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独特而美丽的述说

时间:2022-09-15 08:48:31

电影音乐:独特而美丽的述说

[摘要]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语言,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王家卫无疑是20世纪最后20年华语电影圈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他以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基于此,本文以王家卫电影为例,分析电影作品中音乐的运用。

[关键词]电影;音乐运用;王家卫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诗经・关雎》同样有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见音乐的巨大魅力。当音乐走进电影,跟电影结合在一起时,就成了电影这门综合引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称之为电影音乐。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并伴随电影画面、剧情进展而产生了纯音乐之外的审美特性和审美功能。可以说是“银幕形象的一种诗意延伸”。正因为音乐和电影结合后碰撞出绚烂的艺术之花,电影音乐才备受青睐。

那么在电影中,影像与音乐是如何结合的?电影导演如何决定和使用音乐?在华语电影圈众多出色的导演中,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他迄今为止的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基于此,本文拟以王家卫的电影为例,试图阐释电影音乐对电影的意义。

一、激发联想,渲染氛围

音乐在电影中有一种延伸叙事或“补充叙事”的功能,激发看电影的人在音乐声中感受画面,想象画面之外的声音。如果音乐和电影的画面达到和谐保持音画统一的关系,视觉和听觉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画面和声音共同营造氛围。观众就沉浸在氛围之中,全身心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及导演的用心,思维不会游离在画面之外去听音乐,也不会在音乐之外去看剧情。如同王家卫所言“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于是音乐,成为一种提示,提示你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年代。在我自己的电影里,我会先了解这环境是怎样,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这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声音?所以往往音乐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也有的时候,我心里会先开始有一个音乐,完全不能解释。就是直觉悟认为这戏应该是这个气氛、这个年代”。王家卫的话充分说明了在他的电影王国中他需要画面和音乐的和谐。

2000年出品的《花样年华》故事很简单,没有太多华丽的成分,是常见的婚外恋故事。但整部电影的视听元素几乎都是呈现出风格化意识和唯美主义的色彩。片中选取周璇演唱的《花样年华》这首歌,就激发了观众的很多想象,渲染了那个年代的气氛。《花样年华》这首歌是周璇1946年在自己主演的电影《长相思》中所演唱的插曲。影片讲述的是在颠沛流离的抗战年代,妻子因与丈夫失去联系,失去生活来源,而不得不沦为舞厅歌女的故事。歌中所唱的“分离两地的痛苦、愁苦的心情”正与影片《花样年华》中男女主人公的心情不谋而合。尽管电影中两个人的言语不多,更多的是眼神上的交流,但配合着音乐旋律的深沉、悠长,观众在日常的生活之外看出了更多的东西,能够体会到两人内心世界的忧愁和淡淡的无奈。同时张曼玉的旗袍、发式以及片场的设置都弥漫着那个年代的浮糜气息,这种气息在缓慢、沉重的音乐声中同样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从始至终,音乐不断地引发观众对那个已经逝去但仍像幽魂般绕在很多人包括王家卫脑中的花样年代的各种遐想。可以说《花样年华》是王家卫的留声机,这部留声机不断地播放着五六十年代的老唱片,不断播放着老歌《花样年华》,不断播放着很奇妙的爵士乐,这些都让观众不断地想起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王家卫电影中的留声机真的具有勾起人回忆、让人怀旧的功能。

用音乐去阐释画面,同时也用画面注释音乐,这使二者都拥有了单独使用时都不曾拥有的“指示能力”,而这种合成的“指示能力”恰恰符合观众的审美情趣,使观众很容易感受到王家卫影片所渲染的环境氛围,同样也让观众通过联想,与王家卫的影片达到了一种情感上的沟通。

二、传递人物的精神状态

音乐就其本质来说,并不擅长表现视觉上可以把握的现实世界中有形的客体,而是善于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抓住人类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用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更是电影借助音乐的主要目的。音乐以音调起伏和旋律的流转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的形象”,是描画、传递人物内心世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直接打动人心,唤起欣赏者思想和心理情绪上的共鸣。

如果说留声机具有记录时代并让人勾起那个时代的遐想的功能,那么王家卫电影还赋予留声机另一个功能:记录情感。“王家卫的作品都围绕着百无聊赖的孤独的角色,而伴随他(她)们的往往是哀怨缠绵的角色。”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寂寞。寂寞,实际上就是不懂得爱,不会沟通,寂寞的人就是不懂得说也不会说。人物就像《花样年华》的女主角张曼玉空灵般的行走一样,尽管所属的世界繁华、热闹、喧嚣,但人物始终有一种无所归依的生存体验,空寂、冷漠。与之相匹配的是,悠长、低缓的主题音乐(指的是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作曲的“Yumeji’s Theme”)不断地回响在影片的各部分。

