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时间:2022-08-28 12:14:52

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师生面前,教材的版面设计形式新颖,内容编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优美动听,富有感召力。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呆板乏味、内容单调的课堂变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学习乐园,成为每一个任课教师的中心任务。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活跃了起来,起到了良好效果。

一、领会新课改理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新课改下的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由学习的客体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实现。关爱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备条件。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更新观念,改换自己的角色,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其次,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犯下的错误,才有耐心去塑造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应做到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感受到鼓舞,树立起蓬勃向上的学习动力,迸发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时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护,感受到教师是良师,也是益友,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谐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也会随之形成。

二、优化学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友好交往礼为先”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快乐的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这堂课的简要教学片段实录是:课前,我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者,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情景考题的纸片放在一个密封箱里,并说明比赛规则:(1)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境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2)欢迎其他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验选手的礼仪水平;(3)由同学推选出的5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并由评委给参赛对方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已跃跃欲试,5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已正儿八经地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表现看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学生参与气氛活跃。

三、依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1.教师首先要设立符合学生学情的学习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学会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状况的差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再接再厉,再上一层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达到合格,明白基本知识点即可,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形成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可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教师可布置多层次作业与练习

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多层次作业和练习,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应及时地向学生反馈作业的情况,鼓励学习的积极性。

四、预留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新知识的重点、疑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学生的认识冲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专心思考。同时,在学生思考问题过程中应给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和途径,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出现认识偏差时,适当进行补充,帮助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其次,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教材是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来组织编排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依据,可读性非常强。因而在教学中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自求解决的良好习惯。

五、提供机会,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首先,要提供让学生说话的机会。语言不仅是课堂上师生交流信息的工具,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以便于师生更好地交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条理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答疑解惑,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说话中反馈、了解情况,以及时调整学习过程。

其次,要提供让学生实践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知识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能理解掌握。亲身实践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使所学知识牢固化。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去实践,去调查研究,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总结与评价的机会。按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总结与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回顾,提高课堂总结与评价的质量。当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方法、重点、难点及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等进行总结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可以吸取他人之长,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以利于自己不断进步。

总之,作为教师应学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主动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运用交互白板,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体育模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