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探究

时间:2022-09-15 07:24:18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探究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理念的成功实施必须要诉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人文关怀是当前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话题,所以,本研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进行了探索。所谓“语文课堂中的人文关怀”强调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化的导入、与文本作者连结、挖掘文本的人文意蕴来谋求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最终目标是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关怀

一、语文有关人文关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还是因为“知识”的原因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课堂“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1]也可以说,作为语文教师,仍是没有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这种重“知”轻“人”,以学生为容器的现象“把语文教育的丰富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都统一到知识性这一层面。” [2]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急于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内心状态,那么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所带来的只是疲劳而已。

(二)教师人文素质匮乏

尽管新课程实施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绝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更替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目前,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一些教师在角色“蜕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出现了对新课程理念肤浅的理解甚至误解,产生了诸多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做法。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继续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沿用旧的教学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为目标。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匮乏,从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人文情感缺失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由此可看出,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语文学科,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地位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说目前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投入语文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被忽视。其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功利化,导致语文成了一种应付升学考试的工具,忽视了其人文性的重要特点。一旦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那么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得不到体现,进而使得学生的人文情感得不到加强。

二、语文有关人文关怀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性教育思想的桎梏

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仍是过多注重知识的传授,一部分学生仍是抱着功利性的态度来学习语文,由此呈现出来的仍是知本位的课堂。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还在强有力地左右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得许多语文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中仍是以传授知识和训练应试技能为主,缺少情感的激发、个性的张扬;使得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致使学生逐渐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人文情感缺失。正如一位省级重点中学的校长所说:“没有一所学校不盯住高考,这是社会和家长要求的。校长和教师都认识到,但也没有办法扭转。客观上每个学校都把精力放在高考上,这是个怪现象。但谁也跳不出这个怪圈”。[4]受功利性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教学的概念变得狭窄了,人们甚至认为“教育等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等于智育,智育等于教学,教学等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等于教书,教书等于教要考的书”。[5]逐渐偏离了育人的原点。

(二)对语文学科性质缺乏正确理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结合,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语言的交际功能方面,语文的人文性则体现在通过对文学或文化的学习个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方面。语文这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点的学科,在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较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的理解。表现在:没有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重视认知目标的确立,过多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对文本内容过多地进行支离破碎地剖析,而文本深处蕴含的情感内容却被忽视或体现不明显。长期下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的麻木状态,使得语文教师的教学呈现出一种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面。

(三)消费文化的兴起

从当前大的社会环境来说,人们在拼命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其人文精神和道德水平也随之陷入空旷的荒原。在技术理性和科学主义的支配下,人正在失去自我,丧失人性。在这个激荡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也逐渐迷失了方向,正在失去其意义,“为人”的教育变成了“唯知”的教育,忽略了对人的心灵的关怀和精神的呵护。受此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些忽视人为人的根本性的元素,阻碍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培育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使得本来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的语文学科沦落为一种为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从而加剧了语文教学的困境,使得语文教育越来越不被学生欢迎,甚至产生“语文无用论”。同时,处在读图时代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是娱乐式和休闲式的世俗化阅读观念,他们较容易受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人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成为一种没有价值追求、缺乏思想深度、丧失批判精神的“单面人”。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探究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铺设生态教学

在语文课堂中,优化课堂导入可以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6]

所以,在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中,只有创设情境化的导入,才能激励、唤醒学生,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生态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徜徉。情境化的导入,不仅具有认知维度,还有情感维度,即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创设充满感彩的自然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能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文本内容做好准备,以使学生在生态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课堂导入犹如一篇文章的“凤头”,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创设情境化的导入,可以在课的开始就能起到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感情的作用,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着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以便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情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可以设置巧妙入情的配乐诵读进行导入,将音乐语言和文本语言进行沟通。可以以《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轻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慢慢地诵读文本,细细的品味文本,聆听作者的娓娓道来,在作者的引领下,漫步于荷塘之滨,勾画出一幅荷塘与月色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美景,进而体会作者哀愁与喜悦交织融会的心情。在优美的意境中,扣击了学生心灵,引起了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联结文本作者,对话高尚情怀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本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结晶,凝聚着作家的激情和人生理想,蕴含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所以,在接触一篇文本时,我们首先应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与文本作者建立联结,进而与其高尚情怀进行对话。可以这样说,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其作者,都为学生提供了人格榜样,语文教师对此要加以正面引导,让学生从中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意志品德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学生通过阅读由作家倾注满腔热情和丰富情感甚至是整个灵魂创作出来的作品后,能够与作者进行对话,与作者的高尚情怀进行对话,进而在作者的经历与体验中形成自我的阅读感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同内心深处的自我进行对话,建构起自我的意义,实现精神生命的成长。所以,在学生与作者建立了联结,与其高尚情怀对话之后,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要倾诉要交流的境界,而此时就是学生精神生命自由绽放之时。

如《我与地坛》,对话史铁生,就可以领略到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是那么的深邃而透辟;在《报任安书》中,对话司马迁,可以了解作者对生命和事业的崇高信念,并能明白作者正是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具有高尚人格的作家的生命体验去唤醒学生的关怀意识,让学生在文本中体会人文关怀,领悟人文关怀,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人性的光芒。

(三)挖掘文本内容,体验人文意蕴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程、学科教学的内容缺乏生命色彩,这是造成学科教学育人价值贫乏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我们就要努力挖掘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生命色彩和人文意蕴,积极践行新课改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彰显,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选入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里的作品都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作,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正如童庆炳老师说的:“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是情感的领域,是价值的体系。”我们可从中发掘其正面积极的人文精神资源对高中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一篇文本,当我们阅读它时,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充盈着感情和灵魂的精神世界。

即使文本中一个小小的汉字,也绝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包含着极富弹性和张力的思想文化信息,涌动着丰富血肉的生命。所以对文本中的每一个文字,我们不能机械地进行肢解,而是通过我们的各种感官,“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进行知觉和顿悟,与汉字所蕴藏的各种生命形态去交流碰撞,唤醒自我的崇高感、使命感、责任感,完成一个大写的人的塑造。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我们通过作者对贾宝玉、王熙凤、贾探春等人的外貌描写,进一步挖掘深层内涵,管窥他们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

[2] 潘庆玉.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评析[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2003.

[4] 霍益萍.普通高中现状调研与问题讨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

[5] 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4.

[6] 于漪.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00,64(2):32-33.

上一篇:中小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企业货币资金的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