吗?”这样的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一旦发现有智慧火花呈现时,教师充分肯定他们的思考成果,同时通过暴露其思维过程,让大部分学生分享这样的成果,从而激活其他学生的思维。

三、在活动中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反思、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本节课评价既有温馨提示与激励话语,又设计了三张操作性很强的评价反馈表,把评价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中,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与生生互动评价中自我反思,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赞美具有摧毁性!赞美具有建设性!”这句话告诉我们,言过其实的赞美具有摧毁性,适度的赞美才具有建设性。实践早就证明,肯定性评价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优化作用。但如何让我们的“赞美”之词准确而又得体,生动而又有效,决非一日之功。教师只有懂得多、看得远、想得深,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才能在评价中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更广天地的窗口。

参考文献:

[1]李春芹.绿色评价演绎精彩课堂[J].文学教育,2012(20):28-29.

[2]孙晋芳.我看“课堂评价”[J].实践新课程,2009(3).

[3]贾书琴.精彩评价演绎智慧课堂[J].中外教育研究,201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川北小学)

上一篇:如何写好植物作文 下一篇: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