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科幻和魔幻电影中的神话原型

时间:2022-09-15 05:03:04

浅析西方科幻和魔幻电影中的神话原型

摘 要:近年来神话元素在各种畅销书和电影中开始大行其道,其实仔细研究一下西方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就会发现西方这种魔幻情结其实由来已久。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三部经典科幻电影和魔幻电影,比照圣经里的故事还有希腊神话,对其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研究,探讨这些科幻电影的社会文化成因和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魔幻电影;科幻电影;神话;原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近年来魔幻小说开始畅销,产生了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拉美文学爆炸的年代,这个年代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魔幻现实主义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小说《百年孤独》,小说大量运用了从古希腊、希伯来到美洲的神话原型,使人感到历史的延续性和循环性。在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无疑推动了这股魔幻热潮的兴起。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电影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把那些本来只能存在于幻想中的特效通过大荧幕真实的展现在眼前。西方这种魔幻情结其实由来已久。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三部经典科幻电影和魔幻电影,比照圣经里的故事还有希腊神话,对其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研究,探讨这些科幻电影的社会文化成因和深层文化内涵。

一、西方科幻和魔幻电影中的一些神话原型

1、《普罗米修斯》

2012年上映了一部科幻史诗大片《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一艘名为普罗米修斯的太空考察船航向宇宙深处,意图探索人类的起源的故事。在这部极具现代元素的电影中,就是借用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原型所代表的意义来多层次的展现和表达影片的主题。

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名字的意思是“先见之明”(forethought)。是地母盖亚与天父乌拉赫斯之子伊阿佩托斯与克吕墨涅的儿子。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就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

这个形象所代表的一个是“人类之父”,是他创造了第一个人类,并帮助人类盗取了火获得生存的方法,也就是人类的起源,这个名字照应了影片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命名为“普罗米修斯”的太空考察船的目的就是探寻人类的起源,另一个是他们所称为“造物者”的巨人,英语原文是Engineer,有的翻译是直译成工程师,有的是翻译成造物者,这和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了人类新生是同一种行为,拥有同样的文化含义。电影开始,被牺牲的工程师喝下会让自己碎裂的剧毒,在无意之中让他的基因渗入地球生物的微细胞中,这成为人类的源头。在希腊神话中,泰坦族先知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并且教会人类知识,偷火给人类用,因此成为罪人。这里的影片设定完全是参照了希腊神话里的。另外,在这部影片中,人类是一个因为犯下罪行被处死的“造物者”的后代,是不应该有如此高智慧和“造物者”基因的种族。这个设定非常类似于《圣经》中《创世纪》里伊甸园的设定,人类的始祖是带着原罪降生的,被“造物者”所抛弃放逐,并且世世代代都背负着这些原罪,只有带着重新返回“造物者”身边的渴望和对自己起源的好奇,不断的寻求答案、寻找本源。

另一方面,普罗米修斯的原型形象还代表了一种不惧强权而反抗的坚定意志。所以后来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拜伦在他的《我看过你哭》中重塑了这个形象,借这个原型背后所含有的文化含义来丰富自己诗歌的主题思想,成为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力号召。

2、《迷雾》

再说拍摄于2007年,由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指导的影片《迷雾》。这部影片是多元素的结合之作,其中混合了恐怖、灾难、科幻、惊悚等多种元素,和其他很多这类型的影片相似,比起纯粹的恐怖惊悚光怪陆离,影片重点讲述的也许是其背后的含义。

在一个暴风雨之后的普通早晨,城镇里出现了罕见的大雾天气。男主人公大卫和儿子一起为暴风雨后一片狼藉的家储备物资,驱车去了城镇里的超市。影片从平静开始,慢慢铺垫。军用车一辆辆的驶过,在超市里出现的军人。被迷雾困在超市之后,大雾之中谜一样的未知生物和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把所有人困在了超市之中。在未知的恐惧和有限的空间之中,人性开始凸显和暴露出来,每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性格也展示的淋漓尽致。真正的危险到底是来自外部世界迷雾中那未知的恐怖怪物,还是自己身边的人们?最初第一个走出超市的女子,没有人肯陪伴她,影片的最后,她却成为了唯一的生还者。不得不说这样的设定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这些结局都不是偶然,电影的主题不是讲惊悚故事而是反思。

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角色,一个有着坚定甚至疯狂的教徒。这个角色在正常的社会中,可能是个不太受欢迎甚至被人排斥的类型,但在这场迷雾的危难之中,却起到了扭转局势的关键作用。人在面对恐惧时会寻求信仰,因为自己无法解决,只能依靠信仰来寻找一种安慰感。信仰有很多种,一种是信仰别人,也就是这部影片中人们对这位女巫般的教徒盲目追随,在恐惧中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而听信她那些疯狂的在正常情况下很容易被分辨出不合理的命令。另一种信仰是对自己的信仰,比如影片中的男主角,始终都坚信还有一线生机,可是直到最后,他不得不面对亲手杀气自己孩子的绝望境地。这里很像《圣经》中《约伯记》所探讨的同一个问题――信仰。《约伯记》是一部哲学诗篇,具有戏剧性的结构。约伯是义人,却遭受上帝和魔鬼的考验,一次次的失去。但约伯始终保有自己的信仰不变。他和他的三个朋友争论,探寻好人也会受苦的原因。最后上帝降临,让约伯得回了他失去的一切。结局虽然是美好的大团圆,但这部诗剧并没有对这种信仰的问题作出回答,它似乎想表达上帝的意志是神秘的,命运的因素非常重要。