在《花样年华》中,刚开始时三步舞曲缓慢、沉稳的节奏,之后是中提琴悠长、轻柔的旋律,在这样舒缓的声态中出场的主人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愁吃穿,精神状态并不昂扬。接着在吵闹的麻将声中,夹杂着悠扬的小提琴和声,女主角百无聊赖地打着麻将,透露出无奈和悠长的思绪。中间男女主人公相遇在狭长的楼道上,没有台词,小提琴的声音出现了,恰如其分地代替了主人公的语言,弥补了单调的视觉形象。传递出主人公压抑、忧郁的情绪及彼此的相互探视和渴望。不久,相遇的画面和小提琴的声音再次重复展现,不断地强化着人物的情绪。

故事结局的音乐依然是主题音乐的三步舞曲,大提琴的忧伤占了主导地位,主角在忧伤中结束了一段情感。此外,影片中还有三首由黑人爵士乐歌手NatKing Cole创作的拉丁情歌,有点沙哑和磁性的男声的音色、爵士风格典型的节奏型(变化不多)、弦乐、小号、钢琴的伴奏、带点慵懒味的旋律,另外还有着拉丁音乐中的热情、愉悦和趣味。这三首用葡萄牙语演唱的歌曲被王家卫挪用过来在片中来预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那种既渴望又无奈的心情被歌曲渲染得淋漓尽致。

男女主人公之间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葛和精神状态,单纯从视觉符号并不足以描绘。而音乐可以有一个很强的、用来形容精神状态的指示功能。有些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奇妙感情,王家卫用镜头和留声机配合表达。产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

三、加强影片的连贯感

当电影中的音乐不断地渲染氛围、传递人物的情结时,也就在间接地引导着故事情节的进展,让后面故事的 进展顺理成章。音乐的旋律也不断地调动观众的感官去感受、猜想情节的进展。特别是在蒙太奇镜头多的电影中,音乐对镜头结构的连贯作用更是突出,它能使一些分散的镜头在观众的思维中组成一定的结构,自如地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画面连成一气,而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电影中,一段完整的歌曲(音乐)往往能完成镜头转换和场景衔接,这对于王家卫相对破碎的画面效果尤其重要。

《阿飞正传》就像片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时候。”一样,影片中只有人物,并无完整故事,导演通过镜头不停地为观众展现香港青年人的生存状态,故事若有若无,人物展现完了即结尾的时候。而能够连贯成片除了人物彼此的关系外,很重要之处就在于片中的音乐。几乎在每一个叙事小段落的结尾处,都会出现一段音乐。电影中选的音乐分别来自巴西的Los Indios Tabaiaras和古巴的Xavier Cugat音乐,共同特点是浪漫、热情、不羁、乖张。王家卫在电影中一连用了Xavier Cugat的六首作品:MyShawl,Perfidia,Siboney,Maria Elena,El Cumbanchero,Jungle Drums。比如在影片的35分钟处,苏丽珍离去后,此时响起了优雅、舒缓而略带感伤的My Shawl,在这个段落的结尾,警察借钱给苏丽珍后离开,那首伤感的My Shawl再次出现,将类似风格的音乐在片中不同人物身上反复出现,就让人强烈地感觉到,虽然人物彼此间的关系是偶然形成的,但他们都是同代的人,有着同代人的烦恼和体验。影片尽管镜头变幻莫测,但依旧是同一个故事。

《阿飞正传》中,类似这样的处理手法被反复多次地使用,无疑导演是有意地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其深层意义在于:填补情节严重省略后带来的感受上的空白,省却了所有不必要的交代性的镜头和对话,在对故事的理解上,我们很多时候是通过调动格式塔心理来完成情节内容的大量省略,在形式感受上容易产生支离破碎感,而音乐的多次出现,无疑有助于减弱这种形式感受上的支离破碎感。

四、促进影片跨文化传播

作为一名华语电影导演,要使影片跨国化,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必须首先打破不同地域之间(台湾、香港、内地以及海外的华人)的文化边界,其次还必须处理好各地域间与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深入的相互渗透,即“世界性”和“全球性”的社群。但是另外一方面,不同地区由于历史背景、文化风气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所谓的“文化鸿沟”。因此当一个文本到另外一个族群的文化语境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就是一种完美的媒介。音乐的语言是共通的,都是使用五线谱,因此音乐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

从音乐的运用来看,王家卫很能自在地游走于跨文化之间。2008年10月10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在百大电影中选出“最佳原声大碟”,《花样年华》榜上有名,该片被赞执导手法及音乐富有怀旧味道,其华尔兹配乐令悲伤镜头更完美地衬托出片中情侣的无奈。《每日电讯报》的解读可以说很好地传递出电影的意味。

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曾说:“有声电影的到来开启了一个大好的时机,伴随音乐最终完全由电影制作人控制。”可以说音乐为电影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听觉形象的无限性扩大了视觉形象的无限性,止电影人也让观众有了更丰富的符号选择。王家卫的电影完美地达到了音乐和电影的有机结合,我们有理由期待电影人在声画结合上有更好地运用与超越。

上一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下一篇:从文化差异谈中西电影命名异同及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