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瓶颈的最佳途径

时间:2022-08-28 02:55:56

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瓶颈的最佳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提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解决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并将两者实现最佳对接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list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hinese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proposed a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that can solve the financing needs of various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analyzed the path of best butt between the two, while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对接;市场建设建议

Key words: high-tech enterprises;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financing docking;market construction proposals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26-02

0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但离经济强国还相去甚远,国际地位与欧美相比仍处于劣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薄弱。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可以参照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学说,即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取决于一国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2009年,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中纺织、服装、鞋类、家具、钢材约占出口总额的20%以上。这是否说明我国的上述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我们在牺牲自己的资源、环境来满足世界的需求,这种出口结构不可能具有持续性,只有将高新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优势相结合,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近来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并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自身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积极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将技术与资本完美结合,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飞跃式发展。

1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3.3%,企业研发人员占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的71.0%。可见,企业尤其是我国的5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根基之所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1.1 创新企业数量众多2004-2006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创新活动的有8.6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2008年仅全国54个高新区企业总数为52632家,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1.2 资金需求巨大从行业分析看,开展创新活动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是医药、仪器仪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而这些行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如一个一类新药的研发费用可能高达数亿元。

1.3 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在上述全国54个高新区5万多家企业中,按营业总收入规模分类,其中:营业收入大于1亿元的占11.4%,1000万-1亿元的占29.1%,500万-1000万元的占10.5%,500万元以下的占49%。可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相对来说更加活跃,这也是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1.4 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少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可见,企业资金是创新经费的主要来源,但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自身投入能力明显不足。

2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的股权市场已经搭建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2.1 主板市场主板市场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其主要服务于大型成熟,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一定主导地位的企业。实践中,一般发行前股本总额超过1亿元且发行前一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较易进入主板市场。

2.2 中小板市场中小板市场是指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中小企业板市场,服务对象主要是发展成熟的中小企业,其主要上市条件与主板市场相同。实践中,一般发行前股本总额在1亿元以下且发行前一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或近三年平均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的较易进入中小板市场。实际上,中小板是创业板出台之前的一种过渡性安排,相信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中小板市场将会重新定位甚至消失。

2.3 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是指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创业板市场,定位于服务成长型创业企业,重点支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特别是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九大领域的企业。实践中,创业板市场适合于“创新、成长”的企业,或“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强”的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较易通过审核。

2.4 新三板市场新三板市场是指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的技术系统运行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其为中国的创新型企业服务,亦可称之为“创新板”。目前新三板将由试点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扩大到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将正式定位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对企业盈利能力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及较好的成长性。

3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解决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

从前述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来看,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最终转化成生产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之所在,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企业采取何种最有利的方式进行融资呢?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一般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的先后顺序,前述创新经费来源也基本符合该理论。但鉴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征,其内源融资能力有限,债务融资普遍遇到贷款难的问题,如能通过权益融资将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

但进行技术研发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仅靠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难以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只有解决好投资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即具有较高价格的退出机制,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而这正好是资本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看到,创业板推出之后,其“造富”效应引起投资者的狂热追逐,相信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投资者的偏好,寻找最合适的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路径。

3.1 对于成立时间较短,年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下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议选择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挂牌实行券商推荐、协会备案方式,且当地主管部门给予每家挂牌企业100万元以上的扶持资金,可以基本覆盖挂牌所需的费用,从而实现低成本快速上市。新三板挂牌后与中小板、创业板一样,投资者以深市股票账户进行交易,为全国易市场,同时通过引入做市商制度,充分挖掘公司的投资亮点,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估值。新三板为挂牌公司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有序的股权流转平台,股东可按市场交易价转让股份,风险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可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对公司进行增资。随着资本市场的规范,新三板将会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至创业板。

3.2 对于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前述创业板的相关条件,特别是企业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在3000万以上,可优先选择登陆创业板。创业板市场发行市盈率较高,在同等条件下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

3.3 对于处于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前述主板、中小板的相关条件,可选择登陆主板、中小板。中小板相对于创业板而言,对行业限制较小,更适合于创新能力一般、业务规模较大的传统行业。企业登陆主板市场,将是企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极为有利。对于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可将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分拆在创业板单独上市,进一步提升融资能力。

4资本市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国家对技术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因此,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建议资本市场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4.1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工作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主板、中小板市场建设已相对完善,建议将借壳上市比照IPO条件执行。创业板刚刚推出不久,建议提高发行上市条件,将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提高到不低于30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每年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年增长率不低于30%,以降低市场风险。新三板尚在试点中,建议尽快扩大试点范围。

4.2 实行在保荐制基础上的注册制企业上市实行注册制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随着保荐制的多年实践,我国实行注册制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建议在风险相对较小的主板进行注册制的试点,并逐步推广到中小板、创业板。

4.3 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只有统一监管才能规范运行。为此,建议规范各种名义的产权交易所,将其纳入证监会统一监管体制下,充分利用目前运作较为规范的北京、天津、重庆等产权交易所组建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以解决众多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

4.4 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明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挂牌上市条件和市场规则,建立“能上能下”的转板机制,取消简单的退市制度,进一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3]《2008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4]《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9》.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9]《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10]《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

[11](美)罗斯,威斯特菲尔德,杰富.公司理财[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2](美)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中小乳制品企业营销战略分析 下一篇:基于物流完成周期的企业物流成本综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