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真我”

时间:2022-09-16 01:12:00

写作之“真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充斥于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便屡遭人们诟病,甚至有人为此总结出各种搞笑的“段子”――每年一到高考,古今中外的名人就开始忙了,屈原不停地跳江,项羽一遍遍地在乌江自刎,可怜的司马迁要一次次残忍得遭受宫刑。太多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辞藻华丽却空洞无味的排比句,言必称名人,论必引经典,通篇文章看似内容丰富,却“只为他人做嫁衣”,没有一字一句是发自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作文中出镜率很高的一组排比句:“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似乎很优美,但仔细研读,却不知所云,不知作者想说的重点到底是什么。然而类似的排比段落,却极受学生欢迎。

应该说,出现这样的作文倾向,不仅仅是学生的过错,甚至可以说,学生的过错都还在其次。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反映,自己用心书写、语言朴实的文章得分只为中上水平,而那些满纸名人事迹加华丽排比句的作文,却往往可以得到高分,受到教师的青睐。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观,又在更深层次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刘勇老师在《写作,请还学生自由与真实》一文中,也指出当下的许多“高分作文”其实都在“掉书袋”。模式作文大行其道,学生一方面在努力模仿这种呆板的语言腔调,一方面又在内心对其深恶痛绝,如此,学生们对作文本身也没有好感,提不起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论是平时的练习作文,还是考试作文、竞赛作文,优美清新的写景、细腻的人物白描、精彩的场面描写、深刻的心理刻画,这些本应是作文应有之义的元素,却越来越难以看到了。当我们在阅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时,会醉心于其中对英国平原上晨雾的细微描摹;在阅读梅里美《卡门》时,会对其中卡门的肖像、神态、动作神情等的描写印象深刻;在阅读司汤达《红与黑》时,会由衷叹服作者对各种人物心理描写的深入细致。这些世界级的文学巨匠的水平,当然会让大部分学生不能企及,但我想表达的是,没有人可以凭借罗列三位名人构成一篇文章而成就名篇佳作,要想文章打动人,就必须写出最真实的自己。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对话,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处于不同境遇的人的心境。然后,写文章的时候,用自己的思想去组织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当然,在当下这种全民崇尚假大空,虚假文章受欢迎的写作环境下,实现这种从假到真,从他人到自我的转变,是十分困难的。这也不单纯是学生的责任,更是教师的责任、命题者的责任,是每一位关心作文教学的人应有的责任。当学生的文章中,坡、居里夫人换成了邻家的顽劣小孩、班上的叛逆小子;当教师的批改中,多肯定那些朴实真实的文字,少赞扬华美空洞的辞藻;当阅卷者的批阅中,多看一眼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表达,谨慎对待满纸名人事迹的文章;作文,便不会那么无趣了。

上一篇:青春长在背光面 下一篇:引、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