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时间:2022-09-16 09:37:17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功能,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一、优化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让创新真正走进数学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有潜能的人;要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优化新知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有目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动流等行为,从外到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注重实践活动。对于从生活实际引发出新知识的教学,要尽量提供原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比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我不是把“底乘高”这一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运用于教学。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出示平行四边形,再提出:平行四边形可不可以转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呢?学生通过学具摆、拼、移,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而它的底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它的高就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它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这样由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注重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孩子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品质,也许终其一生都会缺乏独立性,更别说有什么突破和创造了。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放手大胆的让他们尝试探求新知,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优化导入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疑导入

疑问、矛盾,总是思维的启发剂,这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到活跃,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讲“用X来解应用题”的方法,因为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就可以做出,但老师要求利用X列等式来解答,学生列不出,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导入新课。

2.质疑导入

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例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先让学生复习89=( )-1,101=( )+1等等算式,然后出示例1:59+127=( ),让学生很快算出答案,有少部分学生很快能回答,但大部分学生处于暂时困惑,并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趁热打铁,导入新课,既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操作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如能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摆一摆,量一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意识

优化教学手段就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恰当配合,从实际出发,用比较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比较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优化媒体的选择与组合,以实现电教媒体在整堂课中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使用时机。例如,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录音讲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演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投影与学生表演相结合演示“相向”、“相遇”、“相距”、“同时”这些词的意义,使学生直观地领悟了“相遇应用题”。

五、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还应当设计一些开放题,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提问情境。

1.一题多解的训练。例如:解一道应用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一个店运进暖水瓶5箱,每箱有12个,每个卖16元,问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此题可以:16×12×5;16×(12×5),评价时,先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

2.一题多变的训练。例如:换条件“果园有梨树120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问桃树有多少棵?”可以改问为“梨树和桃树一共多少棵?”……这类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3.一题多验算的训练。例如:“5×12=60,可以用60÷12=5,也可以60÷5=12”,这样不仅验证了原题的解,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乘、除的各部分间的关系的理解,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

六、优化课堂总结,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学习过程的回顾,是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梳理。总结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再现并概括当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整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三是为下节课学习提出必要要求,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两方面的准备。可让学生通过思考对自己的思维结果进行梳理、联想和想象,梳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学习结果,体验“再创造”成功喜悦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又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查有梁.“启发——创新”教育模式建构. 课程·教材·教法,1999(10)

[2]郭思乐.数学思维教育论.教育出版社,1997(2)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上一篇:中国矿业大学:用制度涵养师德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