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数标度法的多媒体课件满意度测评研究

时间:2022-09-15 02:42:07

基于频数标度法的多媒体课件满意度测评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对高校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建立了多媒体课件的测评体系,并对多媒体课件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利用满意度测评的相关知识,找出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改进的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质量评价;学生满意度;频数标度法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各高校普遍采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等处理,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但并不是只要拥有多媒体,就一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用电脑、放幻灯片的层面上,而且什么课程,不管适不适合都 “一刀切”、“一哄而上”。更多的时候多媒体课件教学削弱了教学中“人”这一最重要的媒体和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在现今“以人为本”的社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就尤为重要了。作者之前对该课题做过些研究,建立了评价体系,在学生中做了满意度调查表,本文又进一步针对该体系用满意度调查表的统计方法,层次分析法,排列图法等相关知识对多媒体课件的学生满意度做进一步的研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我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满意度的测评

(一)用1-9标度法计算测评体系中第一层次(B层)的权重

依据笔者之前研究建立的多媒体课件评价指标体系共三层由上至下为ABC。B曾包括教育性评价、科学性评价、技术性评价、艺术性评价、使用性评价共五个评价,C曾包括教学适应性、结构合理性、认知规律性、生动趣味性、评价反馈性等23个针对B层的评价分支(具体参见笔者论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质量评价探讨》)

对于B层的五个评价,利用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若采用方根法,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数据的乘积

再次,对进行 进行正规化

特征向量为 (3)

计算其特征向量如下:

故判断矩阵 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二)简化方案—— 频数标度法

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使用性5大项。在问卷中设计如下题目:

“您认为下列哪些指标体系对提高我校多媒体课件的教育性有较大的帮助(多选)?

在后期进行数据分析时,统计每一项被选中的频数,分别记为 , , , 和 。被选频数的高低,直接说明了学生对指标关注程度的高低,因此,可以据此构造判断矩阵A= ,其中 :

该结论可以推广到指标个数为n的各项指标的情况,各项指标的权数:

若定义 为第 项指标的总被选频率,则只要计算指标的总被选频率 ,就得到了该一级评价指标对满意度的权重。该法消除了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不一致和不保序性。

用同样的方法,只需在调查问卷中设置相应的问题,考察学生对某一级评价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的关注程度,就可以计算得到各二级评价指标向其上一级评价指标汇总的权数。

(三)用频数分析法计算测评要素的权重

用频数分析法对调差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二、多媒体课件满意度分析

根据学生对多媒体评价体系的满意度调查统计,可计算出学生满意度得分。设选A(优)为100分,B(良)为70分,C(中)为40分,D(差)为0分。学生满意度得分=[票数(优)×100+票数(良)×70+票数(中)×40+票数(差)×0]/总票数,可得出表4第三列的满意度得分。

计算综合权重,B层包含 — 共5个因素层次总排序权重为 , C层包含23个因素 — ,它们关于 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分别为 ,..., ,(当 与 无关联时 =0)。

现求C层中各因素关于总目标的权重,即求C层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权重 ~ ,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该式可以计算出C层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权重 ,所以,总的满意度为=每项的满意度得分×每项的权数,将总的满意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利用排列图法思想,当较小的两项目值小于总的最大满意度的20%时,将设为不满一项,进行改进。

由表4可知: ~ (满意度由小到大)这十一项的和为11.767占总的64.859的18.14%,视为需要改进的项目,

三、课件开发质量和合理使用评价

随着多媒体课件教学进一步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很多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没能发挥其独特功能。

(一)有关技术性的问题亟待提高

多媒体课件不具有学习提示的功能,人机交互性不强,学习进度、路径的选择方面不太方便,不便于人机对话这些是学生认为的主要问题。

(二)科学性水平有待提高

学生对科学先进性、科学合理性、文字与图表三个方面不太满意。由此可看出,多媒体课件首先缺乏先进性,即不能及时地反映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

(三)使用性评价满意度参半

学生认为没有有效的用户指导手册,计算机的操作界面,操作步骤,方便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四)教育性评价和艺术性评价学生满意度较高

评价反馈性意见较大,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习题思考题的设计质量还不够高,操作也不够简便,不具备较好的学习反馈。

艺术性评价方面在风格一致性方面,还存在这些问题,可见各部分的风格不太一样,有时会有生硬感。

通过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满意度测评,不难发现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师要提高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提高多媒体制作的技术,不能把“人灌”变成“机灌”,同时高校也要做好教师课件制作的培训工作,严把课件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敏慧.层次分析法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第17卷第6期,2008(12):26-28

[2]董洁 马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质量评价探讨[J].电脑与信息技术.第19卷第6期,2011(12):61-63

[3]钟志强.基于层次分析法多媒体课件质量评价及算法实现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70-72

[4]史梁,王玲玲.层次分析法在顾客满意度测评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2005(10):92-93

[5]栾惠德.层次分析法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的简化应用[J].知识丛林,2005(10):134-135

[6]袁耀荣,王润生.顾客满意度测评实例[J].通信企业管理,2005(3):31-32

[7]柳飞红,汪文良,黄飞.层次分析法在建立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54-456

上一篇: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探讨 下一篇:巧用办公软件构建和谐班级