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

时间:2022-09-15 09:28:12

浅谈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

摘 要:在现今社会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靡然成风,这种拿着几本书或者在座位上贴着小纸条表明“所有权”的行为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通过囚徒困境的心理分析这种占座现象的成因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囚徒困境

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很严重,尤其在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以及一些资格认证的考试时间段,关系交好的室友、朋友、同学相互间帮忙占座,一个人占一排,其他人姗姗来迟。这种情况下,对于没有座位的同学不公平。有的时候占一天的座位,朋友可能都没来,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侵害了其他学生的权益。

1.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成因

1.1供不应求

现在的高校师生人数基本已过万,而高校图书馆的座位数是有限的,不会人手一个位置,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需要学生自己去争取,起不来床的学生就会想其他办法来保有座位了,例如,请朋友帮忙占座,或者前一天晚上就把书本留在图书馆占座等等。当供不应求时,各种通道,十八般武艺就会都上来了,大家各显神通,都希望得到一席之地。

1.2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因为不占座而没有座位的同学,看到没有得到实质性惩罚的占座的同学有了个体的实质利益,就会产生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建筑物的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放任去打坏更多的窗户。长此以往,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如果对这种无序状态不加以制止,就会滋生更多的无序行为。同样的,如果放任高校图书馆产生破窗效应,使学生的行为肆无忌惮,就会产生更多的危害。

1.3学习压力

现在社会大学生人数众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学校期间,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做充分准备。各种各样的证书需要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教师从业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等。无论以后你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考入门证。高校学生虽然不必像初高中一样填鸭式学习,但是面临更多的学术压力与就业压力。这种时候,大学生就迫切的希望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能静下心来看书。而宿舍基本是四人或者六人间,相对生活化一些,有人看娱乐节目,有人打电话,有人洗衣服,晒被子,聊些有趣的话题等等,在宿舍学习没有相对安静的氛围。图书馆有很好的学习氛围,馆藏大量图书可供查阅,所以是大学生学习的最佳选择。

2.囚徒困境与占座行为

2.1囚徒困境模型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富翁被杀害了,经过搜查,警察锁定两个目标,将这两名嫌疑犯抓进了监狱,警察把他们分别关在了不同的房间里审问。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判10年有期徒刑;如果都抵赖,判5年有期徒刑;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抵赖,那么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有期徒刑15年。那么现在摆在两个嫌疑犯的面前各有两种选择――坦白或者抵赖。假设两个囚徒分别为囚徒A和囚徒B,如图1所示:

囚徒A

囚徒B 坦白抵赖

坦白10,1015,0

抵赖0,155,5

如图:最理想的结果是囚徒A和囚徒B都抵赖,两个嫌疑犯分别判5年,这样使两人整体的利益得到了最优化,但是对于个体而言都没有达到最大化。对于囚徒A来说,如果他坦白了,囚徒B也选择坦白,那么自己会被判10年;如果囚徒B抵赖,那么自己可能被放出去。但是自己一旦选择抵赖,主动权就交到了囚徒B的手里,使自己处于被动,这样风险太大。最终囚徒A选择了坦白,将风险降低。同样,囚徒B也聪明的将脑袋转了一圈,同样选择了坦白。聪明反被聪明误,两个嫌疑犯都被叛了有期徒刑十年。由于双方的不信任导致结果不算最好但也不算最坏,至少各自心里都有些安慰,有人陪着你蹲监狱,而不是自己一人把牢底坐穿。

2.2占座行为中的囚徒心理

在高校图书馆中,大学生的占座行为也存在着囚徒心理。假设同学A和同学B,同学A和B都有两种选择,占座和不占座。如果同学A和同学B都占座,那么会产生争吵,最终结果导致两人都得不到座位,得到的能量为0;如果同学A和同学B都不占座,那么两人就都有机会得到座位,两人均能得到3个能量;如果同学A占座而B没有占座,那么同学A得到6个能量而同学B损失了3个能量,反之亦然。对同学A来说,自己占座得到的益处为3,不占座得到的损失为-3如图2所示:

