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数学知识促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时间:2022-09-15 04:38:28

如何借助数学知识促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借助数学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初中数学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学会自主探索,提高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调动起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真正发挥数学的价值。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学生偏科现象严重,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比偏其他科的学生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种原因是学生从心理上认为数学难学,再加上小学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学生在对待数学学习的问题上持一种逃避的态度;另一种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体会不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借助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创设小组情境,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小组情境是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而且,由于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他人的照顾,有的学生不懂得该如何与同学进行交流,更不知道如何同别人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小组合作情境,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向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让学生懂得团结,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能够准确地让学生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授课时,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讨论得出直线和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都围着同一个目标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实践能力

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不管是我们平时进超市、商场买东西,还是我们做投资提高收入等等,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但是,在学生中间却流传着“数学无用论”,学生找不到数学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不能将一些生活现象抽象成数学理论,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成了答题的机器,学生看不到数学的实际用途,自然便有了“数学无用”的论调。教师要想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就应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时,我给学生预设了这样的情境: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国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盈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让生活情境走进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三、借助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它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广泛性等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材的充分利用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借助教学内容,提高评价能力

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个判断的处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不能仅仅只看学习成绩,还应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操、合作意识与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既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又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既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中学南校区)

上一篇: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二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