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交换论与功利主义\行为主义交换论的比较

时间:2022-09-15 10:57:50

结构交换论与功利主义\行为主义交换论的比较

摘 要:将布劳的结构交换论与功利主义交换论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进行比较,从理论基础及目标、社会交换的概念、交换的启动机制、交换义务与互惠规范、公共规范、权力分化与冲突这五个方面来详细叙述《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的交换论思想可以看出:尽管面劳的理论存在不足,但其理论贡献是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结构交换论;交换义务;互惠规范;公平规范;权力分化与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063-02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由于只注重对社会宏观的社会结构分析而忽视了微观的人类行为分析,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社会现象上的不足日益凸显。在结构功能主义日渐衰微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的交换理论开始初露头角,成为了微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核心内容,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了社会学理论中最重要、最多产的分支之一。而这主要归功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两大功臣:霍曼斯与布劳。

霍曼斯主要从行为主义的方法角度研究人类的交换行为,而布劳虽同意行为主义是交换这一基本社会过程的基础,但他认为必须跳出对人类行为过分简单化的行为主义定义,最终,他发展出了一种辩证的方法。该方法强调,在从交换中产生的整合倾向中,存在对立的力量和潜在的冲突。其交换论思想主要见诸于《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这本著作探讨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生活如何被组织成由人类交往构成的日益复杂的结构,并试图从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来解答这一问题,通过对支配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交换关系的互惠和不平衡过程的微观社会学分析,为发展对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宏观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但这如布劳自己在第二版引言中所指出的,虽然他试图用关于交换过程的微观社会学理论作为建构关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宏观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但是对交换的微观社会学分析比向宏观社会学理论的过渡更为成功。基于这个原因,本文就试图将焦点集中在对交换的微观社会学分析,通过与经济学的功利主义、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的比较来详细叙述布劳的结构交换论的内容。

一、理论基础及目标

功利主义交换论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的经典命题基础之上,认为人是自由人,他们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里同他人进行交易或交换时总是寻求物质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同时人在市场中也是自由的,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能够考虑所有的替代性选择、进而理性地选择能使其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则是个人的心理取向,他把社会交换归之于个人的功利计划与内在动机,认为交换能够还原为支配个体动机的心理学原理,致力于从支配个体动机的心理学原理中推导出社会交换的原理。而布劳认为这种心理还原主义的局限在于忽视了社会生活中突生特征,并完全根据支配个体行为的动机来解释它[1]3。

布劳的交换理论与前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的独特的社会特征这种观念,他首先假定社会结构具有不能根据亚单位的属性来理解的突生属性,即“在社会学中,不仅待解释的术语,而且用来解释的术语,都是社会性的”[1]3,社会交换的概念应将注意力引向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中的突生属性。因此根据布劳的观点,“交换理论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构成交换的互惠过程,根据交换原理来解释社会生活,而不是根据动机和隐含的心理学原理”[1]3。

二、社会交换的概念

功利主义交换论所描述的交换是“理性人”之间的交换,是在利益最大化驱使下基于理性盘算的物质交换,却忽视了人们之间的非物质交换。霍曼斯认为社会交换概念含义非常广泛,是“一种至少在两个人之间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活动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多少有报酬的,还是有代价的,”[1]142,即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社会交换,那么,“根据这个概念,一旦我们对社会交换敏感起来,我们就能到处看到它,不仅在市场关系中,而且在朋友关系甚至在爱情关系中,以及在这些极端之间的以亲密形式出现的许多社会关系之中。”[1]143可社会交换的广泛性却使得这个概念失去独特的意义。

布劳“社会交换,指的是人们被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并且一般来说确实也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的回报所激励的自愿活动。”[1]148因此他认为主张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这种活动取决于能否得到对方的奖励反应。如果人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反映,那么交换就不成其为交换,活动也就不会继续下去了。布劳认为,社会行为能否成为社会交换,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个人在与他人相互交换时,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自己的目标;为了确保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采取合适的手段。而且社会交换不仅有着物质交换的意义,也有着其本身的内在意义。

三、交换的启动机制

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都认为人们之间的交换来源于人们对利益的关注,是一种工具理。