学生A

学生B 占座不占座

占座0,0-3,6

不占座6,-33,3

对于同学A来说,如果占座,有两种可能:同学B也选择占座,那么同学A得到0个能量;同学B选择不占座,那么同学A得到6个能量。而同学A不占座,得到的能量可能是负数,显而易见,占座可以使同学A的利益最大化;对同学B而言,也是占座使个体利益最大化。但是对于整个学校的其他个体来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同样的,对于整体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使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

3.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解决措施

3.1开展宣讲会,对学生阐明占座的危害性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会有侥幸心理,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图书馆上千个座位,我占这几个座位不会影响到别人的。但是积少成多,基本上有50%以上的同学有这种想法,同学们到图书馆就会看到,图书馆空位置能占到1/3,每隔几个位置上都被纸条和书本霸占着,但是座位上却没有人。这种个体行为的“圈座运动”充斥着图书馆,损害了其他无座位同学的利益。尤其在期末考试、考研等各种考试的前期,“圈座运动”更是加足马力,屡禁不止。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占座危害的宣讲会,重点培养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辅导员在开班会时进行思想教育,阐明占座行为的弊端。

3.2杜绝从众心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常言道:法不责众。很多学生在占座问题上抱有一种大家都在占座,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心理。但不是闷头发大财债主就不会上门来,个性强烈的没有座位的同学会直接把书本推到一边在你占的座位上自习。此刻,占座的同学有两种选择:一种告诉他位置有人占了,让人把位置让出来;另一种闷不吭声的让无座的同学得到位置。但是这两种选择的结果都不会令占座的人心里舒服,第一种双方一定会起冲突,第二种内心憋屈,自己辛苦占的座位拱手让人,不如不占。在心情不舒服的情况下会学习效率,这种不利己不利人的行为还是不要做。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念,错误的事情做的人再多也不会成为正确的事情,不能人云亦云。占座虽是小事,但是平常小事却能体现学生的道德意识。我们大学生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3增加供给,减少需求

大学生占座的行为归根到底是供小于求,想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需要增加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在这一增一减之间得到平衡。增加供给量是增加图书馆的座位,如果座位已经固定,不能增加,扩建图书馆的成本又太大,我们可以在教学楼里增加自习的教室,把自习教室里营造图书馆的氛围,设施齐全这样可以分散一部分学生来教学楼里学习,减少抢座的行为;减少需求量是指图书馆占座多的时间段一般在各种考试阶段,尤其是期末考试的时间段,学校可以把各个院系的考试时间进行调整,彼此错开一段时间,避开高峰期,使来图书馆的学生量是稳定的,这样便于图书馆馆员的管理。

3.4引进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

图书馆引进座位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学校有了自动配位系统,图书馆的每个座位都有自己的编号。学生进馆刷校园卡,在座位管理系统上选座位,等到从图书馆出来时,座位自动清空。这样做虽然程序有些麻烦,但是方便了学生整体公平使用图书馆资源。也就是说,虽然“麻烦了”了个人,但方便了整个系统,从而方便了每个人。

4.结论

从囚徒困境角度分析,大学生占座的行为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找到利益最大化的交叉点,使自己站在平衡点上继续前进。这种囚徒心理是基于不信任的态度,在遇到与个体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倾向于选择不合作的态度,因为这样个人的损失较小。对于学生在图书馆占座现象,要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引进图书馆座位系统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廖宏兵.高校图书馆不文明行为归因偏差和图书馆管理反思[J].图书馆论坛,2011(1)

[2] 郭曼华.基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图书馆占座分析[J]科技信息,2012(32)

[3] 林鸿熙.校园占座现象的博弈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5,12(5)

[4] 张亚宏.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5)

[5] 葛英.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的心理分析[J].文教资料,2014(18)

[6] 王玉霞.心理效应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2008,(2)

上一篇:对“超级保姆”菲籍佣人成中国富人新时尚现象... 下一篇:现代陶瓷设计系统化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