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测评机制的探索

时间:2022-09-16 06:35:30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测评机制的探索

【摘 要】在目前高职院校面临转型的背景下,如何让综合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推进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将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本文拟从综合素质测评的定位和功能入手,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反馈,探索综合素质课程教学改革,力图推进综合素质测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评价促进教学,在总结中反思,通过建立和完善测评体系来推动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整体进步,助力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测评机制

全力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业已成为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实现自身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完成了建设布局成形、招生规模扩大、校园环境美化等基础工作,规模建设后前期遗留的问题开始凸显,发展进入瓶颈。其中比较受到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学中过于强调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熏陶养成,缺少意志、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使得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毕业生的短板,缺乏职业迁徙能力和适应力。为寻找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把发展目标转向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上来。希冀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的调整完善来获得职业院校新一轮的发展。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正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机遇。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测评机制的原则

培养目标决定教育教学模式,测评机制也理应以此为前提进行构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既要充分反映技术教育的内涵,体现时展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大学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要求。也就是说知识性和实践性必须兼顾,能力和素质应该并举。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不能仅仅定位于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在于启智,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面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时,能够批判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以此为前提,综合素质课程应该按以下原则进行设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基本的知识和思维模式,拓宽眼界和思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增强专业素养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开发,提高综合能力。

二、综合素质测评的原则和理念

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开展了不同模式的综合素质课程,评价体系也各有千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效果和预期相差甚远。在现实中综合素质课程被边缘化、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专职教师处境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

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认为知识、技能不是被动积累的,是个体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我们强调高职院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课程也需以此为原则进行探索,由目标教育转向过程教育,通过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理想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评价体系的激励、反馈和引导功能,强调主体的个性化和特长,使评价多元化。

1.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测评机制建立的前提

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的有机结合,教学中心转向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立足于课程,建立价值导向的评价机制,多种渠道配合,致力于培养有正确价值取向、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在测评机制方面应该以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为基础,个人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成熟为指引。在课程设置的不同模块学习中提炼出核心价值,区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督促学生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和职业规划来选课及获得评价。

除了课堂教学外,技能赛事、网络课程、办公技能、创新大赛、人文讲座等形式都可以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力求全面展示学生不同的特点和能力,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

2.测评原则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传统评价方式以考察为主要形式,分数是唯一标准;加之综合素质课程大多无重修、补考等相关制度,往往导致学生漫不经心,上课缺旷司空见惯,考试随便拼凑论文了事。这样的态度已蔚然成风。改革测评机制首先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和组织,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环节当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课程结束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均计入最后评价。对于综合素质课程也应该有重修制度,除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外,也能够加强学生提高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任何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着眼于内在素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不是漫无目的强行灌输。基于此,传统教学方法不顾及教育对象的特点,不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满堂硬塞知识的模式必须改变,课堂学习时间和内容有限,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整理、课余小组互助、多种方式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对于这样得到的知识,学生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更容易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因此在综合素质课程中,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教师尝试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提出能力和态度的针对性要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学会运用和转化。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活跃课程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成绩的评定也采用了实践成绩、口试等多种形式的评定方式,考勤、实践课时、课堂表现成为决定学分的主要环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教师对于实践课程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有益过程。教学过程中能较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同学们也对素质课程改革进行了肯定。认为课堂上有了同学的位置,不再敷衍学习。课堂气氛活泼,同学们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3.发展性的评价观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综合素质教育致力于创造出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教育模式,如果过于重视分数和结果,忽视学生感受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以评价来促进素质教育工作是我们教研科研的推动力。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理念必须贯穿于整个测评机制的始终。

在教学环节中,应该考虑不同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比如说高职院校一般有专科、中专、五年制大专,招生模式也分统招、自主招生、补录等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积累不一而论,实在无法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方法,在课程开发和设计时就合理安排,尽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我们提出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在必修和选修的选课体制上,根据学生知识的侧重点、掌握程度和职业规划,在选择了核心的必修课程后,围绕核心选择相关素质课程,在最后完成了规定的学分后,得到关于该同学在该领域的一个全面评价。比如说建议文科的同学选修自然科学的课程,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后,除了分数,还可以有描述性评价,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特长进行总结,或者是证书类评价。这样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指导作用,也可供用人单位参考和选择。

综上所述,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重要性不言而喻,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部门多,管理工作难度极大,切实推进工作必须由学校层面进行发起和统筹,各个部门全力支持方能取得实效。

在测评机制中,比较难以突破的是测评的定性与定量的问题。传统计分模式重在结果,学生往往平时敷衍,考试东拼西凑,效果极差。我们试图在这个环节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容易定量的因素有:课程成绩、奖惩情况、相关证书等;不易定量归于定性的因素有:责任心、团队意识、信息收集、表达、创新、诚信等。

从机制来看,学生处、团委、各学院、职业技能处、教务处等部门均有职权和责任,通过考试、评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行为来参与。从实施来看,课程的设置和教师能力培养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我们既需要可比较的定量指标来对综合素质的实施进行反馈,也应该对学生提出反映学生特长、核心能力的定性评语。既要重视知识的掌握积累、能力的提高。又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学校、社会、个体多方面提高认识,建立制度,共同关注。测评机制的构建是其中重要环节,我们力求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从专项能力培养开始,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结束。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程,重视测评的过程和结果,致力于培养有正确价值取向、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尹景玉,齐福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载《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3]潘钥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载《天津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11期.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7期.

[5]陈向明.《参与式教学与教师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罗林燕(1978~ ),女,拉祜族,云南省临沧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教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浅议小学低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下一篇:快乐手指游戏 促进孩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