纵观现代学术进展的历史,不同学科的相互影响渗透、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之势,由此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角度确实给旧有的相对封闭的各学科体系带来了发展变化的生机。原型批评也不例外,其产生和发展曾至少分别受益于以下三个不同的学科,它们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容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①

这大概就是影片和神话、文学联系起来的原因,我们可以在影片中,寻找在神话和文字中相似的内涵和原型。看似不相关的影像、文字、出土文物中,如果用心去挖掘,会发现其中的比喻或象征中,暗中联结为一个丰富完整的密码系统,这些作品的构思、想象和表述的原型,都可以追溯到相同的文化成因和文化内涵。

3、《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自1997年诞生以来已被被翻译成近七十多种语言,风靡全世界,并拍成了系列电影,不断扩大其影响。这部小说无疑大量运用了魔幻和科幻元素,在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下,电影中却包含着无数神话元素和原型,是在一定的西方文化根源和基督教文化的烙印下建立起来的世界。加拿大的原型批评理论大师弗莱指出,文学归根结底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神话可以说是文学的最初形态,不同类型的文学构成“一个中心的、统一的神话”的不同方面,而在各类文学的具体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相似的原型和模式。文学的叙述方面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演变过程,文学内容的置换更新取决于每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真善美标准。这样,文学史上无数千变万化的作品就可以通过某些基本的原型而串连起来,构成有机的统一体,从中清楚地看出文学发展中变与不变的规律现象。②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风靡全球后,在有关作者罗琳的采访中,她曾经多次提到自己从希腊神话中寻找写作的灵感。除此之外,英国文化中更有着深刻的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和烙印,这些在写作中都是无法避免的,自然会在笔下的人物中有所体现。在《哈利・波特》的7个系列中罗琳为每个人物,每种魔兽,每个场景都赋予了无尽的含义。可以说,这种看似完全存在于魔幻和想象世界的文字和影像,其实都是可以追溯其文化源头和文化原型象征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了解《圣经》和《希腊神话》,就无法读懂这部“童书”中真正的内涵意义。文学史家们一致认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其源头可追溯到以希伯来和希腊为核心的“两希”文学传统。③

先从人物来说,女主角赫敏(Hermione)的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赫耳墨斯(Hermes),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也被视为雄辩之神。传说他发明了尺、数和字母,是欺骗之术的创始者。他还是七弦琴的发明者,是希腊各种竞技比赛的庇护神。后来他又与古埃及的智慧神托特混为一体,被认为是魔法的庇护者。而在书中正是赫敏的机智多次帮助哈利化险为夷。再者,马尔福的母亲纳西莎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是一个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化为水仙花的美少年,是非常有名的“自恋”的代表者。这和书中纳西莎自视甚高的性格完全一致。

除了人物之外,书中的各种带有魔幻色彩的魔法事物也并不全是罗琳的凭空想象。我们可以从英伦三岛最著名、也是最完整的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里面,寻找《哈利・波特》故事中半兽人、巨龙、熊怪等的原型。连书中看似最不真实的咒语,其实都来自失传的盎格鲁・撒克逊古语。罗琳创造的这个魔幻世界,是在丰富复杂的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果实。

二、西方科幻和魔幻电影中神话原型的社会文化成因和文化意蕴

约瑟夫・坎贝尔的代表作《千面英雄》中指出,他认为人类的神话是个统一体,神话中的英雄只有一个,那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神话中的英雄尽管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实际上乃是同一个英雄被不同的文化赋予千差万别的面貌而已。④

这种英雄崇拜的神话观点在后世的小说和电影中都呈现出有意无意的契合。《迷雾》中的主角大卫就是一个试图拯救世界的英雄形象,《普罗米修斯》也是,经历重重磨难,最终只有女主人公一人活着生还。《哈利・波特》中,哈利的经历更符合勒内・基拉尔的“替罪羊机制”,一人作为替罪羊承担了责任和罪过,也有那个受难者的特殊标记――额头上的闪电形伤疤,他既是受害者,因为伏地魔而失去了父母和家庭,但伏地魔杀他时的魔法却也同时给了他特殊的能力,比如与蛇对话等。他既是受害者,又被神圣化,成为拯救其他人的关键,甚至在最后证明伏地魔的一小片灵魂就在他身上,要杀死伏地魔,他自己也要选择死亡。这些神话原型在现代作品中的应用,并非简单对于原始作品的循环,而是以自己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生命智慧的感受,灵性的领略,成熟的表达展示了不仅属于过去的人,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永恒的、共通的生命感受。

无论是电影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借用神话原型,用古代神话想象来滋润现代人干涸的心灵。神话和是分不开的,神话是初民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构筑成的解释和世界观,对于时时肆虐的狂暴的大自然和变幻莫测的人间纠葛而产生的恐惧,让他们构筑出了这套慰藉心灵的想象世界,同样,魔幻电影和文学也将成为现代人逃避现实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张德明著:《世界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千面英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4] (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 (英)弗雷泽著,童炜钢译:《旧约中的民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注解:

① 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P3

② 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P21

③ 张德明著:《世界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P16

④ (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千面英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P24

上一篇:云南宜良孙家山火葬墓中的道教元素 下一篇:从百老汇看国内演艺产业园区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