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发展空间的再寻找

时间:2022-09-16 07:28:23

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发展空间的再寻找

摘要: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创新人格培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当下的创新人格教育理论似乎难以解答当前在教育实践中碰到的许多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也逐渐的沦为形式化。因此,本文在反思现阶段大学生人格危机问题的基础上,就创新人格教育理论的发展空间进行了三方面的路径的融合,国际视野的“重构”之路;本土文化的“考古学”之路;教育实践的“应变性”之路。本文就丰富和发展中国现有的创新教育理论,引领创新人格培养走出教育实践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Abstract: Innovative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basic concept of our education reform and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 of innovation personality. However, the personality of education theories seem to be difficult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developing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 of students gradually become formalism. 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the personal crisis question analysis the space of developing innovation education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path merge,the internationnal "restructured" road, indigenous culture "archaeology" road, the practice of "strain" road. This paper will enrich and develop china's existing innovating education by personal training theory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pligh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人格教育理论;三维路线

Key words: innovative education;theory of self-personality;three-dimensional choic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10-02

0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智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合乎常理的思路进行的:即人的智能水平越高,其创新效率就越大。然而,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研究表明,智力和创新能力二者之间并非彼此都是完全吻合的。专家们开始关注到人格因素是构成创新性作业的一个重要维度。然而,当下的创新人格教育理论似乎难以解答当前在教育实践碰到的许多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教育也逐渐的沦为形式化。因此,反思现阶段大学生的种种人格危机,为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寻求出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人格的涵义

对于人类的任何一项高级行动而言,都必须由“想到要去做”、“知道怎样做”和“能够坚持做”三部分组成。由创新人格构成的意志维持系统则属于“能够坚持做”。[1]综合国内各学者对创新人格概念的阐述,笔者总结为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坚定的信念、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审视当前的创新人格教育,可以看出学校在人格教育方面出现了误区,过分的强调政治思想和道德培养,对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培养不够,使得大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创新能力不足,做事畏手畏脚,只能在固有的领域打转。

2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寻找发展空间的必要性

创新人格教育属于创新教育里的一个方面。在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中国的许多学者把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看成是模本,引进和借鉴成了高等教育理论界的惯用手法,直接照搬或者简单复制西方教育理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致使我国创新人格教育的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甚至还出现了人格教育的扭曲与形式化。

教育属于文化的和社会的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社会往往不同,因而全球普遍通用、历世普遍有效的教育理论都不可能存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而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和万能的高等教育理论。照此逻辑推理,教育理论由此地向彼地输出或引进必然需要一个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的过程,如果缺失或忽视了这些环节,其结果恐怕是难以避免的教育理论依附化或殖民化。[2]因为“一个社会的学术体系,若是无中生有地从外移植进来,这个学术体系的发展,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亦步亦趋的移植性格。倘若该社会的学术界深具批判反省与原创动力的话,则此移植性才可能逐渐消失。但是,倘若社会缺乏产生自发性批判和反省的动力,那么,这种移植性格势必会一直延续下去,严重的将腐蚀学术的原创活力,终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术风格。”[3]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都有其独有的制度性根基和教育传统,在一个国家实践很成功的教育理论在我国不一定可以存活,所以在中国绝不可直接照搬或简单移植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而应从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出发。[4]

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应该立足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实践,以新的理念与方法去研究和反思本国的教育实践困境,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与矛盾,完善甚至重构现有的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同时,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同时,很多专家都忽略了或者说放弃了在本土创生出独立形态教育理论的价值追求来接续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与现实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发掘出教育学智慧的努力。所以,笔者认为要借鉴吸收优秀的教育理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它们与本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思想之间寻找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

3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寻找发展空间的路径

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发展的路径应该有三向:一是如何引进与借鉴外国创新教育理论。其核心和焦点在于如何对外来的教育理论进行理性的选择、批判和反省。二是如何批判的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立足于本土的文化进行创新人格培养。三是对不同类型与专业的学生不能统一归纳成培养一个模式的,有所侧重的进行人格训练的。笔者认为这三个路径的融合是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充分发展的最好的出路。因为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不仅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教育文明成果,也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还要立足于教育实践,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换言之,有效的实施创新人格的培养就要走一条基于国际视野的“三维”路径。

3.1 国际视野的“重构”之路反观近代国内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他的发展是“抄”、“仿”、“搬”、“学”的过程,抄袭日本,模仿法国,照搬美国,学习前苏联。任何一国的教育理论简单移植到其他国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如果对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缺乏一种谨慎的和理性的鉴别与选择,如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恐怕是难以估量的。

因此,当我们引进外国高等教育理论时,要保持适当距离和谨慎态度,要有反省与批判意识,敢于怀疑。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寻找在它们与本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思想之间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

3.2 本土文化的“考古学”之路一直以来,人们在认识上一直有一个误区:国际化与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否定传统文化。事实上,在本土创生出独立形态教育理论来接续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与现实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发掘教育学的智慧才是中国发展创新人格教育理论最好的途径。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培养有着阻碍因素,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摒弃传统文化和人格教育中的消极因素,深层挖掘和发扬传统人格教育中的优秀特质,使教育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样才能在实施中做到游刃有余。

然而,对待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方针,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传统文化自身也必须迎合时代潮流,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这才是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出路。因为,“从文化的立场看,认同必须经过自觉的奋斗才能实现”。[5]

3.3 教育实践的“应变性”之路创新人格教育理论需要走进教育现场,直面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针对不同类型与特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所侧重的人格教育。创新人格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具有个性差异,像艺术创新人才与科学创新人才相比,感情就更丰富,情绪更不稳定,拉斯(Russ)指出,“艺术创造者和科学创造者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对艺术创造者而言,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很重要的。”[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艺术创新活动更多是内省的过程,而科学创新活动更多是外显的过程。因此,艺术创新人才比科学创新人才更敏感,感情更丰富。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不能笼统的照搬创新人格理论,人格培养要特别注重“应变性”,使之具有典型的个体特征。

参考文献:

[1]万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其优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4.

[2]李枭鹰,魏晓娜.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本土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3]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

[4]李枭鹰,魏晓娜.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本土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5]杜维明著,岳华编.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0.

[6]Stemberg,R.J.Amabile,T.M.Lubart,T.letal,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83.

上一篇:议审计表达中的数字瑕疵 下一篇:对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