布劳认为人类大部分的愉悦和痛苦都根源于社会生活。人们在他们的社会交往中寻求的一种基本报酬是社会赞同,因此人际间的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是不管出于任何原因去接近另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布劳认为,社会吸引过程导致社会交换过程。因此在进入交换关系时,每个人都揣测别人的需要,从而操纵自我让对方相信自己有对方需要的资源,并且暗示对方自己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回报的承诺。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继续交往。

四、交换义务与互惠规范

“一个向他人提供有报酬的人使他人负有了义务,为偿还这一义务,第二个人一定要反过来向第一个提供利益。”[1]144因此布劳之处交换的必要条件是,“为了继续得到所需要的服务,个体们要为他们过去已得到的服务履行义务。”[1]147而社会交换的义务与经济交换义务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交换承担的是非明文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不能在事前做出明确的规定,也不能对回报的性质讨价还价,而现代人类的经济交换则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而进行的,回报有着明确的数量和价值规定。这种未加规定的义务,使得社会交换要求要信任别人会履行他们的义务,参加社会交换的各方都能拥有个人的义务感、感激感和信任感。

随着互动双方交换义务与相互信任关系的确定及交换报酬的日益增多,最终导致“调节和限制交换的群体规范出现了,包括基本的和无处不在的互惠规范,这使得不履行义务的人要受制于群体的制裁。”[1]147

五、公平规范

布劳和霍曼斯一样都认为随着人们建立交换关系越多,就越会受到“公平交换”规范的制约,其中霍曼斯将之称为“分配正义”规则。不同的是“霍曼斯没有明确强调指出促进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投入的社会规范隐含在公平或正义这种概念之下,而事实上却认为它是一种天然的感情”[2]226。

公平原则是说,人们根据他们的投入以及根据他们的报酬来比较他们自己,并期望报酬方面的差别符合投入方面的差别,在交换过程中,公平规范越是得不到实现,人们就越是感到愤怒和不满意,就越有可能通过对那些违反公平的人表示谴责,有时甚至是表示敌意和憎恨来发泄他们的不满。而布劳则比霍曼斯更加明确地阐述了公平规范,他认为,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利益,人们需要对给予自己以利益的对方作出回报,这种需要就是社会交换的“原动力”。而群体规范,包括基本的和普遍存在的对等规范则控制着具体的交换活动。

六、权力分化与冲突

布劳的交换理论与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认识到了交换论和冲突论的异曲同工之处,因为交换过程不仅产生了制度化的模式,而且产生了反对这种模式的力量,这首先是由于交换产生了权力上的不均衡。”[2]289

正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交易中所引起的义务不平衡造成了权力上的差异。未作回报的、反复发生的利益迫使接受者服从提供者的要求,因此赋予了后者支配者前者的权力。”[1]207布劳从那些需要别人提供服务的人所有的四种替代选择出发,推导出了权力的四个条件。当群体成员能够提供一些作为回报的资源、获得所需之服务的替代性来源、潜在地利用强制性力量或者减少对这些服务的依赖时,个体就获得了独立性。同时这四种替代方案的缺失状况界定了权力的四个条件:“如果人们没有充分的资源,如果他们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案,如果他们不能使用强制力量,如果他们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案,那么能够提供满足这些需要的利益的人或群体就获得了支配他们的权力。”[1]207

冲突则产生于交换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当上级对下级提出了过多的要求,同时违背了互惠规范和公平交换规范时,下级就会体验到剥削和压迫;当这种剥削和压迫被下级集体性地体验到时,上下级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当受压迫的集体成员间有着亲密的社会沟通时,他们彼此之间交流的愤怒、敌意和报复的情感就会促成一种社会共识的产生,公而合法化并强化这些情感,上下级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总之,与功利主义交换论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相比,布劳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学家中较少遭到批评和质疑。一般认为,布劳的理论是在综合了西方社会学三大流派――功能主义、冲突论、符号互动论和霍曼斯的微观交换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布劳关于现存制度培育了导致自己毁灭种子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其理论仍难免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心理学的分析仍是布劳生活理论隐含的起点;布劳虽看到了社会中的利益冲突与不公平,但仍不能发现产生它们的原因及消除途径。然而,无论如何,布劳的理论在社会学中仍是经典的,尽管存在着不足,但其理论贡献更应为我们所关注。

参考文献:

[1]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

[2]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论现代科技的社会伦理危机及对策 下一篇:从人的异化的角度反思小悦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